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好文
文|钟慈
当你生活在愉悦的氛围,做着年轻时的梦,有追求有努力,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的时候,你的心情无比的快乐,你的身体格外的健康!
此时,我能感受到的是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它缺一不可地支撑着我生动地活着。感谢生活给了我不断找回自己的能力,感谢我的家人,还有我的真诚的朋友!
不谈爱情,只说友谊。因为爱情是男女交往中最狭小的一个领地,也是最私密的空间。而友谊则可能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的每个人当中,它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粘合剂,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标志。
很羡慕你呵,朋友!你有阅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参与现实,多方交游,信息量大,见多识广。相比之下——呵呵,能比吗?所以我愿意与你交流,多学习。
我把友情看得很重,所以有洁癖,容不得敷衍。话不在多,在真心实意,在体谅,在设身处地;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美好感情的绚丽存在。
是的,朋友是心有灵犀的人,不靠说话(书面语)就能相知,就像左手拉着右手,又像在和自己对话。可是,我们好像还离不开说话(或是书写)这个工具。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流行的时代,人与人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同学同事或近距离的同城同地,对话双方可能见不到面或很少有机会见面。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是因为共同的生活理念、共同的人生价值观。
“朋友是分享观点的人。”朋友让你耳聪目明。每一次一个小小的天窗的洞开,都会让你在疑无路时,看到思想还有前行的曦光。这就是有朋友的好处。
我想,能给你带来朝气、带来智慧、带来快乐的人,才可能成为你的朋友。否则宁可不要——我若不合格也会把自己从朋友圈开除掉。
我想,这是善良、是拋开个人得失、潜意识里对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宠爱。
余华在他小说的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感受快乐,感受幸福是最理想的人生。
感受悲情,感受苦难,感受煎熬,感受韧的奋争,感受自嘲的旷达,是充盈的一生。
感受春风的温柔,感受夏花的热烈,感受秋叶的肃杀,感受冬雪的覆盖,是完整的一生。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有风和日丽,会有乾坤朗朗,会有花前月下,会有一马平川。同样,也可能会遇上山穷水尽,遇上急流险滩。在关键时刻,更显出朋友的真诚、友情的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规划的或被规划的一生,有各自的优势和潜能,同时也会有由本身阅历、学识、眼界所带来的局限。当一个博学多闻,温文儒雅、大智若愚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该会是多么地惊喜啊!
作为朋友他能从你诸多的不足中看到你的一点亮色,鼓励你发扬光大,勇敢前行,让你大有遇到知音的感动和感慨。你会由衷地说:“谢谢你的不弃,我的朋友!从你身上看到了我没有的那种生命的张扬和奋进;我欣赏你和认同你,非常想从你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钱钟书先生对朋友之间的友谊做了深层次的解析。他说:“真正友谊的产物,只是一种渗透了你的身心的愉快。没有这种愉快,随你如何直谅多闻,也不会有友谊。”
真正的朋友,不是物质利益上的靠挂,也不仅仅是直、谅、多闻——“多闻的人跟参考书往往同一命运,一经用过,仿佛挤干的柠檬,嚼之无味,弃之不足惜。”(钱钟书)
朋友是能够放低姿态愿意与人平等交流的人。在同一个平面上站立,这样才可能产生共识。朋友能相处好的的关键不是距离,也不是观点是否一致,而是能否在同一个频道上交流。不然,鸡说鸡话,鸭说鸭语,永远说不到一起。
互相视为朋友的双方,不仅要在交往中学会包容、忍耐,更有义务在探讨问题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是完全不同的看法——好朋友是要坦诚相处的。
我想,所谓朋友,就是能够掀开自己有意无意间披在自己身上的虚与委蛇的面纱,以赤诚面对赤诚,寻求一种登高呼啸的自由和生命的快感。
朋友生于相知死于沉寂。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在深入探讨中争上一个台阶,在辩论中捅开一扇扇旷达思辨的天窗,在嬉笑怒骂中传递思想的精华,在悠然自得时对他大喝一声:“聪明止于自得,止于阿谀奉承,止于固步自封!”不当腻友、损友,要当诤友,文友、知心朋友。
鲁迅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信矣!
欢迎读者朋友们推荐您读过并珍视的书籍,注明书名及推荐理由或个人读书笔记,同时也欢迎出版社编辑推荐新书好书,发送邮件至3202795565@qq.com(邮件主题中注明#中国好书#)。
▼
【往期精彩】
在这里,分享中国好书!分享中国好文章!
欢迎推荐好书到微信@CHNbook | 新浪微博@中国好书。
主编微信QQ投稿邮箱:3202795565@qq.com
粉丝互动QQ群:390413084
回复SD可以阅读到最近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