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益民:语文教学情怀的追寻者与践行者丨第四届“全人教育奖”

周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9-06-13

周益民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周益民老师是第四届“全人教育奖”提名教师之一

想见证本届“全人教育奖”的揭晓

就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报名参加颁奖典礼吧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颁奖典礼


周益民,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


自2002年起,周益民就致力于“诗化语文”的行动研究,得到教育界、儿童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关注。2004年,他在《人民教育》发表了《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引发了关于“教育理想的追求、对语文教学价值的理解、对新课程理念的阐释”等的全国性大讨论,《人民教育》该年第6期以“语文教学追求什么样的精彩”为话题作了重点报道。


近年来,他对“什么是语文”、“语文课程意欲何为”、“语文教学究竟怎样展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旨在努力进行教学的本质澄清,力图从更深层次对语文进行价值定位,从意义层面审视与确定语文教学的应然走向,划定语文教学合理发挥作用的边界和限度,最终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哲学。

 

永不凋谢的童心


周益民打小就是个“书迷”,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爱读书的念头就像沟边的野草,在他的心中疯长。每天每日,他像一头饿昏的困兽,焦渴地寻找着书源,逮着什么读什么,只要有字就行,哪怕是包装物品的旧报纸。

 

从看书到教书再到写书,周益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对其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手不释卷,受益匪浅,他深知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深知童心永存的重要性。所以在其教学中也非常重视阅读。2004年9月,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周益民任中心主任,在学校各班开设“班级读书会”,每学期选定一本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共读书,深入研读,然后在班级内分享、交流,最终形成“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立体对话。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因为出色的儿童阅读建设追求,周益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应江苏省委宣传部邀请,赴北京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学在线”活动,活动中见到了金波、曹文轩、黄蓓佳等许多童年时代就钟爱的作家。他在大会上作的儿童阅读介绍得到了北师大王泉根等众多评论家的关注与鼓励。


同年11月,周益民和同事一起创办了校园阅读专业月报《读书郎》。就是这份普通的学校小报,赢得了众多作家、评论家的赞赏。著名诗人金波说:

我看了学生们的阅读心得,不仅惊叹他们的共鸣,也惊叹他们理解之深刻。

现在的儿童阅读都在简单地追求娱乐性,但阅读是要留在记忆里的。我一直认为阅读应当被感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好玩、好笑。同学们与书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的互动,引发了他们深刻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和作者展开了对话,探究作者创作的心灵历程,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诗化语文”


“诗化语文”是什么?周益民说“诗化”的“诗”是一种喻指。“诗化”不是使语文教学诗歌化,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像诗一样美。


“诗化”实质是审美化,“诗化语文”的主旨就是使语文教学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层次。诗化语文,就是让语文向审美回归,正如周益民所说,这是语文回归的应有情怀。


周益民对“诗化语文”的探求,其实更多地缘于一种教学直觉,这可能跟个体的气质、文化结构、生活空间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向来以为,任何一种教学追求,其逻辑起点首先都应该建筑在对儿童的认识上。儿童具有充满旺盛的想象力,诚挚的情感,怀着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儿童个体初始阶段的语言是非符号、非逻辑的,因而有人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所具有的这种文化特质正是“诗化语文”存在的意义。


他特别着力的是课堂上学生的诵读,将课文相应语言采用诗的分行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一遍遍诵读。他也用了音乐,但不是背景音乐;此外还用了画面——组织学生一同贴画,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再现当时的场景。就这样,艺术为语言拓宽了空间,让通往儿童心灵的走道更为开阔。


他喜欢被文字打动的感觉,因此朴素地希望孩子们也能获得这样的体验,以此获得生命力量的不断壮大。

 

“诗化语文”正是遵循审美教育的要义,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对感性的把握。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且满足于对文章的共性把握以及理念的揭示和显明,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笼统的理解、泛泛而论的状态,止于主题思想、人物精神条条的记忆背诵,枯燥乏味。“诗化语文”力图克服这一弊端,从共性走向个性,从理性走向感性,因而语文中人物的呈现、事件的展开更具体、更形象,也就更具情感性,更有感染力。


“诗化语文”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手段描绘形象化的意境,营造一种整体意蕴,进而逐步提升到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境界,即文与质的统一、形与神的结合、刚与柔的和谐、动与静的协调,使形象活跃在学生的朗读中,情感激越在学生的想象中,理念闪现在生动鲜活的感性中。从某种角度看,语文诗化应该是审美教育的形象化和情感化。


诗化应是空灵化,而不应是虚空化。“诗化语文”显示出精神探求的力度。周益民说:

向往美好,渴盼温情,恋慕感动,应该是人性恒远的追求,也应该是语文的应有之义吧。

周益民着眼“母语、儿童、文化”的整体建构,践行“诗化语文”的主张。近年来,他的一大突破,是将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引入语文学习领域,让现代疏离田园的孩子嗅到泥土的芳香——这是母语学习的源头。这一探索正从一个角度弥补了当下语文课程的不足,坚定了从母语获得的尊严,找回到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


另类的语文课堂


周益民认为,教师所有的深度解读与美好设想都应该转化在对课堂的设计蓝图中。在这种“转化”、设计时,他一般着眼并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流动着孩子气

周益民的课堂是流动着孩子气的课堂,是诗意的欢聚。


游戏,几乎就是童年的象征,游戏精神其实也就是“玩”的精神。语文课堂自然应该有泪光闪耀,但也应有笑声飘飞。


周益民给《大海啊,故乡》的单元主题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


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气氛活跃宽松。周益民经常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对文本形象产生角色认同与移情体验。孩子们物我同一,在自然的状态中,在想象的推动下,创造出活泼的语言。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课堂飘散着文学味

