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①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

——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无常无我觉①

——无常无我觉②

——无常无我觉③

——无常无我觉④

——常修少欲觉

——知足守道觉①

——知足守道觉②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在诸佛菩萨所觉悟的八事当中,这是属于第四觉知。第四觉知,主要说明懈怠与精进的利害得失,首句说明懈怠的害处,后四句说明精进的好处。


懈怠坠落

清代续法法师把这四个字分开解释为:懈则根身疲倦,怠则心识放逸,坠则堕下难上,落则退后不前。


懈,就是我们的身体(六根)很疲倦,提不起精神来。怠,是心里面(精神)任意的放逸。坠,就是堕下来,好像东西掉下来,没有办法再上去了。落,就是落伍、退后,不能再向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精神不振,一天到晚没精打彩、懒洋洋的,意志消沉,什么也提不起劲来。懈怠(懒惰)是因,结果就会堕落,这是必然的。

《华严经》云“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这是说,要钻木取火,钻钻停停,一定生不出火来。一个人如果懈怠,就同钻木取火一样,本来要用功的,但提不起精神来,不能精进,那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


《佛遗教经》云“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熄,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这段文字和上面《华严经》讲的虽然不一样,意思却差不多。说一个修行人,本来应该有精进心,但是常常懈怠,不能用功,就好像钻木取火一样,钻了一半,还没有热就停下来,想要得火,也是得不到的。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用钻木取火作为譬喻,说明我们学佛、学做菩萨,不能懈怠,否则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菩萨本行经》云“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讲到懈怠这种不好的习气,可以说是一切行为当中,最使我们受累的,假使懈怠,不能精进的话,无论在家出家,什么事业都不能成功的。居家懈怠,在家里提不起精神,每天好吃懒做,不事生产的话,连吃饭、衣着,自己都没有办法供应自己。既然三餐都不能维持,哪里谈得上添置田产家当呢?出家人初夜、后夜要修习善法,中夜也只是稍作休息,日夜都要精进的。要是懈怠,不想用功,那就不能脱离生死的苦海,在六道轮回当中,永远没有解脱之期。


《释论》也说到“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一般在家人,假使懈怠懒惰,世间一切的利益,是没有办法得到的;一个出家人假如懈怠,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法宝,不想去研究,也不能照着去修持,当然会丧失那些法宝的妙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小朋友”吗
藏识|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巡觅
巡觅|1996年10月摄于灵隐寺药师殿前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学处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如法进修,增长智慧,破除烦恼
学处|为什么要去朝山?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具足无量功德,清净庄严,谓之净土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一心念佛,朝向极乐之邦迈进

☀观照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
观照|改善自己的命运
观照|佛法的立脚点在于人生的多苦观
观照|学佛的人,正信正见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凡夫不可学彼喝酒吃肉
开示|太虚大师:学佛之简明标准
开示|虚云老和尚: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就叫明因识果
开示|慈舟法师:一心念佛心转境,十方世界皆弥陀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④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修少欲觉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②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入世的精神:般若
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上)
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下)
常识|十二处与十八界

☀素食素食|是夏天的味道啊
素食|安心素食好食在
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
素食|天气这么热,一起吃素吧

☀分享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分享|供花四悟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赏析赏析|镰仓时代佛画:华严五十五所画卷断简
赏析|南宋佛画:华严三圣图
赏析|(传)明代唐寅:维摩说法图
赏析|《华严经》与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历史历史|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历史|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阅读阅读|丰子恺:作父亲
阅读|丰子恺:送考
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故事

故事|为什么以关公的生日作为伽蓝菩萨圣诞

故事|佛陀的无能为力——琉离大王灭释种

故事|佛陀的身体也会受伤吗

故事|长者子呻号的“病因”


☀视频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上)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