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何谓修行、如何修行
作为佛弟子,既然已经正信三宝,皈依三宝,就应凭借三宝的启发,理解佛法,修学佛法,以佛法来修改往昔不规则的思想与行为。立志改过自新,利己利人,使自己与他人,共同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旅程,创造圆满无缺、幸福快乐的佛道生命,这便是修行。
至于如何修行,无论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修行的先决条件,该是多闻佛法,理解佛法,其次是受持五戒,奉行十善,最后是运用佛法,广度众生,利己利人。
多闻佛法、理解佛法
多闻,是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无论是从佛处闻,从佛弟子处闻,或从经典中得闻佛法,皆应提高理智,思维分析,明辨真伪邪正,最后将所理解的佛法,付之实践。
若不多闻佛法,难免盲修,使正信的佛法,变为愚昧无知的行为,非常可惜。但若闻而不修,将流于空谈,如人说食数宝,难得实益。学佛,当深入了解佛法,使信仰与慧解,多闻与实践,融合为一,开启修行的旅程。
受持佛戒、奉行十善
戒能防非止恶,净化身心,是灭恶生善的根本,转凡入圣的初阶。《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佛制戒律,有在家弟子的五戒,八戒;有出家弟子的十戒,具足戒,及菩萨十重四十八经戒……等,戒相虽有不同,但皆以五戒为根本。
人的内心,自无始以来,便蕴藏着贪、嗔、痴种种毛病,加以外界种种诱惑,最容易侵犯别人。佛为使人克制自己,保障他人,因制五戒,敕命佛弟子,严持不犯。佛的五戒,净化人的身心,长养人的慈悲,培育人的德性,作为修心圣道的起点,还可净化社会,防止罪恶,保障人的生命财产,保障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保障国家安宁,天下太平。
在家佛弟子,受持五戒不犯,若能进而奉行十善,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言、绮语、不两舌、恶口;心不贪、不嗔、不痴。用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如法修行,受持佛的正法。无论念佛、参禅、或诵经、拜忏,只要每天定时进修,持之以恒,日久功深,必获感应,成就自利功德。
广度众生、利己利人
佛法是兼善非独善,佛教是共利非自利,特别是大乘佛教,更要自行化他,利己利人。出家佛弟子,固然要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家学佛修行的人,除了持戒修善外,亦要随分随力,随时随地,自行化他,鼓励别人,信佛学佛,共沐佛光,共沾法益,共证佛道。若想达此目的,非学习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不可。
其一是布施。学佛修行的人,能以自己外在的财物援助他人,令人解除生活困苦,以内在生命器官,补给伤残人士的需要,或以世间知识学问,作育英才,以出世佛法,启示人的迷津,开发人的智慧,在种种实际行动中,取消人世间的忧悲苦恼,令人感恩接近,而受教化,名布施摄。
其次是爱语。学佛的人,与人相处,除了态度诚恳,感情真切,还要善于运用语言,当人生病,或发生意外时,切勿幸灾乐祸,应用柔和语,慰喻语,来劝慰与鼓励,令对方获得友谊的慰藉,精神的鼓舞。当人事业成功或喜庆临门,切莫心生妒忌,或设法破坏,应以随喜心,说庆贺语,赞叹语,令人精益求精;与人闲话家常,切勿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应用胜益语,清净语,宣说佛法,令人欢喜信受,去恶生善。
第三种是利行。学佛人应处处都为他人利益着想,凡能令他人解决现实困苦,改善生活,远离邪恶,长养善根的事,比如鼓励人出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等利生事业,皆精进无畏的去做。
最后一种是同事。学佛人为了弘扬佛法,对于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士,应设法与之同事共处,凭着朝夕接触机会,传授佛法,令人止恶向善,以收潜移默化之效。
无论在家出家修行,皆以正信三宝,多闻佛法,持戒修善为基本。正信佛法,多闻佛法,理解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修行必经的过程。
在家学佛修行的人受持五戒,奉行十善的同时,进而运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方法来摄受众生,利益众生,使自己在修行旅程中,一则去恶,一则修善。既能自利,又能利他,自然深入佛道,增长智慧,六时吉祥,一切如意。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藏识|珍重导师并海众 不胜依恋向灵山——雪窦重显禅师与灵隐寺的因缘
☀巡觅
☀学处
☀观照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开示|印光大师:《八十华严》备明一生成佛之因果,而以求生西方为结归
☀一偈
☀物语
☀常识
☀素食
☀分享
☀赏析
历史|隋代佛典翻译和经录编撰
历史|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
历史|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阅读阅读|菩萨何不现身今时
阅读|倓虚法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阅读|时光不可空过阅读|丰子恺:梧桐树
☀故事故事|悉婆利王子住胎七年
故事|佛法与人生
故事|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故事|不是宋云葱岭见 谁知只履去西天
☀视频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遇赦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
视频|老照片里看古建——灵隐寺老山门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