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047-我的黄金十年(86-90)-布衣公子

布衣公子 布衣公子PPT 2022-10-22

《我的黄金十年》往期文章阅读:


我的黄金十年
86作者:布衣公子


当你尝试着去做一件对你只有好处而不会有坏处或损失的事时,不要有顾虑,说干就干!

不断的看资料,也不断地打开了我的思路;不断地开展新的领域,又不断地找新的资料。学习,原来就是一个淘宝的过程。

然而,大量的未知领域,让我无从下手。我发现任何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牵连、相互交叉、相互派生的逻辑关系。


我必须跳出局部知识的狭小视野,以全局观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思考,同时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知识,使得各局部知识之间相互论证、相互支撑,而不是相互冲突、相互矛盾。

于是,从初始时想学人力资源管理,到发现需要学《管理学》知识,而后,我又开始研究全面的“企业管理”,试图把许多杂乱的管理知识进行归类,但我发现,仍然有许多管理知识,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归属。


有一个微博段子说,职场上的学习,很多时候无老师、无教材、无标准答案,甚至连方向都没有。能否有效突破“三无”的限制,使自己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是职场中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高度。要解决“三无”情况下的学习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你所要努力的方向。


而我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我的知识地图。也就是说,我必须先要给自己画好地图,然后再一个一个去攻克那些堡垒。所谓的这些堡垒,就是一个个的研究专题。职场中的学习按照专题的方式去开展,不啻为一个非常容易出效果的方式。选定某一个专题后,尽可能挖掘这方面的材料,并尝试找出其中隐藏的逻辑关系。在相对系统和全面之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进入下一个专题。这样持续坚持下来,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系统性方面,都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万事开头难。当思维无法突破的时候,痛苦,痛苦,真是痛苦,痛苦地想要撞墙!那一刹那,甚至有想放弃的感觉。但想起我自己的人生规划,想起自己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我不得不咬牙坚持。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


马云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是男人,必须为自己负责,必须拼搏,必须豪气干云地去战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鼓励自己,敢于去啃硬骨头,全力以赴!曾仕强说,人生其实只有一个理想,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曾经。我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曾经,我相信,将来的我,一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我!我要未来的自己,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随着探索的深入,我终于将计划中的知识地图延伸到“自我管理”和“管理技能”领域。终于,我初步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建立,终于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画好了自己的知识地图。也就是说,我从“企业管理”、“自我管理”和“管理技能”三个维度,分别列出自己的学习计划,所有的课题加起来竟有三十多个。


三十多个啊,对我来说,这个是大胆的计划,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我不敢相信我能够完成。而且,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要在2011年3月底之前完成,4月份正式开始找工作。顿时,压力来了。从酷暑盛夏的7月下旬开始,我开始第一个课题《战略管理》的研究。


很不幸,我第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大坑。为了填完这个大坑,我整整花了两个月。




互联网时代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开始研究后,我就没有买任何书籍。全部的资料都在网上下载,疯狂的下载,通过百度文库、新浪资料、百度文档搜索下载、百度或Google网页文章搜索等各种方式去搜集资料,仿佛要穷尽互联网的资源。


资料搜集了很多,知识也学习了很多,但这些资料和知识怎么进行有效的整理呢?知识的整理是对原有资料、信息、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消化吸收后进行编辑整理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知识梳理过程,有许多琐碎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将学习进行到底的决心,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对知识整理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系列的文档,随着文档的越积越多,就逐渐形成了个人的知识库。2010年9月13号,《战略管理》的文档终于完成。我迫不及待地将它分享到新浪资料以及百度文库上。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资料来源于网络,我也将学习的结果回馈给网络。其实,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把学习的结果回馈出来,也就是一种知识分享的行为。


知识的分享过程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将知识分享给别人,也能够通过知识的互动交流,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巩固和完善。同时,知识的交流传播也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学的机会,客观上促进了个人品牌的传播与推广。你的知识传播的越广,你的个人影响力也就越大。


话说,当我研究完一个课题之后,有一种具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充溢心扉。特别是,我感到自己的心灵非常的透彻,很多以前困惑我许久的问题,竟然神奇般地搞明白了!有时候,我不禁感叹,“原来人家早就这样了,为什么我现在才知道”?


