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给我们的启示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迹广为人知。据《华严经》所载,善财童子在过去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因而积聚了大量的福德因缘。
善财童子生于印度觉城,因前生福报,初住母胎之时,家里自然显现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父母便为他取名为“善财”。善财长大时,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他历尽艰辛,南下求法,历访各处的善知识。所参访的对象,计有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女、婆罗门、国王、王妃、仙人、医师等,共计有五十三位善知识。这就是有名的“五十三参”之说。
善财童子的参访事例,为后世佛教徒提供了一个学佛的最佳典范。它启示我们在学佛的历程里,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虚心学习佛法,所学的对象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甚至只要他有长处,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虚心向他求教。这种心态,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值得后人效法。
善财童子的修学之路为佛弟子展示了一条通往成佛的途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不可投机取巧。因此,善财童子是我们学习佛法、实践佛法的榜样。
五十三参当中讲了很多境界,很多都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境界。佛陀解释说,看到这些境界,都是善财童子自己的善业所感,功德成就。在善财童子的境界里,就是往南走,看到很多特别殊胜的像天宫一样美的国土,或者村庄,或者一个家庭,或者见到哪一个很神奇的人。凡夫没有种过这个善根,就是一走到那里,也根本看不到这个境界,也可能就是这么一个旷野,什么人也没有。
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载,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具有八意,即:善知识为轨范、为胜行之缘、破见慢、离细魔、寄成行、寄显位、显深广、显缘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对我们最主要有两个启示:
一是学佛的人,
要依止善知识,要广学多闻。
二是学佛的人
一切世间学问、一切出世间的学问,都应该学。
“法无碍智”,即通达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华严经十地品》云:菩萨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碍辩。用菩萨言辞。而演说法。此菩萨。常随四无碍智转。无暂舍离。何等为四。所谓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善财童子遇到观音菩萨,学修慈悲大行;遇到罗汉,学修清净行,解脱行;遇到船师,船师教他好好掌舵,看风向;遇到医师,医师教他辨药性,开药方,因机对治。
菩提心为因
大悲为根本
方便为究竟
法师开示说:佛法是圆融的。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世间法跟佛法是不二的。
这话怎么理解呢?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戒定慧相应,就是佛法;与清净正觉相应,就是佛法,与四摄六度相应,就是佛法。如果与这些完全不相应,统统叫世间法。我们诵经、念佛,要是与这些不相应,全是世间福报。如果你心不善,还有恶报在里头。所以,我们要象善财童子那样,学世出世间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五十三参偈赞
百十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
堂堂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
沙劫智慧方满目,微尘行愿正圆时。
佛功德海重宣说,愁见波涛转沙弥。
往期回顾
☀藏识
☀禅语
☀视频
编辑 | 妙莲
美编 | 璐希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