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书画大家僧侣多

介子平 灵隐寺 2024-03-19

杭州佛学院艺术院


书画史上,书僧画僧可谓多矣,著名者更是耳熟能详。如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的智永,高古超迈、显赫一代的怀素,高情峭拔、磅礴挥毫的贯休,烟岚气象、高旷之景的巨然,画学正脉、师法自然的渐江,自出机抒、造妙入神的髡残,点染数笔、脱尽窠臼的八大,搜尽奇峰、笔意纵恣的石涛,落笔冷隽、蹊径别开的虚谷,劲气内敛、和悦蕴藉的弘一,无一不是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人物。


智永-真草千字文


艺术的本旨是求真,书画亦然。真率、真切,源自真实、真情,真挚、真诚不离真心、真如。然而,佛家以为,由于业障攀缘,无明覆心,往往使人染污重重,失却本真,若要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必得寂寞忘机,傲物高心。出家为僧,遁入空门恰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捷径。但落发剃度、身披袈裟后,艺僧也绝非信手拈来,一蹴即就那么简单。智永学书,杜门谢客,登楼三十年不曾下,临摹名迹,写得八百本《千字文》,用废之笔足足置满五大箩,后人将其埋葬,号之退笔冢。怀素也曾将弃笔堆成笔冢,因家贫买不起纸张,尝种植芭蕉万余株,剪其叶以供挥洒。云室挂僧衣,青灯映窗纱,如此宵衣旰食、笃行不倦后,方得“大彻大悟、醍醐灌顶”之功。“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禅师的这首偈语,描述的宛如书僧画僧的此般生活。陈垣先生当年曾分析过和尚书风:僧人袈裟,长袍大襟,宽袖博带,书写时右手提笔管,左手拢右袖,所以写出的字绝无扶墙摸壁的死点画,而多具疏散风格。和尚无须科考,不必练规矩小楷,不必就馆阁习气,若写出自成格局的字,必然具有出人意表的意境。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


怀素-食鱼帖


文人书画空灵娴静、隽雅鲜和的气质与禅家精神解脱、不求功利的主张不谋而和,相得益彰。如文人画鼻始王维,崇佛礼禅,字摩诘,书画大家苏轼与浮屠过从甚密,号东坡居士。他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禅入画,画中有禅。深山古刹、闲云野鹤、曲径通幽、晨钟暮鼓等等佛家的外化形式,恰是文人书画的中心表现,或凝炼隐晦、冷寂清静,或疏狂不羁、淋漓辛辣,其本质都是意出尘外、追逐和谐的。于是乎,对烦琐家务、世情俗礼的摆脱,对束缚阻力、诱饵圈套的抽身,便仅仅成了一种形式。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有情是情,无情也是情,抽身未必真摆脱,摆脱何须再抽身。


巨然《层岩丛树图》


“拾得云几片,常在杖头担”、“苍苍千点雪,冷冷一声钟”,喧嚣覆盖着天籁徴音,惟有静气侧耳后方可聆取之。悠闲则是一个漫长的体悟过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微妙,便是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的理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七绝原本是一题画诗,评的是宋初僧侣画家惠崇一幅诗意盎然的画作。燕文贵、江参同是巨然的学生,三人同画《长江图》,燕画虽有千里江山、收之盈尺之誉,却失之细碎,江画虽有云山变幻、烟水空濛之韵,却失之刻板,巨然则行笔如龙,若于尺幅中雷轰电激,其势从半空掷笔而下,无迹可寻,但觉神气森然洞目,不知其所以然也。究其原因,巨然不为师法所囿也。巨然显然已抵达了喧嚣之外、悠闲之内的自由王国。


法常-观音猿鹤图


南宋僧人画家法常,号牧溪。工山水树石、佛像罗汉、龙虎猿鹤、芦雁诸禽,多以蔗渣草结为笔,亦作泼墨,皆能随笔写成而不费妆缀,墨法蕴藉而形简神完,其继承了石恪、梁楷的简笔画法且有所发展,对后世之沈周、徐渭、八大、扬州八怪均有影响。虽在生时受冷遇,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著名的《潇湘八景图》,笔墨萧散虚和,酣畅多变,幽淡中见苦楚,含蓄间有凄婉,其中包蕴着的禅机,发人回味无穷。


八大山人册页

石涛-罗汉图

髡残-山水册

渐江-山水画


书画僧以南宋末年与清朝初年最为集中。明清易祚,风云际会,反清复明事业遭受挫折,壮志未酬、大失所望的知识分子纷纷以出家的极端,势不两立地表明了与新政权的不合作态度,于是便将一腔悲愤、遗世孤独之怨化诸笔墨,并造就出了勃勃的艺术生命。虽处空门,却不受制于此,其性格多怪谲乖戾,行为多恣肆放浪,于是便引出了其独特怪异的画风,耐人寻味的画意,其意义就在于革故鼎新,另起炉灶,佛门给予他们的只是形式而已,身体和行为上的拘束反使之获取了心灵和创作上的自由。


担当-山水图


范曾在其《毋忘众芳之所在》一文中言:“真正参透了佛法,那还需要什么艺术家?”文章还举了弘一大师的例子,说他出家之后便不再作画、演剧了。担当也说:“画本无禅,惟画通禅。”信否?


虚谷-花鸟册

弘一法师书法



线上随喜

遮那妙体,遍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维此法会,不异寂场,极依正以常融,在圣凡而靡间……谨遵教典,大启法筵,仰祝国基巩固,治道遐昌;日增辉,法轮常转;十方施主,增益福田;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杭州灵隐寺定于辛丑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2021年5月26日至8月22日)举行华严法会,每日诵读《华严经》。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华严法会!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巡觅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巡觅|童声唤我心
巡觅|隐于西湖,置身云林
巡觅|再游灵隐寺,我言即我心

☀学处学处|佛教的劳动观——从扫地的佛陀说起
学处|佛系青年有担当
学处|“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
学处|用报所生恩 示我孝恋情——母亲节学习佛陀如何报母恩

☀观照观照|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观照|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观照|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观照|觉得苦瓜苦,是不懂人生的苦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凡当参学,要有一双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开示|弘一大师:恭敬三宝,常人所应注意的数条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有方法
开示|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始

一偈一偈|《普门品》——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一偈|《普门品》——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一偈|《普门品》——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物语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常识常识|忍辱与忍气吞声有什么区别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准提咒》
常识|什么是五戒
常识|为什么要“随喜赞叹”

☀素食素食|谷雨,我想要这样吃
素食|人间四月食素天
素食|内心清净的时候,吃什么都是美食
素食|兴味萧然似野僧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龟兹佛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现的贡献
赏析|清代丁观鹏《法界源流图》
赏析|崔子忠(款)《十八应真图》
赏析|温州白象塔出土北宋佛教造像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历史|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阅读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阅读|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你了解“三月三上巳节”这个古老而诗意的节日吗
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阅读|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

☀故事故事|中国的“韦提希夫人”——独孤皇后
故事|神通能敌生死吗故事|佛陀这样回答“出家人为何乞食为生而不耕种”的质疑故事|居士持戒精严 恶鬼代取莲花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 护佑您 2021年吉祥安康
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