其实,学习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揭示了一个个困扰自己的那些问题的裙底!我激动地在QQ签名上写道,“学习和研究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仿佛是打开天窗见到了明澈蓝天和明媚阳光,是一种心灵透亮的清澈感觉!”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啊!没做的时候总是感到很难,很难,几乎感到不可能,甚至想象下都让人后怕。但是真正下决心要做,真正去做的时候,说不定事情会很简单,会很轻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所以,古人说的好: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而且,学习和进步具有一种惯性,越学习就越饥渴,越饥渴就越想学习,就越有激情,进步就越快!我就这么神奇地进入了个人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状态!



我的黄金十年
87作者:布衣公子


当一个人遇到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难以克服的困难,崩溃到想要撞墙的时候,这恰是他破茧成蝶、脱胎换骨的前兆!如果你跨越了这道坎儿,你就不是你了,你是一个崭新的、自信满满的自己!


我遇到哪些情况想撞墙呢?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新课题的逻辑框架;面对着网络下载的浩瀚资料(一份课题一般会有参考资料100-300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整理;对已经整理的理论素材,不知道该如何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论时,不知道该舍谁取谁,不知道谁才是权威,谁才是实际经验的总结;当素材中的理论同自己的工作经验相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当那些高深的理论自己无法理解之时……


这些一个个的拦路虎如同唐僧西天取经遭遇的妖怪一般,一个个龇牙咧嘴地就跑到了我的面前。肿么办?


《当幸福来敲门》中说,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说,你不能做一件事,哪怕是自己也不可以。假如你有梦想,你就有责任去捍卫它。别人不能做一件事,他就想告诉你,你也不可以。你想得到一样东西,你要踏前一步,实现它。


当我想到如果我能够将这三十多份的课题都完成,那就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啊!当我想到目标的吸引力,眼前的困难瞬间就是不是困难了。就如同打游戏一样,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个游戏中的坏人大boss就行了。


一、不知道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新课题的逻辑框架时,怎么办呢?


其实,先从自己的疑惑和问题的角度来出发,就可以初步形成了课题的框架了。

比如,《战略管理》的课题,我们首先会想到:

1)什么是战略?如何理解战略?怎样区分战略、战术、战略目标这些概念?(这个就是2007年面试进入本公司时,董事长的提问)

2)战略为什么重要?

3)在战略管理方面有哪些普遍存在的误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4)应该依据怎样的步骤去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

然后,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先制定一个初步的,粗略的框架。即,战略概述(定义或概念、特点、重要性、认识误区等)→战略管理的误区及原则→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等。

这不就形成简单的课题框架了嘛。


二、面对着网络下载的浩瀚资料该如何去整理呢?


关于这一点,我后来在《课程开发技能》的课题中有过专门的阐述:

课题研究的过程,也就是“采百家花酿自己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较为机械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淘宝”兴趣的过程。资料的整理方法就是打开每一份资料,将其中通过自己的判断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复制出来,放在另外建立的文档中去,以备自己接下来再次完善纲要及内容撰写的需要。


注意,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要按类别整理,不可以整个地放在一个文档中,这样内容太多,难以整理。而是要按照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主题放在不同的WORD文档中,便于检索,便于整理。对于已经整理的原始文档资料,认为没有价值的,可立即删除,认为还可能进一步去看阅的,可以在文档的标题上做出相应的标记(如“案例很好”、“还可以进一步看阅”),并对这些文档另行放置,比如在原文件夹中另外建立一个“已看阅”的文件夹来放置已经整理过的资料。然后,可再建一个“整理后”的文件夹,来放置已经整理后的分类存储的文档素材。


随着大量有价值的素材被整理出来后,课题的素材内容非常丰富,这个时候,需要对原有的课题纲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在整理资料的同时,许多有价值的素材也会冲击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路,引发自己新的思考,因此,整理素材后,需要对原来的纲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得课题内容更加丰满。




三、对已经整理的理论素材,该如何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呢?


同样,我在《课程开发技能》中总结了我当时的经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系统的。对具体某个课题来讲,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根据课题的逻辑关系分成相应的部分,而不是随机或随意的拼凑。因此,各部分的内容务必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在一起的。


如何判断是符合逻辑呢?符合逻辑就是合乎情理,就是看上去顺,就是按照我们通常可以理解的顺序去展开。逻辑的设计非常的重要,每一次开展新的课题,逻辑的设计都要花费我很多的精力。


四、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论时,不知道该舍谁取谁,不知道谁才是权威,谁才是实际经验的总结时,怎么办?


