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华严海会 宝藏灵文——《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灵隐寺 2024-03-19


灵隐寺于每年结夏安居期间,举办华严法会,以九旬安居之期,讽诵《华严》大经,普利人天。许多学佛的居士都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那么这部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大经究竟殊胜在何处呢?

1.

缘起殊胜——

释尊随自意语,直畅本怀


释迦牟尼佛出世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度众生成佛。所以《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因此,人、天乘和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应机而说的方便之谈,也就是所谓“随他意语”。


而《华严经》则不同,是真正成佛的教法,乃是“一乘圆顿”的大教,是“随自意语”。什么叫做“随自意语”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最初成佛的时候,将自己多生多劫所修的法门、所证的理性以及不可思议的境界,假借诸大菩萨之口,和盘托出,直畅本怀。


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其义即在于此。释尊舍王位而出家,成道之后托钵乞食,看似清苦,实则享受的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的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

2.

教主殊胜——

如来显现报身,藏尘相好


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说《华严经》,不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身说,而是现报身佛——圆满卢舍那佛身(《八十华严》译本中称“毗卢遮那佛”,仅是翻译之异)。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婆婆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他的化境教区。说到佛陀法相庄严,往往会提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而《华严经》却是融十身十佛,而以报身卢舍那佛为代表而说的,报身佛是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一化境。至于相好,更是不可思议:古德形容报身佛有“藏尘相好”,也就是将华藏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相好,报身佛有如此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


《华严经·如来十身相海品》中,普贤菩萨说,如来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称为“相海”。在这一品的末尾,普贤菩萨作结语说:“佛子!毘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

3.

听众殊胜——

法身大士与会,凡愚无知


既然《华严经》的内容如此殊胜,那么听众的情形如何呢?华严会上,在会的听众都是些圆顿大根的众生,也就是十住以上、已分证法身真理的菩萨。


至于凡愚二字,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也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修行之人,又被称为小乘。小乘人虽然已能断除人我执,但法我执依然存在。《华严经》是一乘圆顿的大教,仍然为法我执所愚蔽的二乘,即便身在华严法会的现场,但因为机缘不契,仅见到释尊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却无法得睹华严法会的庄严盛况,所以有这么两句话来形容二乘人在华严会上的状态: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


如《华严经》云:“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


然而,释尊慈悲无限,对于凡夫和二乘并未舍弃,为了应我们陋劣的根机,特地隐起尊特的报身,而显现应化之身,苦口婆心地谆谆化导,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便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脱珍着敝”。

4.

经义殊胜——

圆满修多罗教,法无不收


释尊说《华严经》的处所,天上、人间,共有七处。在这七个地方,集会了九次,方才说完,所以有“七处九会,演大华严”的说法。那这“七处九会”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华严经》除了介绍释尊及十方诸佛亲证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还讲述了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五十一个阶位的修行方法。


具体来说,《十住品》前,如《净行品》、《贤首品》等,说的是十信;十住有《十住品》,十行有《十行品》,十回向有《十回向品》,十地有《十地品》;十地以后,直到《离世间品》,讲的都属等觉境界。自初发心至成佛,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信、解、行、证,菩提道上应走的路线,《华严经》讲得最清楚,丝毫没遗漏,乃修因证果最圆满的表达,初发心直至成佛,都能契合、适应,谓之“圆满修多罗教”。


昔有皇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皇帝很奇怪地说:《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华严经》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国师回答:《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将佛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所以最大。

5.

传译殊胜——

龙宫取出传世,前后三译


佛灭度后,经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结集而后,收藏在龙宫。佛灭度后,七、八百年顷,有龙树菩萨出世,读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很想另立教门,而自为教主。经前辈的指示,叫他往龙宫深造,因为龙宫里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宝典。龙树菩萨接收了指示,身入龙宫,读熟了十万偈的下本《华严经》,于是人世间始有这一部经。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沙门,叫支法领,亲往印度求得三万六千偈。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处八会。大周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华严》的处会不全,因而遣人访求。使者在于阗国得到四万五千偈的《华严》梵本,又请得高僧实叉难陀一同来到中国,在东都大遍空寺,译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处九会。《华严经》的组织,才算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贞元年间,南印度乌茶国王,因德宗的生辰,手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梵本,以充贡品。德宗诏请印度三藏般若法师,译成四十卷。对晋经、唐经而言,是为新经,然而这只是前二经最后一品的入法界品。前后三译,流传已历千年,化导众生无数,历朝历代因学习、读诵《华严经》而获利益者,不胜枚举。

《华严经》是成佛的圆顿大教,以上所列举出的五种殊胜(缘起殊胜、教主殊胜、听众殊胜、经义殊胜、传译殊胜),仅仅是将《华严经》相对比较明显的特点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华严经》在一切佛经中的尊胜地位。


何况《华严经》彰显一真法界,而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包罗万象,融贯诸宗,作为是如来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经中之王”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杭州灵隐寺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组织僧众诵读《八十华严》,为期三个月。以此诵经功德,回向

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

殁者往生净土,莲品高增。

更祈

世界和平,灾疫消灭。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随喜法会者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或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客堂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巡觅
巡觅|隐于西湖,置身云林
巡觅|再游灵隐寺,我言即我心
巡觅|下一次来灵隐寺的法缘,在哪一年
巡觅|在岁月的年轮里,散发记忆的香

☀学处学处|用报所生恩 示我孝恋情——母亲节学习佛陀如何报母恩
学处|古佛再来的文殊菩萨是如何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
学处|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聚——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学处|好善无倦,便足够吗——读省庵大师《与茅静远居士书》

☀观照观照|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观照|觉得苦瓜苦,是不懂人生的苦
观照|惜福: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观照|不离贪嗔痴,如何得解脱

开示开示|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始
开示|圆瑛法师:佛教与人生
开示|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诞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

一偈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一偈|《普门品》——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一偈|《普门品》——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为什么要“随喜赞叹”
常识|什么是十善
常识|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什么要尊称“上下”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素食素食|内心清净的时候,吃什么都是美食
素食|兴味萧然似野僧
素食|一日一素
素食|小满之日苦菜秀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书画大家僧侣多
赏析|中峰明本禅师题赞的《文殊菩萨像》
赏析|白隐禅师画作:临济禅师顶相图
赏析|唐代佛教造像:石佛、菩萨、力士、华严图像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历史|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佛教译经制度考(一)

☀阅读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阅读|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
阅读|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各地佛诞习俗了解一下
阅读|丰子恺:山中避雨

☀故事故事|居士持戒精严 恶鬼代取莲花
故事|寒山与拾得
故事|地藏菩萨亲授《华严经》偈 得免地狱苦果故事|龙宫海藏散天香 觉者诵琅函——《华严经》是如何流通人间的?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
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