从中国芭蕾第一人,到新中国芭蕾70年!
毛主席接见《红色娘子军》剧组
此前芭蕾世界分享过《新中国芭蕾极简史》,有前辈读者评论道:新中国的芭蕾舞是有序曲的,戴爱莲、吴晓邦等在抗战时期已开始探索。北舞的前身要从中戏开始,而中戏又和延安鲁艺有不解之缘。《新中国芭蕾极简史》是从新中国的舞蹈教育入手的,虽然也不算错,但过于强调了外来的传授,而对本国已有的师资传承只字不提,这太遗憾了。当初周总理问:《天鹅湖》十年内能排出来吗?在舞校师生的努力下,只用了四年,《天鹅湖》公演。而在文革后,中美文化交流,美国现代芭蕾舞对中国芭蕾舞界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史实,那又是北舞对中国芭蕾舞艺术的重要贡献。确实,写史还是要多掌握些史料,今天,整理部分网络资料,对中国芭蕾史,进行补充,礼献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早在1840年之前,中国一直自认“天朝上国”,甚少向外国学习,与英法等西欧国家往来不多。因此,虽然芭蕾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蓬勃发展,但中国不仅没有参与,甚至都没有站在边上看。
后来清王朝向各国派遣留学生和使节,著名的容龄公主也跟着父亲在国外生活。她先是跟着邓肯学现代舞,又向法国国立歌剧院的著名教授萨那夫尼学习芭蕾舞。她在巴黎公开演出了《希腊舞》《玫瑰与蝴蝶》《奥菲利亚》《水仙女》《西班牙舞》等舞剧,被巴黎观众誉为东方的“蝴蝶舞后”。这一年是1902年,容龄13岁。她后来被人称为中国芭蕾第一人。
后来,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加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陆续有外国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一些从小学习芭蕾的贵妇人跟随丈夫来中国定居时,也会在家里开几节私人的芭蕾课,招收的学生多半是故交之女。据说马戈·芳婷在中国居住时,就参加过这样的芭蕾课。
俄国是当时的芭蕾大国,俄侨在中国开的私人芭蕾学校也最多,不过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影响范围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在西方接受过系统芭蕾舞教育的戴爱莲女士回到中国,开始为中国芭蕾培养人才。
等到新中国成立,芭蕾真正在中国才得到大规模发展。1950年,为声援抗美援朝战争,戴爱莲和中国其它舞蹈艺术家组织编排了大型舞剧《和平鸽》,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芭蕾作品,也是芭蕾民族化的第一步。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 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4年2月,为筹建北京舞蹈学校,我国文化部特别邀请了苏联专家伊莉娜来,向我国的舞蹈骨干们传授俄罗斯芭蕾学派的教学体系,帮助大家编制六年制的芭蕾舞和代表性课程教学大纲。伊莉娜是瓦冈诺娃的嫡传弟子,也是经验丰富的芭蕾教师,在她的教授和学生们的配合下,这一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后,苏联专家古雪夫、鲁米扬采娃、查普林等人又长期驻扎在北京,帮助中国教师们完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舞剧排演等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演员们上演了《无益的谨慎》(即《关不住的女儿》)、《天鹅湖》《吉赛尔》等经典芭蕾舞剧。
同时,中俄双方的舞蹈家们都在尝试将中国的民族舞和戏曲元素融入芭蕾舞,实现芭蕾的民族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小刀会》《鱼美人》等,虽然这些舞剧后来被归入中国古典舞中,但它们为后来《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作品的诞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后来,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继《天鹅湖》之后,1959、1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
从1964年起,中国开始了本土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964年是值得中国芭蕾铭记的一年,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我们以倾国之力编排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这两部样板戏虽然政治色彩浓厚,但艺术水平同样出彩,是之间还在上演的经典之作。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芭蕾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直到1974年5月,中国舞剧团才根据9年前北舞毕业生的实习剧目《红嫂》改编了《沂蒙颂》,之后又有了《草原儿女》,但在流传的广度和影响力方面均不及《红》《白》二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芭蕾舞最初是全面学习甚至照搬俄派芭蕾的,内容几乎都是古典芭蕾,而对现代芭蕾抱着敌视态度,认为现代芭蕾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革结束后,中国芭蕾舞团和学校要做的首先是把荒废的芭蕾基本功练起来,因此不得不恶补古典芭蕾。
但很快,现代芭蕾的新风就吹到了中国舞台上。
1979年,英国节日芭蕾舞团带来了《青春》《朱红扇》《练习曲》等一批充满了现代风格的芭蕾作品,同时,这也是俄罗斯学派之外的其它芭蕾学派进入中国的尝试。1981年,美国杰罗姆·罗宾斯基芭蕾舞团带来了著名的现代芭蕾作品《牧神的午后》。各个芭蕾流派轮番在中国上演着自己的代表作,为中国的舞蹈爱好者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的民族舞剧工作者们惊觉自己与世界顶尖水平的不足,开始大步向前赶超,推出了《铜雀伎》《丝路花雨》等享誉世界的作品。但可惜的是,中国芭蕾成长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没能立刻跟得上世界芭蕾的大潮。
在这期间,我国的芭蕾艺术家们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他们根据经典文学作品,编排了《雷雨》、《祝福》、《林黛玉》等不同于经典作品的芭蕾剧目。
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中央芭蕾舞团大胆推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牡丹亭》这两部原创芭蕾力作,剧中加入了戏曲、民乐、服装等中国传统元素,与芭蕾的代表动作完美融合,打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新芭蕾舞剧。这两部作品在国外上演时,也取得了观众们的交口称赞。
在芭蕾演员的动作质量和表现力方面,我们也在不断赶超。1980年5月,中国芭蕾姑娘汪齐风在日本大阪第三届芭蕾比赛中获得第14名,这是中国芭蕾舞者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1985年,第13届洛桑芭蕾舞大赛中,李莹获得女子第一名,王刚获得男子第二名。
此后,谭元元、邱芸庭、张媛媛等中国芭蕾舞者屡次在国际芭蕾赛事中荣获最高奖项。中国芭蕾舞者也开始在世界各国芭蕾舞团中出任首席。世界芭蕾舞台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芭蕾人还大有可为。
-END-
本文整理自网络,部分摘自龚sir聊芭蕾
不完善之处,请大家留言补充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领取芭蕾大咖网课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