其实,遇到这个问题,关键是我们没有抓住主要的矛盾。想一想,我们学习、我们研究,是为了真正增加自己的真知灼见,是为了解决我们心目中的困惑,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不管他公说公有理还是婆说婆有理,不管它哪个是权威,哪个是所谓的实战,我们只选择能够说得通的道理,能够让我们自己真正明白、懂得的道理,能够和我们工作相结合可以释疑解惑的道理。


五、当素材中的理论同自己的工作经验相背时,怎么办呢?


其实,这一点关键就是要对自己真诚了。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是填鸭式地学一系列的理论,很少去自己思考,或者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思考。而工作之后,我们必须学习真正有用的东西。那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呢?我认为真正有用的东西,就是对工作有真正指导作用、能够真正和工作无缝链接的东西。


故而,对于学习来讲,别人的东西只是参考,学习,是借助于别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是“采百家花酿自己蜜”的过程,而绝不是囫囵吞枣、绝不是全盘吸收。


在后来《人力资源概述》这个课题的研究中,在面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几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有什么关联时,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让我满意。

那么,这个时候,我并不是选择其中顺眼的、说得过去的就行了,而是,我要对自己真诚,我一定要寻求一种可以说服得了我自己的理论,如果没有,我就自己去创造,直到能够“自圆其说”。


六、当那些高深的理论自己无法理解之时,怎么办?


我相信大道至简,有些道理不懂,说明我们的经验和阅历可能还无法去理解,或者隔行如隔山,我们真的不可能啥都明白。因此,这个时候,则要耐心、则要务实,一是多创造实践的机会,格物致知,二是关注自己的核心领域,钻深、钻透,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鲜”是也。



我的黄金十年
88作者:布衣公子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2010年9月,原企业文化部经理离职了。由于我之前投稿热情较高,董事长让我接手了企业文化部。许多同事不无感慨地说,仝大才子啊,你进入公司四年了,才第一次放到最能发挥你专长的地方。


企业文化部的工作相对简单,三大模块:一是三份内刊的编辑及出版;二是公司网站的更新维护;三是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比起年初我在董事长办公室的工作,这里个人自主性更高,且有相对多一些的闲暇时间。


我利用每一个时间间隙来编织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将自己的一些感悟或学习成果中能够和公司的文化结合起来的部分分享到企业内刊上,比如,我先后撰写了《莫让光阴带走了你的激情》、《天道酬勤》、《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是谁叫醒了自己的灵魂》、《高效率从何而来》等系列文章,有几个朋友私下里都说,内刊文章的可读性提高了不少。


的确,我除了对内刊的排版及校对严格要求以外,对文章的修改和润色也都花了很大的功夫。这样,公司的内刊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文章的质量都提升了不少。在做内刊的这几个月中,我感受到,内刊的确是一个上传下达非常好的平台。只要你能够请得动领导、激发起员工。那么,内刊上便既有了领导的战略描述和经验分享,也有了员工的风采展示和思想灵光。


你看,领导往往有很多好的想法、宝贵的阅历和感悟但却没有时间分享出来,不妨写写文章,发到内刊上,既可以总结个人的思路、思想,也起到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培养的效果;而普通员工们,埋头于日常的辛苦工作中,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才华更快更好地展现出来呢?不妨给内刊投稿。你看,古人可凭一篇文章而金榜题名,我们又怎能忽视文章的魅力呢?


那么,如何才能请得动领导呢?我认为,这并非特别难,领导一般都是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或者说的更具体一点,领导都比较喜欢也有责任对公司的战略、策略、理念、价值观等做出更为细致和精准的诠释。


如果领导没有时间写怎么办?这个,也难不倒我们。可以安排内刊的记者或者通讯员约时间去找领导访谈,然后整理出访谈纪要请领导审阅后发表。一份内刊有没有领导的文章分享,往往也体现了这份内刊的份量。


而最可怕的结果就是,内刊变成了编辑部的自娱自乐。而我的个人观点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内刊上尽量不要出现主编或者编辑的文章(访谈除外),应该都是记者、通讯员、领导和各个部门员工的文章。


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员工写稿的热情呢?我想,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你遇到了自己就爱写作的员工。但情况往往是,大家工作都很忙,即使爱写,也不太愿意拿出休息的时间甚至挤出工作的时间来写,怎么办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不能忽视“无利不起早”这样的客观规律。首先,稿费的激励是最根本的,但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告诉同事们,写文章的其他好处,我大约总结一下啊:


其一、写文章是展示自己才华的绝佳机会。当然,这里的才华不是指文采,而是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升职和加薪应该是每一位职场中人的期盼。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刊的力量。内刊正是领导发现人才的地方,特别是会被高层的领导关注。我们平时都低调惯了,不妨写篇文章高调一下,或者你这匹千里马就真的被伯乐给发现了。


其二、写文章也是自己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的非常好的契机。我们许多时候,有很多感悟或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地淡忘。而我们以文章的形式将其凝固下来,就是自己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如果,我们平时不想写文章,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公司有内刊征稿,或者内刊的编辑前来约稿,甚或公司举办征文活动,何不抬笔一试,书写锦绣文章呢?


