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灵隐寺 2024-03-19


宋真宗天禧年间的一天,学士曾会奉命出使浙西,特地前来灵隐寺寻访一位方外故友。到了灵隐寺后,打听来打听去,始终没有找到这位师父。曾会请当时灵隐寺的方丈延珊禅师把寺中上千僧众都集中到堂上,让他逐一找寻,心想一定能找到,结果仍然大失所望。


就在这时,有位出家人突然记起了什么似的,对大家说:“寺旁的净头寮舍有位打扫圊房(即厕所)的僧人,不知是不是?”大家前去净头寮舍,曾学士一眼就看出,这位其貌不扬,衣着朴素甚至有些落魄的僧人,正是自己要寻访的那位故友——重显禅师!重显禅师何以会被曾学士如此推崇,又为什么会在灵隐寺待了三年却无人认识呢?

重显禅师(980—1052),字隐之,遂州(今四川遂宁)人,俗姓李。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自幼聪慧过人,读书作文,常有惊人之语。本可入仕儒林,然他志怀丘壑之意,从益州(今四川成都)普安院仁铣师落发为僧。受具足戒后,离开蜀地,浮沉于荆渚之间。


一日,重显禅师与一禅客座论赵州宗旨。禅客说道,法眼禅师曾经在金陵偶然遇到赵州和尚的侍者觉铁嘴,便问:“赵州柏树子因缘(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云:庭前柏树子)记得否?”觉铁嘴道:“先师没有说过这话,不要说先师的坏话(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法眼禅师一听,便拊掌叹道:“真不愧是从师子窟中来的(真狮子窟中来)!”


禅客讲完此公案,便问重显禅师,觉铁嘴说赵州没有说过柏树子的话,而法眼禅师却肯定了他,法眼禅师的意旨究竟是什么?重显禅师道:宗门抑扬,哪有规辙?

当时以苦行著称的韩大伯亦在旁边,当他听到重显禅师的答话后,便偷偷地笑着走开了。重显禅师送走禅客后,便回头责备韩大伯道:“我偶客语,尔乃敢慢笑,笑何事?”韩大伯道:“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


重显说:“这怎么讲?”韩大伯以偈答曰:


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


重显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惊诧,于是便与韩大伯结为道友。

为了求道,重显禅师在行脚期间,可谓历尽艰辛。他曾有一偈,描述了这段生活:“二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奈何因缘未到,无所契入,重显禅师最终来到智门光祚禅师座下请益。


一日,重显禅师入室参智门和尚,申问道:“不起一念,云何有过?”智门和尚没有接话,却招呼他到跟前来。重显禅师刚一走近,智门和尚突然抽出拂子,照他的嘴就打。重显禅师正想开口申辩,智门和尚接着又打。这一下,重显禅师终于豁然大悟。


重显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智门和尚身边,执侍五载。在此期间,重显禅师精恭请益,勤事磨练,尽得云门(禅门五宗之一)之旨,为他后来成为云门宗第四代祖师、大阐云门宗风奠定了基础。

重显禅师离开智门和尚后,顺江东下,云游参礼,先是到庐山林禅师的寺院居住一段时间,后到池州(今安徽池州)景德寺担任首座。在池州期间,重显禅师曾为众僧讲解僧肇大师的《般若无知论》。


时任池州知州的曾会是重显禅师的幼年旧友,他引用儒家《中庸》、《大学》,并引证《楞严经》中与禅宗相似的语句,询问重显禅师。重显禅师对他说:禅宗与教乘(教乘指佛教中禅宗以外诸宗)尚且不一致,何况儒家的《中庸》、《大学》?曾会还是希望禅师能给以启示。重显禅师弹指一下说:“但恁么荐取!”曾会于言下立即省悟。

没过多久,重显禅师又打算南下云游。曾会问他:“你要去哪里?”重显禅师对他说:“我要去的地方多了,钱塘、西兴、天台、雁荡都会去。”曾会十分高兴地对他说:“你要去钱塘啊?杭州灵隐寺乃天下绝胜道场,你若要去,我可以引荐,那里的方丈延珊禅师是我故人。”于是,写了一份举荐信,让重显禅师带着前去灵隐找珊禅师。


两人拜别之后,重显禅师就到了杭州灵隐寺,却并未拿出那封举荐信,而是杂于众僧之中。就这样在灵隐寺默默无闻地待了三年,阖寺上下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直到曾会出使浙西时想起这位好友,特地前来灵隐寻访,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曾学士在净头寮舍中找到重显禅师后,便急忙询问:“我给你写的推荐书呢?”重显从袖中取出来,皱巴巴几乎看不清上面的字了。延珊禅师和曾会都十分不解,问重显禅师:“你怎么不把它早些拿出来呢?”


重显禅师对曾会说:“你的好意我领了,可我并不是你的邮差呀(公意勤,然行脚人非督邮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行脚僧人,云游挂单,到了灵隐寺有这么一个落脚栖身之所,我已经够满足的了(然行脚人于世无求,敢希荐达哉)。”曾会听后大笑起来,指着他说:“你呀你呀!”延珊禅师更是十分惊讶,如此奇人在寺里服役三年,而他竟然不觉!

重显禅师在灵隐寺担任净头的故事在禅门广为传颂,成为从林中的一段佳话。又因为重显禅师日后开法于雪窦,被世人尊称为“雪窦重显”,他隐迹灵隐的这桩公案也被后人“雪隐”二字来指代;甚至“雪隐”还成为了寺院中圊园——重显禅师在灵隐寺修行处所——的别名。这段因缘传到日本,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日本寺院沿用“雪隐 ”一词来作为寺中厕所的名称。


今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正是重显禅师的圆寂纪念日。祖师圆寂已近千年,今日举出这桩公案,以追忆祖师的懿德高风。而重显禅师与灵隐寺这座千年古刹的因缘,“雪隐”仅是开始……


(未完待续)


杭州灵隐寺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组织僧众诵读《八十华严》,为期三个月。以此诵经功德,回向

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

殁者往生净土,莲品高增。

更祈

世界和平,灾疫消灭。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随喜法会者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或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客堂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华严三圣之毗卢遮那佛
学处|念佛当“深信”:信佛言——释迦无诳语,弥陀无虚愿,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
学处|华严三圣之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学处|念佛当“深信”:信因果——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何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

☀观照观照|学佛的人,深信因果
观照|学佛的人,精勤修学
观照|势不可使尽 福不可受尽 规矩不可行尽 好语不可说尽
观照|福德与智慧:圆满无上之福

开示开示|谛闲法师:念西方佛即念十方佛
开示|太虚大师:佛之大悲,非由谋自我发展所引起之贪爱可比
开示|谛闲法师:若生从糊涂来,死随糊涂去,如何是好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遭苦难?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

物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常识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意义
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种类和重要性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素食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
素食|天气这么热,一起吃素吧
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分享分享|供花四悟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分享|得大坚固力

☀赏析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
赏析|南宋张即之楷书《华严经》残册
赏析|辽代造像的唐宋之美
赏析|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十三世纪彩绘木雕:阿难尊者立像

☀历史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历史|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阅读阅读|丰子恺:送考
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故事

故事|印光大师:晒经得读净土文,发愿念佛往西方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毒蛇供金

故事|“华严疏主”清凉国师的传奇一生


☀视频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视频|稽首观音大慈悲主 一超直入妙庄严路——辛丑灵隐普陀朝山
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