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上):伽耶山中的修行者

灵隐寺 2024-03-19



三千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为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经过种种努力,终于舍弃王宫优厚的生活,放弃王子尊贵的地位,出家修道。出家后的太子各方寻师访道,光阴荏苒,不觉度过五、六年的岁月。


各方寻师访道的结果,虽未能如愿,但太子并未感到失望。他变得更加坚强,深感自己的使命重大,所以才不容易达到目的。于是,他进入摩揭陀国伽耶山的附近,在优留毗罗西那尼村的苦行林中去修行。


这里面临清流不息的尼连禅河,两岸是美丽的白沙,在河的北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是一个闲寂的天地,也是一个修行最好的地方。太子就决定以这里做为自己的道场,不成就自己的大愿,决定不离此他去。


在以前净饭大王派王师追赶太子的时候,留下憍陈如等五人随侍太子,但太子当初跋涉在途中,各处参访,早就和那五人分开,现在,太子进入尼连禅河边的森林修行,憍陈如等听到这个消息,都从各方赶来,和太子共同修习苦行,并供太子随时差遣。


2-3世纪 巴基斯坦犍陀罗 苦行佛陀像


太子用种种的方法,想要渡越生死的大海,专心修持,正心诚意,废寝忘食,修戒参禅,忍耐凡人所不能忍耐的严酷的苦行。


太子所修的苦行,真不是普通的苦行,修行到后来,目陷鼻高,颧骨显露,身形消瘦,面目全非。说他只剩下骨头和皮也不算过分。有一个时候,太子每日只吃一点大象和猿猴供养的果品或一点豆类,或喝一些豆汁,甚至后来还到了日食一麻一麦的程度。吃得少,而能生存,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虽然太子修习种种的苦行,但想要断烦恼妄想,超越生死的大海终不能够。


太子又再修学停止呼吸的苦行,冥口塞鼻,其结果只使他耳内发出轰轰的巨声,眼前只觉有无数的星花缭乱,额上像有锐利的宝剑在刺戳,头上像被皮鞭在抽打。


3-4世纪 犍陀罗 苦行释迦坐像


除此以外,太子还修了种种无理的苦行,想以苦行来征服肉体,咬紧牙关,日复一日,天天如是。虽然太子有的是青年的热情、勇猛的精神,除得了一点小小的效果外,并未能达到他所希望的根本的觉悟。


烦恼、妄想,不能断灭;情欲、生死,不能解脱。在苦行时,好像克服烦恼,进入解脱境界到达成功的境地,可是,停止下来又不能如愿。


侍候太子的憍陈如等五人,看到太子如此热心求道,知道他有着金刚似的信念,所以都崇拜佩服得五体投地,把太子当帝释天一般尽心的侍奉,谦让卑下,随侍身侧,一刻不肯离去。


在太子修学苦行的时候,净饭大王是时时挂念,及至听到太子只剩下皮骨相连的消息,不觉泪如雨下。他立刻命令车匿拿了很多珍馐美味的食品前去送给太子;耶输陀罗妃、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也嘱咐车匿,无论如何请太子为了使父王安心,使一切爱他的人释念,请他要吃完这些食品。但这些都被意志坚定的太子所拒绝了。


十四世纪 元末明初 释迦牟尼苦行立像


太子在伽阇山中静坐思索着,缓缓地,然而坚定不移地一天一天地走向清净光明的解脱之门。清软的凉风吹拂着太子的脸庞,柔柔的,十分舒服,悉达多仿佛见到一层层氤氲缭绕的烟雾在眼前浮起。他终于体悟到使自己的肉体受苦其实正是在执著于肉体。


解脱的大事,不是用肉体受苦才能得到,而是要忘了肉体才能获得;不能忘怀肉体,心就无法清净;心不清净,则一切污秽不能消除;污秽不能消除,哪能走上解脱的大道?