其三、写文章,是锻炼文笔的必由之路。有人说,我又不是记者,也不是搞企业文化的,要文笔好干嘛。文笔好,有什么好处呢?我就不举古人对文章重视的例子了。且听我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


文笔好,实际上就是善于表达,就是能够非常Easy地将自己的想法诉诸于笔端,也就是沟通能力强,特别是处在现在的信息社会,我们常常要通过邮件、短信、即时聊天工作来实现工作上的沟通和交流。而有观点说,成功因素中85%在于沟通,15%在于专业知识。可见,文笔好,实际上也是个人职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写个方案、计划啥的,如果文字功底深厚,效率自然很高,对工作显然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告诉同事们写文章的好处外,我们还要帮助同事们克服怕写文章的心理。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特别喜欢写文章的,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很怕写作文。读小学时,我奶奶常说,“猪怕狼,狼怕虎,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写作文嘛。我奶奶不识字,都知道写文章难,呵呵。


我每每这样跟同事们说,文章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文采。别怕写文章,自己怎么想的,写下来就可以了,只要让别人能够看的明白,能够领会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然后,我会帮助同事们去润色他们的文章(当然,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但是,我还保证,你只要有文字上来,不管多少,我都可以帮你润色出整篇的文章来。这样一来,大家真的就不再怕写文章了。当然,我也不是信马由缰地去修改同事们的文章,每一个修改,包括标点符号,我都会同原作者沟通的。这也是任何一个编辑应该遵循的工作法则。


经过以上的一番努力,企业文化工作也做的越来越顺了。我很感谢公司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它拓宽了我的个人职业生涯。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有企业文化部,但随着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现有的企业文化工作仅停留在内刊等基本的层面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但它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为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实践经验,也让我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由人力资源拓展到企业文化领域,是我人生当中一段异常珍贵的职业履历。




我的黄金十年
89作者:布衣公子


2011年3月3日。随着最后一份文档的完成,三十多个课题研究计划——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竟然就被我给攻克了。巨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溢着我的心扉。内心那种模糊的自信渐渐清晰起来。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自信来源于心有智慧胸有墨,来源于真才实学,来源于拥有真正的技能和本领。


当天,我在QQ签名上兴奋地写道:“九个月的心血凝结,个人生涯中一个值得称道的段落!自信绝不能够无缘无故地到来,唯有靠实力说话,才能响彻云霄!收拾心情,迎接崭新的生活! ”按照之前的人生规划,这个时候我要走出去,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好呢?我想,我首先应该清晰地认识自己,也就是进行俗称的SWOT分析中的S、W分析吧。


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所谓的性格亲和、有事业心、沟通力、执行力强等等这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层面,算不上是优势,有时候写出来也只是一种点缀吧。优势要体现在与用人单位所考察的选人维度上是否有交集。


人力资源理论中,选人标准的通用六个维度是:专业知识(k)、专业技能(S)、综合能力/通用能力(A)、个性特征(P)、求职动机(M)、价值观(V)。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选人最基本的要求。我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钻研,但这也并不能算是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在专业技能方面,由于个人过去职业履历的混乱和现有平台的限制,其水平也只能算是一般吧。或许,我真的不得不把个人的敬业与奋斗精神、学习与分享精神等价值观方面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初露端倪的领导能力勉强算作是优势。


而劣势呢?我们往往最难认识到自己的缺憾和不足。我想,我的劣势在于,我所努力钻研、学习和总结的专业知识尚缺乏大量实践的验证,且较为泛泛,并未能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领域深耕。还有,我做事情常常追求完美,但也往往因此而耽搁进度。


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我在个人简历中单独罗列出“需提升处”这个模块,并诚恳地写出如下两点我认为是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理论知识相对丰富,需要更多实践去论证、完善理论体系并加强、提升专业能力;常因追求完美而影响行动速度,需牢记执行要诀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的原则。


