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0到3,我才觉得「在地厨房」真的落地了

Young 小样 小样 Young
2024-09-07

在清明假期,第三期在地厨房「米有时节:与百年粿铺的手艺对话」圆满落地。两晚一共有 19 位朋友来到现场亲手制作了有自己印记的清明粿。


从第一期做福州芋泥、第二期的山西手擀面,再到新一期的福州清明粿——要问这次与以往感受最不一样的地方,是直到这期我才觉得「在地厨房」真的落地了。


第三期「在地厨房」体验现场

过去三期主题 6 场体验中,一共有 52 位朋友到现场亲手制作了食物,并且有 7 位朋友连续参加了两期主题。最让我欣慰的是,这两场清明粿体验结束后都有朋友来问我:下一期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主题?还有已经来参加过两次的小黄,在填写报名理由时给我提了个「小问题」:


因为是想学习做食物,且这里氛围超好,可能考虑有机会每期都参加,但看到名额较少,是否介意一直参加会阻碍更多元人群加入?


我回答她,完全不介意。我意识到「在地厨房」不仅在创造让人亲手制作食物、与人连接的机会,还在创造一种因食物而建立的「持续的关系」。

去建立持续的关系
「在地厨房」真正落地的标志是开始建立持续的关系。
前几天有朋友交流起做内容和做体验的分别,他觉得前者更能与人建立长期的关系。他的话让我掉了一颗冷汗,自己反思:「在地厨房」是在做「一期一会」的体验吗?它能承载像内容订阅一样更长期的关系吗?
直到做到第三期,我才有信心「在地厨房」的现场会发生越来越多的「又见面了」。
就内容调研和体验设计而言,每一期我都有意给自己提出一个新问题,并让自己去与不同的人合作:
第一期福州芋泥体验是从 0 到 1,经历了硬着头皮完成了与场地协商费用,求助朋友传播招募文章,一个人把四十斤芋头运送到场地,最后在现场证实「亲手制作」食物会给人带来深刻感受和心理能量,并决定将「在地厨房」按照平均每月一期的频率坚持下去。
第二期做山西手擀面,第一次和《1000小食报》的读者,也是前一期在地厨房的体验者静林共同完成了食谱调研。自己第一次做面条,第一次从制作到品尝的循环中理解「筋道」的含义,并提出了「如何传递手的触觉经验」这样的体验设计命题
第三期做福州清明粿,是第一次与本土老字号品牌「彬德桥」合作,从前期沟通项目的出发点、合作方式,再到食谱内容调研、技术答疑、食材运输的配合,以及完成现场体验内容和陈列方案——这次合作也是一次本土文化转译的尝试。
现场陈列的食材

每一期都有「第一次」的工作方式,对打造一个标准化的体验产品而言并不高效。但对挖掘食谱内涵,不断打磨体验本身则有很大帮助,也会带给我自己更多能量——是被满足的好奇心和被人支持的幸福。
做着做着也渐渐发觉,于我而言,打磨体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出可复制的模板,而是为了激发更多的感受,让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能走得更深入、更持续。
互相传递面团感受柔软程度

从去年八月投递第一期《1000小食报》起,常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了「小众」的 newsletter?而不是离社交环境或公共广场更近的渠道?
这个选择和做「在地厨房」背后是同样的诉求:在有天花板的邮件读者规模、每场限定 10 人的体验规模中,我想去追求深入的表达和真实的连接。
在我看来,影响力有规模和深度两个维度,如果「1000小食」传播的内容能走进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促使他跟家人通话时去问起一道菜的做法,外卖下单时有了要吃点「春天的菜」的念头,会通过张罗一桌家宴来跟朋友相聚,或者主动去搜索自己早习以为常的一种食材由来……这些是无法用数字去度量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作为本土饮食传播计划的发起人、《1000小食报》编辑,我也解锁了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甚至拉着他们一起干活(深度参与)的经历。这是在当下创作环境中无比珍贵的体验。
我想特别感谢协助我完成第三期「在地厨房」体验的朋友幸。
幸的家乡在广东河源,也是前两期「在地厨房」的体验者。她来报名第一期芋泥体验的时候,两场名额已经报满,但活动前两天她还在微信上特地嘱咐我「30 日如果有取消的人一定记得告诉我,我 100% 确定可以参加」。结果在 29 日当天真的有一位朋友临时取消,而我到晚上 11:54 才空下来给她发微信说,「30 日有一个空位哦」。
消息刚发,她就确认报名并迅速回复了例行小问卷。在报名理由中她写道:

