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

灵隐寺 2024-03-19

“躺平学”成了目前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从学校里还在读书的学生,到初入职场的小白,到饱受社会毒打的打工人,再到上有老、下有小不堪重负的中年……飞速发展、充满压力的现代生活,让每一个饱受众苦的人发出感慨:“不想努力,只想躺平。”朋友圈里流行的这张图,让我们看到大文豪托尔斯泰竟然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心境,真是累了。

就在我们决定要躺平的时候,发现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躺,怎么样才能心如止水,躺得够平。再仔细看一下周围的情况,天天喊着躺平的人不少,真正躺平的没见过几个。


没钱的受着贫困,无法躺平不说,有钱的忙着赚更多的钱,做更大的事业,也无法躺平,健康的人躺一个小时还行,再躺下去就腰酸背痛躺不住了,生病的人躺是躺着了,但是苦啊……


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譬喻,再看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生死流转,八苦交煎,娑婆世界,怎么可能躺得平呢?

一代文豪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常一起参禅论道。


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书童带了回去。


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


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常常被大家看作是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人生境界超脱,可以算是能够躺平的代表了。


可即便是这样,一屁打来,也难免妄念即生。更何况是我等没有修行的凡夫呢,遇到“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来吹,能保证依旧平躺,不为所动吗?


那要怎么样才能躺平,八风吹来,也能端坐紫金莲呢?这就需要平日里的修行的功夫了。永嘉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古人运水搬柴,不离三昧,并不止于蒲团打坐。



但是我们凡夫俗子,贪嗔痴心未除,烦恼炽然,又没有持戒功德为基础,学习坐禅,不是妄想纷飞,便是混混沌沌,在半昏迷的状态中,不知不觉,进入梦乡;或休息一会,驱除身心疲劳,稍觉身心轻安,便以为是定境现前,心生喜悦。如此下去,不是被睡魔征服,便被阴魔困扰,非常危险。


《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因缘呢?就是为了让众生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因为众生的根性不一样,诸佛才有不同的教法。虽然八万四千法门各个不同,但是大家依教修持,究竟归元,都是证得即心自性。


但是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能够不离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最利于末法时代众生超出五浊恶世的,当属念佛法门。所谓“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说的就是这念佛法门的殊胜。

看过《佛说阿弥陀经》的人都知道,一开始佛陀就为听法大众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这样好的地方,才是我们当去的地方,和极乐世界相比,娑婆世界又有什么好躺的呢?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可以伏灭心识中的烦恼,改变习性上的缺点。因念佛而获得的法喜之乐,不是任何金钱所能买得到的。如果能身体礼佛,口中念佛,心中忆佛,精进不懈,信、愿、行三者具备,不仅可以收摄身心、三业清净,最终必定往生极乐国土。


人生苦恼,想要躺平的时候,我们需要佛教真理的启示,佛教慈悲的安慰,以及佛教无我大悲精神的救济。真真正正发心学佛,而又想成佛的佛弟子们,诚应该共同努力,群起学习佛的思想,弘扬佛之正法,发挥佛无我大悲的精神,以自利兼他,广度众生,续佛慧命!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藏识|儿童节到了,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小朋友”吗

☀巡觅
巡觅|下一次来灵隐寺的法缘,在哪一年
巡觅|在岁月的年轮里,散发记忆的香
巡觅|重檐叠幢,仿佛身在净土
巡觅|朝礼灵隐寺的四个年头:温柔、从容、简单、坚定

☀学处学处|好善无倦,便足够吗——读省庵大师《与茅静远居士书》
学处|华严海会 宝藏灵文——《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学处|《华严经》是佛在哪里演说的——七处九会,演大华严
学处|今日药王菩萨圣诞,身病、心病这位菩萨都能治

☀观照观照|惜福: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观照|不离贪嗔痴,如何得解脱
观照|断根本烦恼,得解脱自在观照|考前睡不着,文殊妙智来帮助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
开示|印光大师:儿童教育读本开示|慈舟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究竟有何含义
开示|弘一法师:《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一偈一偈|《普门品》——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一偈|《普门品》——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一偈|《普门品》——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什么要尊称“上下”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常识|入世的精神:布施常识|你知道佛教所说的“五眼”是哪五种吗

☀素食素食|一日一素
素食|小满之日苦菜秀
素食|今日一份罗汉菜
素食|高考日,平常吃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唐代佛教造像:石佛、菩萨、力士、华严图像
赏析|华严经变相图片段——如来狮子图赏析|犍陀罗艺术
赏析|元代佛画:华严法会图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历史|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
历史|唐宋时期的译场中都有哪些人
历史|字字珠玑的佛经在翻译时都有哪些规则

☀阅读阅读|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各地佛诞习俗了解一下
阅读|丰子恺:山中避雨阅读|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阅读|丰子恺:渐

☀故事故事|龙宫海藏散天香 觉者诵琅函——《华严经》是如何流通人间的
故事|觉贤三藏翻译《华严》 龙族化身童子供养
故事|迦旃延尊者“买贫”
故事|猿猴的供养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
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