同时,在简历的自我评价栏目,我真诚的写道:“1981年生,本科学历,高职教师出身,后辗转北京、苏州寻求个人发展,拥有8年工作经验,期间主要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北京)、董事长助理(苏州)、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经理(苏州)等职务。职业前期,涉猎较多,后专注个人核心能力的提升。


我认为,1)要获得一碗水的薪酬,需至少创造一桶水的价值;2)人有真才实学好比货有真材实料,方能大展宏图。诸葛亮27岁便拥有惊人的远见卓识,三分天下于隆重,皆是因为其在出山前,已经潜修多年。因此,我不断专注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学习和研究,不断锻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起步于社会底层,拥有比常人更多的危机感,正是这危机感,带给我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激情。生活的磨砺和工作的锻炼,也让我的心胸更宽广,个性更开朗,心态更平和,意志更坚强。我一直在朴实的工作与生活中,努力塑造个人的品牌形象。我相信天助自助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伯乐。”


同时,我在简历上增加“胜任素质”栏,从“知识掌握、技能概要、通用能力、个性特质”等几个方面展现自己的卖点。我在“知识掌握”模块,也真实展示了自己这近一年来的努力,我写道:在前期工作实践中摸索、感悟的基础上,从2010年7月开始,本人对核心技能领域再行学习、研究后,进行系统的梳理并整理成文,形成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为核心,并辐射到战略管理,品牌经营以及管理技能等各方面的“个人理论知识与经验体系”。然后,我再陆续对个人在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技能做一个简洁的描述。




在通用能力上,我罗列了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


“领导能力”:懂信任、懂放权,擅激励,懂珍惜,把员工看作是贵人,不仅带领下属做好日常工作,而且鼓励下属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并能以自身的乐观心态和奋进精神,影响并带动周围的同事,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共同进步。


“沟通能力”:能够从员工自身的角度出发,为员工解疑答惑,让员工发自肺腑地热爱工作,并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参考,务必让员工个人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思维能力”:思维严谨、细致,擅长组织结构优化设置、岗位工作分析、操作流程(SOP)梳理及指导书编制等工作;并善于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使其更精简、更务实。


这些描述都是我对自己深入挖掘后反复雕琢的最真实的评价。我想,写简历,一定要写真实的自己,这样,在被面试的时候,无论面试官围绕简历中的哪一个点去发问,我们都能很好地铺展开来,兴奋地去展示自己。


在“个性特质”栏中,我这样描述自己:谦和,纯朴,不怕吃苦;勤恳,敬业,持之以恒;乐观、开朗,酷爱运动。


现在看来,这个貌似写的一般啊,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有时候,写出最能代表自己个性的一两个描述就可以了。罗列太多反而让人无法抓住重点。


写好了简历,就开始满怀憧憬地到各大网站去投递。流星雨已经在园区上班半年多了,非常期待我也能够找到一份园区的工作。她每天都去招聘网上帮我筛选招聘信息,然后推荐给我。说心里话,当时找工作,她花的心思比我还多。


除了在51job和智联招聘投递简历外,我还通过邮件给用人单位发简历。邮件中拟写了简单的求职信,再附上一份简历,一份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我期望,用人单位不仅仅看我的简历,也看一下我自己个人对专业知识领域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也同样可以做到很专业。


后来,我读到方文山的故事,我才知道,找工作也不是就我一个人这么做。人家方文山早就这么干了。方文山是台湾著名词人,是周杰伦的最佳拍档。他当年找工作的时候,并非寄出简历,而是将自己最得意的100多首歌词寄出去,然后,他就被吴宗宪发现了。


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首的歌词集子而是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仅仅是这样的自我评价,如“将音乐视作生命、团结同事、刻苦耐劳”,你觉得他还会有机会吗?如此,看来,求职时,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特别是展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最契合的那部分自己。



我的黄金十年
90作者:布衣公子


It's time to start living the life you've imagined. 是时候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但这个时候,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虽然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强化了很多,但我感觉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很缺乏,可是,现有的平台,又的确难以提供给我更多实践的机会。


流星雨督促我,抓紧做简历,要抓住这春节后求职的黄金时机。她说,摩羯座总是希望能把事情考虑周全以后再行动,这固然没错,但这往往也是你犹豫不决的体现。既然决定的事情,就勇敢去做吧,去寻找能真正发挥你价值的舞台吧。


