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2018丨刘建华: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语境里建立自身的系统
提问2018
Issue.12
刘建华
艺术家
我希望有更多超越我们既定经验或概念的艺术行为和方式出现,而且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既有的、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去产生另外的可能性。
”刘建华现任中国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他的作品起先多以陶瓷作为媒介,后逐渐转向综合媒材的试验。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及群展。2017年,他受邀参展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时间与无限之馆”,早在2003年,刘建华就曾参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他还参展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位于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的“地标——测绘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刘建华是艺术小组“刘建华+欲望之冠”以及“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由艺术家洪浩、肖昱、宋冬、刘建华和策展人及评论家冷林组成)的成员。
Q: 从你的工作范围出发,2018年在艺术领域中,你最为关心的紧迫课题是什么?
A: 我希望可以在现有自身工作的积累形态中寻找到一种持续、深入的工作方式和个人艺术语言的突破点。希望这种突破点能够给我的艺术工作本身带来一些变化和新的刺激,这些刺激点也能够为未来打下一个有意义的开端。
Q: 2018年,你将要实现的最重要的项目是什么?
A: 我个人倒觉得作为艺术家,平时工作的常态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没有觉得近期的哪一个项目或者作品实现的过程比其他项目更重要。我觉得艺术家可能还是要保持一个平常、平稳的心态,这样你在面对所有工作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项目性质,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因为艺术家工作的积累和线索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持久性是形成价值的核心。所以在这样一个概念范畴里讨论的话,我一直不认为有一种重要和非重要的划分。
Q: 你认为,2018年,中国艺术系统中最应受到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 我觉得,2018年,中国艺术系统中最应受到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语境里面能够怎样建立一个自身的系统。2018年,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点,很难说有一个特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它也是积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中国当代艺术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建立,才能发展得更专业、更长远,也才能够在世界这样一个平台上,在更宽泛的空间里成为人类艺术发展中的一个元素。自身系统的建立是最应受到关注和最重要的,而且也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一个长远问题。
Q: 2018年,你希望艺术界发生哪些发展或变化?
A: 整个世界都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艺术也是回避不了这些问题的。艺术作为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枝节,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用它的方式去阐述与社会同步的、甚至是超越社会现实的很多敏锐的感受。当然我们现在在面对艺术的时候,要知道它已经走得很远了。由于一年一年的这种叠加,还有社会的急速发展,它已经在超速地向前运行。但我希望有更多超越我们既定经验或概念的艺术行为和方式出现,而且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一些既有的、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去产生另外的可能性。那这种可能性也许会带来我们所期待的,或者在未来回头看,觉得颇具颠覆性的一些东西。
Q: 2018年,你最期待的艺术事件是什么?
A: 期待的东西很难说,我觉得没有办法预言艺术接下来的可能性。2018年让我最期待的,我觉得应该是能够产生一些并不局限于艺术,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程有意义的东西。也许今天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已经超越了以往对它的一种责任和期望,在当下的世界,我觉得用以往对艺术的期待来判断它可能太弱了一些,所以我还是期待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不同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可遇不可求,很难用既有的经验去预测它。
▲ 2017年,刘建华受邀参展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图片来源:刘建华
Q: 2017年你最重要的工作项目是什么?你看过最好的展览、最有意思的书是什么?
A: 2017年对我来说是比较平平淡淡的一年,我一直还是希望能够保持自身一个平稳的、持久的状态来进行艺术实践。当然今年我也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在那样一个平台上与世界上不同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也启发了我对自身艺术工作的一些多方位的反思和调整。这样的一种交流有时候是很重要也是很必须的,因为它能够让你看清个人的局限性,帮助摸索自身未来的方向。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你可以在这样的一个空间、环境里去感受不同的艺术给你带来的多种思维方式和它多方向的维度,所以我们说交流是必须、很重要的。但是自我的一种冷静思考,以及对事物保持一定距离的判断有时候更为重要。
今年看过的展览,因为每个都不一样,也不能说最好的展览是哪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展览还是德国明斯特的雕塑展览。今年的雕塑展览引入了一些新的方式、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其它不同以往的思考。在十年一届这样一个呈现的过程中,也体现了1977年第一届的策展人,他在当时40岁不到的年纪,在艺术领域进行的一种理想化和探究未来的可能性,一直持续到现在。策展人的这样一种工作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去感受它内部的很多核心价值。这种价值也许能够给艺术家带来一些思考的深度。
2017年看了一些书,是作为个人的兴趣去了解、去读。其中有日本明治维新后期艺术家、史论家、收藏家冈仓天心写的关于中国艺术的一本书。
📚
刘建华2017推荐阅读
《中国的美术及其他》
刘建华推荐语:
“他(冈仓天心)从个人理论、个人兴趣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艺术。我想看这本书的原因也是想了解一下同样有东方背景的这样一位外国学者,他们怎么样来看待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核与发展轨迹,也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出发点在哪,他们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视角来看待中国艺术的,还有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在哪。我想要了解那个时候的人怎么看待中国,因为这也可以引入到我们今天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观点。”
用什么方式打开2018?
我们试想这是一次特别的聚会,每个人携带自己的新年期望而来,个体的汇聚,使一段时间的共同议题也浮现出来,艺术行业看上去更加繁荣,但内核反而不那么清晰,是系统出了问题,还是对艺术的认知需要再调整?在谈论生态与结构时,有没有更多关注作品本身以及艺术家被时代裹挟的命运?
面对这份问题直接的问卷,有人审慎地一再修订自己的回答,也有人选择了沉默。一份问卷当然解决不了多少现实问题,但至少可以借此检视这一年,留下真实的标注,面对各自或共同的困惑,寻求症结,并付诸行动。
回到原点,艺术何为?请接受我们一以贯之的追问,在这个以花巧挪揄与时代调笑见长的轻媒体时代,我们依然坚持拥有自己的锐度。
这样一份问卷将贯穿一月,就当这是艺术家、策展人和收藏家们一同撰写的一份新年献辞。
感谢各位,带上了坦诚,一起来赴这一场大多数人并没有避重就轻的新年聚会。
——《艺术新闻/中文版》
提问2018,他们的回应
更多提问2018推荐阅读
邱志杰:分裂的价值观交锋缺乏理性,“北京实验室”将展开实质性创新 | 皮力:期待看到无所畏惧的前卫精神在艺术中回归 | 宋冬:艺术不应被驱逐,《宋冬菜谱》敬请期待 | 张晓刚:期待对艺术批评和历史的深度梳理,将迎来四场个展 | 凯伦·史密斯:失败是一通有用的叫醒电话,让艺术家思考为什么要创造艺术 | 郑志刚:忠于艺术初心,相信跨界的思维和多样性文化交流的力量 | 展望:过于时尚化、设计化、观念化,会使艺术远离艺术 | 张尕:警惕陈腐的说教和宏大的叙事
更多我的2017推荐阅读
余德耀:这一年美术馆没有停步,还创立了ACC抗癌基金会 | 汪涛:明年与《吉金鉴古》青铜大展在芝加哥见 | 吴洪亮:当代艺术展览如何进入对前人的研究与呈现 | 王津元与复星艺术中心经历的一周年,高速成长中走过的“学习曲线”丨第一位与宝马艺术车合作的中国艺术家与曹斐打开的新维度丨凌利中:深入千年书画源流,活化上海博物馆馆藏丨葛宇路:在倍感沮丧的今年,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点击标题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