阅读《1000小食报》已有一些日子,很喜欢,总能在其中获得新的灵感和舒适的体验,认同「在地厨房」的理念,非常想有线下的机会一探究竟。饮食一直是我很感兴趣领域,也从事过相关的工作。迫不及待想认识对食物比较上心、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期做山西手擀面,她依旧详尽地回复了我的每一个例行问题,这一次她写道:

一个屡战屡败的做面条苦手,怎能错过手擀面主题!私心来说,是 2021 年末参加第一期「在地厨房」留下了十分美好且香甜的回忆,回想起来颇有种送自己的年终礼物的感觉。也想一直支持小样呀~


同样抱着私心,在收到幸制作的客家「艾粄」后,我邀请她加入新一期「在地厨房」的食谱调研,一同测试现场方案、去有机市集调研北方野菜。
在两晚的体验过程中,她有条不紊的助攻让我得以更从容地与在场的朋友们交流:比如我和大家分享食材的时候,她就先将下一环节要制作粿母的热水烧好;在指导大家包粿手法的时候,她就开始加热一会儿要品尝的粿品;最后还分担了大部分器具清理的工作,加速了现场清理的节奏。
在准备食材的幸
体验结束后,我们一起回家的路上,她还跟我分享了她注意到的一些现场可爱细节:

有两位女生评价「在地厨房」是很适合暧昧期的人一起参加的体验;


两位男生在讨论场地为什么没有洗碗机;


说香椿鱼儿的男生手掌很大,揉粉团时手掌把透明手套挤爆了(哈哈哈哈);


个子比较矮的 Amanda 一直踮着脚看炒糖油的演示,也踮着脚移回自己的操作台;


上次来过手擀面的女生很自信很熟练地告诉大家离开时走南 1 门;


三位北方朋友感慨红糖色的萝卜丝像配粥吃的咸菜疙瘩,互相交换肯定的眼神连成了一个三角形;


还有今天大家离开的时候排成一长排说拜拜,她们出去以后肯定在黑黑的小路上嘿嘿地回味今晚……


啊,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搭档感到幸福!
其实还有很多朋友提供了本期「在地厨房」的支持:协助安排食材的「彬德桥」主理人潘旻(在我提出艳山姜叶数量不足时立刻找人上山采摘),人在香港但心系厨房的崴崴,跟我一起复盘、打磨每期体验流程的曹蔚,拍摄记录现场的大婷、Mimo、栗子、雨琪、园儿、雪风、陈然,留下收拾围裙和物料的 Amanda,帮忙记录和清理现场的影子、素不相识却来搭把手的 Kobi。
这些朋友的善意让我鼓起勇气发起一次正式的「求助」:我想招募一些愿意花时间、花力气投入「在地厨房」现场,并确信自己能从这件事中获得快乐的读者伙伴。
  • 你需要付出一些体力,但绝不会是要拖 40 斤芋头的强度;
  • 最好是参加过「在地厨房」体验的朋友,这样你能够将自己获得过的感受和体验传递下去;
  • 对食物,或者对人有一些好奇,这样你能够在现场获得属于自己的乐趣;
  • 如果评估对这件事的兴趣有 0-10 分,希望你是 10 分;
  • 不限定在北京(今年要落地新城市)。

如果你愿意来帮忙,请以任何能联系到我的方式告诉我。
每次「在地厨房」结束当晚,我都睡得很晚(虽然平时也不早)。因为需要很多时间来消化这种如释重负的感受,回忆一遍现场种种令人感到幸福的可爱细节,还有问自己:这一次最重要收获是什么?
于是就有了以上我想跟你们分享的一切。




米有时节:与百年粿铺的手艺对话

现场制作的不同造型的清明粿

感受制作粿的草叶的不同香气

通过食物来认识每个人

各自打包现场制作的清明粿时,有朋友问同桌「我能带一个你做的走吗?」



往期「在地厨房」主题
#1 珍贵的甜:福州芋泥(2021.12.29/12.30)
#2 重启之食:山西手擀面(2022.2.27/3.6)
#3 米有时节:福州清明粿(2022.4.3/4.4)#4 预计将在 4 月底举行


关于「1000小食」为本土饮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探索新的传播方式

发起人:小样
食谱体验「在地厨房」项目介绍
本土饮食策展:饭桌上的家两代人的厨房
主题家宴设计:家宴只有开始的时间,没有结束的时间
关注本土饮食的订阅邮件《1000小食报》:https://young.zhubai.love/
媒体采访
Local本地:「厨房里的人其实是很孤独的」
好多現象:饭桌上的家〡ZINE CHAT
LOHAS乐活杂志:两代人的厨房,家宴里的记忆与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样 Youn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