打开QQ空间,翻看当时的心情,回忆当时的心路历程。“你知道一个男人什么时候最寂寞吗?不是无人相伴的午后,也不是情人不来的夜晚,而是人人说你是高手,但你真露一手的时候,无人识货,甚至还说你不行,此时最寂寞。曲高无人赏,真金无人识。这个时候恨不得用石头把天砸烂。”


怀才不遇其实是一种失败,我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却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原因。不管如何,走出去,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未来的东家一个机会。树挪死,人挪活,走出去,或者会别有一番风景。


然而,毕竟在公司四年了,还是有点留恋的。而且,在一个公司呆久了,就越不敢走出去了。离开安稳、平静的环境,突然面对未知的挑战,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是啊,阻碍我们前进的,不是我们缺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现有的东西。


可是,梦想呢?还有梦想吗?或者很多朋友会说,哥们,你没病吧?现在还谈什么梦想?!


我想,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学进大脑的知识。2012年夏天,与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小聚。同学见我还是那么的拼搏,说我这么多年还没有变,似乎永远都充满激情。后来,我看到他的QQ签名更新了,“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许多人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要么向上、要么出局,你我没有选择。人生的未知之门,你已知的钥匙只有你自己的信念!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我们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不要傻等伯乐,首先你必须是你自己的伯乐,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我反复地雕琢自己的简历,做HR的我,也比较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简历。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简历呢?抛开基本的写简历要求,比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彰显优势,真诚真实等要点外,其实,就是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要有针对性。做好这一点,就要做好对待求职职位的分析,分析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给出匹配度非常高的自我评价、知识技能和经验履历等。


这并不是让我们去造假,真实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比较丰富的。有多个维度、多个方面可以展示。但毕竟不可能和未来的职位需求完全契合。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履历中最贴近未来职位要求的那部分挑选出来,加以包装(请注意,是包装,而非“造假”)。这样,获得面试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简历真的是太重要了。很多人会说,不要嫌我的简历写的不好,请给我一个面试机会,我会一战定乾坤的。可是,你简历的这一关都通不过,你又拿什么定乾坤呢?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背景极棒但简历写的糟糕的人比比皆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简历已经愈来愈成为招聘市场的“硬通货”。理想世界里,只有最适合或最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才能赢取职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最适合或最符合条件的简历才会使候选人顺利进入最初面试以至最终影响到招聘决策。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了。默默地投递简历,未跟任何同事谈起自己的跳槽计划。就是说了,又有谁会在意呢?在我们的周围,能够全身心关注你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时就如同一阵风,吹过了就没了踪影。


所以,我们无需在意别人的评说,无需看别人的眼神,只需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不管走在何处,我们不要迷失自己就好,让梦想去指引自己。真诚地对待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按照人生规划的方向,大踏步、勇敢前行。诚如稻盛和夫所言:“在如戏的人生里,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与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有着天壤之别。以你自己为主角,写一部人生之剧。”是啊,努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好自己的人生之剧。


在连续投递简历的那两周,我清楚的记得每天都会有通知面试的电话。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这说明简历上所体现的我,还是受欢迎的,而简历上所展示的我,也是我努力想成为的自己。


流星雨坚持让我去园区工作,因此,许多非园区的面试通知,我都放弃了。终于有一家园区的外企通知我去面试,有点小激动。是老板在筛选简历时,直接给我打的电话。和我简单聊聊后,约定了面试的时间,然后又让前台美眉告诉我详细的公司地址和乘车路线。毕竟有了八年的工作经验,对待面试,我早已懂得该如何去面对。




面试就像是一场考试,都是限时交卷。水平高低是决定成绩的一个方面,但发挥也非常重要。面试之前,我们会参照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指导类书籍,不能迟到,衣着整齐,懂礼仪,有礼貌等,给别人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在这些规则的支配下,我们往往会变得谨小慎微,朝着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的方向去扮演角色。


其实,面试的情形千差万别,与其参照标准答案,不如展现真实的自我。而展露真实的自己,也才有最丰富的素材去与面试官沟通。特别的,当我们真诚去面对来自于面试官的考察时,我们才最轻松,才最能充分地去展示自己的风采。



扫描或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布衣公子公众号:



其他分享看阅:
技能:回复“技能001”、“技能002”……
文章:回复“文章001”、“文章002”……
作品:回复“作品061”、“作品062”……

商品:回复:“S001”、“S002”……

合集:回复“合集”,获取合集下载地址;

目录:回复“目录”,查看全部分享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