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林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灵隐寺 2024-03-19


云林物语往期回顾

红 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银 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

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枸 骨——万木萧萧独自翠 坦坦君子气骨成

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马缨丹——自兴自谢 犹枯犹荣

桂 花——天香月中落  秋色为伊忙

彼岸花——解义离生灭 即云到彼岸


云林素儿换新装

浅染寺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

只将孤艳付幽香



大寒过后,天气仍然寒冷。四九时节正是腊梅盛开的时候,杭州灵隐寺内的腊梅开得争奇斗艳,暗香扑鼻。腊梅是新年开放最早的花卉,故有“云林第一枝” 之称。



开年气新,摇芸动尘。

腊梅泛金,先识春讯。



▲清晨 灵隐大雄宝殿西侧的腊梅


▲傍晚 灵隐大雄宝殿东侧的腊梅


着寒风以寄傲,领群芳而守真。

寒冷的冬季,许多花卉都进入了“冬眠”。在百花凋零的季节,只有腊梅不畏严寒,独自绽放。

走进杭州灵隐寺, 随着一股芳香寻去,发现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各有一排腊梅在傲然绽放。小巧玲珑的小花,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殿宇巍峨、古刹庄严,黄墙黛瓦,配以朵朵金黄的腊梅花,构成一幅幅精美画卷。

“天然厌学浓妆。几点瘦影横窗。著意不须颜色,寻它一段幽香。”清代诗人徐元瑞的《腊梅》,道出了多少人对腊梅的喜爱。


大悲楼前梅开,以贺奇缘之喜;

道济堂内拨弦,堪悟妙乐之禅。

灵隐寺有两株腊梅,藏身于大雄宝殿东侧的大悲楼前(即道济禅师传奇故事中的大悲楼)。走进院内,首先闻到暗香袭来。抬头只见朵朵小黄花绽放在枝丫上,在暖阳的映射下,光分影烁,成为一片亮眼的金色。


点缀联灯之室,摇落云林之园;

横雕栏而蜲娜,衬点妆而嫣然。


▲晶莹含香 风骨挺特


▲仰虚空而上秀 畅神韵堪绝伦


大悲楼前的素心腊梅

灵隐寺的腊梅分两种。一种是素心梅,位于大悲楼前。花呈黄色的,花瓣成椭圆形,向后翻卷,花芯洁白,花香浓郁。


大雄宝殿前的檀香梅

另一种是糖芯腊梅,位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花型如钟,花色深黄,花芯呈紫糖色,也有人它叫做檀香梅。


▲承精庐之气象 傲三界之霜氛


腊梅花瓣晶莹剔透,就像蜡做成的,开在寒冬腊月,不骄不躁,不疾不徐,清高孤傲,冷香凛冽。盛开的腊梅给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禅韵,引得不少游客专程前来赏花探幽。




腊梅的药用价值

腊梅美丽娇艳,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腊梅以花蕾、根、根皮入药。

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

花蕾:辛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根皮:辛温。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腊梅粥】

取腊梅花7-9朵,掰下花瓣,清水洗净。将100克粳米洗净入锅煮至粥熟,加入腊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开胃,醒脑明目。



描写腊梅的古诗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腊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腊梅不是雪呢?因为腊梅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腊梅,朵朵腊梅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一树腊梅花凌寒早开,枝条黄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腊梅花语

腊梅的花朵不大却饱满旺盛,花瓣润泽透明,精神蓬勃不娇艳,给冬日增加一抹生动活泼的亮色。腊梅花朵香气袭人,人们远走过来,还不曾见到树和花,就能闻到一阵清雅的香味。

腊梅开花时间在寒冷的冬季,所以腊梅的花语是坚毅、刚强、坚贞、高洁。腊梅一直以来都是高傲、顽强不屈的象征,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现代,它都代表着非常高尚的气节。很多人会用它来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上堂开示颂

唐 黄檗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临济宗黄檗希运禅师用腊梅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禅师的劝诫十分耐人寻味,为人做事应有腊梅这般品性。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藏识|杭州灵隐寺庚子年的第一碗腊八粥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既然苦行非道 释迦牟尼佛为何还要苦行六年
学处|释尊降魔而成道,究竟什么是“魔”呢
学处|恭迎释尊成道之日 莫忘如来出世本怀
学处|演大教 说华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第一讲

☀观照观照|知福,2020我所遇到的幸福
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观照|培福,2021我发愿种福田
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开示

开示|来果禅师起七开示:告生死假
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开示|印光法师腊八开示: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十二天法相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常识|从八相成道看佛陀一生
常识|寺院出食时,为何要用小刀和小手取饭粒

☀素食素食|听说,素食有助于禅修
素食|小寒一餐抗抗寒
素食|冬养三九 食素三宝
素食|私人订制一碗粥

☀分享分享|三个忘记
分享|惜食 · 惜福
分享|共同的志愿
分享|腊八福到 欢喜粥到

☀赏析赏析|明末画僧陈贤《十六罗汉图册》
赏析|吴越国佛教艺术之美
赏析|犍陀罗石雕:悉达多太子苦行头像
赏析|宋代佛画艺术
☀历史历史|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历史|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历史|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历史|灵隐腊八习俗的传承

☀阅读阅读|《格言联璧》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阅读|《格言联璧》㉒——断恶修善 广积阴德
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故事故事|阿弥陀经法行感应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上):伽耶山中的修行者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中):降伏魔军与魔女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下):明星出时 成等正觉

撰稿|妙莲摄影|一叶、妙莲美编|慧容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