太子想起居住在王宫时,自己在阎浮树下静思,可以离开欲望,而到寂静的境地。而六年苦行每天一麻一饭到七日一麻一饭,形销骨力犹如枯木,仍不能解脱。


太子沉思着:“修行的方法如果专门重视形式,而无关心理的清净,这样的修行绝不会有很大的效果。我应该决定,为了使心地清净,最好要努力超越一切,老是像现在这样的苦行、断食,绝不能达到我所要求的根本希望。”


太子这样一想,以为有魔来诱惑他,又感到非常不安。但随即又做如下的思维:“我现在把肉体受苦看作是善,让肉体安乐认为是恶,这已经是我思想上的习气。为了求真实的觉道,执着苦行、断食,这和跋伽仙人以及苦行林中那些苦行者,有什么两样呢?”


 明代铜制 释迦牟尼佛苦行坐像


太子走进奔流不息的尼连禅河里,用清甜纯美的河水滋润自己干枯的双唇,用洁净甘凉的流水洗去身上六年来的积垢。太子的形体瘦弱,他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几步,又瘫倒在岸上。


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之旁,好像毫无气力,她立时生起同情心,赶紧跑到自己家里取来一碗乳糜,双手捧着供奉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糜,在准备进食时,他发了如下誓愿:“所布施的食物,是要让喝到它的人补充气力,同时也应当使布施者将来能得到很好的赡顾,并常保持欢喜的心情,同时使她安全快乐,没灾没病,健康长寿,聪明智慧,无所不能。因此,我现在愿意接受这样的食物。”


发完誓愿悉达多太子又开口说道:“我为了使众生的根机得到成熟,因此我接受这样的饮食。”乳糜的美味实在无法形容。饮后,太子五体通畅,身体各部的机构,都渐渐恢复了气力。


憍陈如等五人见到太子接受牧女的供养,大为惊奇,他们以为太子的意志动摇了,忍受不了苦行而放弃了追求解脱的努力,而退回到原来享受五欲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对太子的行为都隐隐起了一种责怪甚至鄙薄之意,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不再答理太子。


十七世纪 清康熙  苦行释迦佛坐像


太子独自离开森林,渡过尼连禅河,走到伽耶山的一座小山旁,见到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有一个金刚座,有很多过去求道者修定的痕迹。


据说,天帝释提桓因当时变化成凡人,取名吉祥,手拿干净柔软的草从悉达多身边经过。


悉达多得知此人名叫吉祥,并愿供养他打坐用的柔软干净的吉祥草,心下大为欢喜:“我要破除不吉祥的事物,以成就吉祥的境界。”


悉达多接过吉祥递过来的草,将它铺在地上,结跏趺坐,其姿势正像过去各佛所坐的样子。接着,太子摒除杂念,意志端正,庄严发下誓愿:“我若不能了脱生死,到达正觉涅槃的希望,誓不起此座!”


太子说完这话之后,大地震动,盲龙开目;五百青雀飞腾虚空,环绕太子;杂色瑞云以及香风,簇拥左右。天龙鬼神都为之异常欢喜,清凉好风从四方吹来,禽兽都静静地停止了动作,树枝也不再摇动发出声音,游云飞尘,都变得非常澄净,种种瑞相,不一而足。整个大地为一种祥和的氛围笼罩着,预示着伟大的圣哲即将要在这里诞生。


悉达多就这样身心愉快安祥地进入禅定的境界中。


巴基斯坦 释迦牟尼佛本生传浮雕壁画割草神奉献禾草图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藏识|杭州灵隐寺庚子年的第一碗腊八粥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持斋修道,能致福也——佛弟子如何过冬至
学处|佛弟子的圣诞节——2021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学处|弥陀圣诞日 同学赞佛偈
学处|吃饭时的修行之法——智者大师《观心食法》导读

☀观照观照|知福,2020我所遇到的幸福
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观照|培福,2021我发愿种福田
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开示|来果禅师起七开示:告生死假
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地藏经》
常识|十二天法相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常识|从八相成道看佛陀一生

☀素食素食|冬至冬食
素食|听说,素食有助于禅修
素食|小寒一餐抗抗寒
素食|冬养三九 食素三宝

☀分享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分享|共同的志愿

☀赏析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2017级毕业展
赏析|明末画僧陈贤《十六罗汉图册》
赏析|吴越国佛教艺术之美
赏析|犍陀罗石雕:悉达多太子苦行头像

☀历史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历史|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历史|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历史|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编辑|妙声责编|妙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