周益民的课堂,飘散着浓浓的文学味,他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着教材。如果教师习惯于以分析的方式研究教材,容易走向支离破碎。强调“文学的方式”,是说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体会文本言与意的同一。


他教学《白鹭》时,就着重引导孩子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与作者谴词造句的精美,在诵读与描述中感受文本传递的愉悦体验。


他反复强调,教师要努力让课堂飘散起文学的味道。在这儿,文学并非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不能没有诗意


课堂生长着冥思力

周益民的课堂有诗意的流淌,也有思想的流动。


所谓“冥思”,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当儿童调动已有知识、情感积淀与新的问题情境碰撞时,便会产生活泼泼的“悟”来。这既是对原先语文教学过多抽象色彩的扬弃,又是对当下语文教学过多强调感性的超越。“思”的缺失,常常导致很多课表面看似热闹,深思起来却又觉得苍白无力。


在他看来,“冥思力”的生长需要课堂的“静”、“净”、“境”


丨“静”——课堂是安静的。表面的浮华不利师生的深度交流,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在周益民的课堂上,由于课堂的丰富的安静,师生精神进入极为活跃的状态。


丨“净”——课堂是纯净的,读与思,自悟与分享,框架简洁,手段简明,智慧生发,精神澄明。因为,艺术上的单纯常常不是低级而是高级,是真正的上乘功夫。


丨“境”——课堂还追求“境”的生成。首先是得体的物理环境的营建,其次是与课堂和谐的师生良好心境的形成,此二者加之文本张力的协同作用,便使他的课堂产生一种动人的情境乃至意境:或欢欣活泼,或抒情温馨,或深邃智慧。师生徜徉其间,怎不生母语学习的幸福与满足?


这样的理想何其远!但是,走在这种追寻的路径上,不也是一种快乐?


让课堂生长“冥思力”其实是引导孩子们站到文字后面去。确实,语言的背后是家园,是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只有学会站到文字后面,才会真正体悟到母语的“根”之情怀,才会真正得到心灵的荡涤。


独行的课程设计——回到话语之乡


周益民携带着自身的成长经验,以他对儿童和语文的理解,近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民间语文课程建设,行走于一条独特深刻的语文教学与儿童阅读推广道路。


他开发一系列课例,如颠倒歌、绕口令、摇篮曲、谜语、巧女故事、神话等,深受小朋友欢迎,同时以敏锐的触角填补了当下语文课程所欠缺的一个领域。他的理念与实践弥补了当下语文课程的不足。


他被誉为“民间文学文化的点灯人”。他说:“在中低年级,民间文学的阅读目标最主要的定位在故事(歌谣)自身,能够讲出、诵唱,甚至是喜欢,就是我们需要的目标。随着年级增高,在这一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关照故事(歌谣)背后的文化语境。这也就是我常常将低年级甚至学龄前儿童诵读的童谣放至高年级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益民在教学现场


与这个思路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当简练合用的:诵读与讲述,分别适用于韵语体歌谣、散文体故事等,这乃是两种基本的演练方式,借以真实地还原作品的原生态语境特点(有时还需要适当借用方言来演绎复现)。


此外,周益民在小学高年级段,逐渐提高演练与欣赏浸润的要求,选用的主要方式有:作品形式的赏析、文化意象的揣摩、对不同民族的相同题材作品内容的比较、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特色的比照等。


由此,在他的课程设计中,有这样的几个“硬”指标:


丨第一,每一课(均在一小时以内),都印发使用数则至十数则精选的相关民间文学作品,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诵读讲述和品味欣赏;


丨第二,学习每一种民间文学类别,都传授一些精要好懂有用的相关语文知识、其他常识,还有用于语文技能训练的操作性知识;


丨第三,课上,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占据中心位置,包括自读、商讨、问答、朗读、诠释、动笔编写等多种形式,教师的“教”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学”之上;


丨第四几乎所有案例,都实现了承前启后的开放式教学,即:授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潜在的相关积累(如儿时听过的摇篮曲、说过的颠倒歌、背诵过的月亮谣、讲过的老故事等),做足“唤醒”的功课,而结束本课时激发趣味,余音不绝,为课下学生主动完成后续演练,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去学语文、用语文、涵育文化精神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周益民的课程有这些特点:

首先,信息量比较大,有思想的震撼力和语言张力;

其次,课程呈现、渗透富有文化内涵和语言学习积累价值的经典语料

第三,执教者用爱来呼唤爱,给予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学情境、诗化语文。


这样的民间文学课程,这样的上法,处处体现了周益民在课程设置上的独运匠心。这样的课程是乡土气息的,也是诗意氤氲的,是内心久已珍藏的,也是刚刚吮吸咽下的,是浅显稔熟的,也是深邃陌生的,是“道”的也是“术”的,是校墙里教室里课本里的,也是田野上河流边牧草中的——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



想更多地了解周益民老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周益民老师的全人教育工作坊。


还有其他三位提名奖老师的工作坊可供选择!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因为时间安排原因,每位报名者只能报名一场工作坊



点击阅读原文,还能了解更多“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和工作坊的详情。


8月15日,我们在北京等你来!


延伸阅读: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丨每一步的遴选,只为打造一片没有教育痼疾的理想田

第四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及工作坊等你来!

伍松:什么是“全人教育”?

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

没有“全人”教师,何来“全人”教育丨“全人教育奖”三届回顾

张轶超等四位教师获第三届“全人教育奖”


编辑排版:周荻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