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示|印光法师腊八开示: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灵隐寺 2024-03-19


今日是释迦佛成道之日,亦是我等成道之日。何以故?释迦佛今日成道后,即为众生说种种成佛之法。我等但能依法修因,即可成就佛果,与我释迦佛无异。《梵网经》中,佛已与我等授记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大众能知自己是当成之佛,即能奋勉,不复暴弃,扫除一切业障,积集一切功德,当来成道,今已决定,故曰亦是我等成道也。


……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应该昨天啜。何以故?因佛成道以前,啜乳麋故。



原夫释迦佛未成道前,为悉达太子,十九岁出家,五年修习世间禅,知非究竟。乃入雪山,思惟佛道。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以致形容枯槁,消瘦不堪。出山以来,浴于尼连禅河,攀树而起,身力不支。时诸天人,知悉达太子将往菩提道场成道,佛须相好庄严。乃化作牧牛女,献佛九转乳麋。


何谓九转乳麋?盖先从千牛乳,以饮五百牛;次五百牛乳,以饮二百五十牛;次二百五十牛乳,以饮一百二十牛;次一百二十牛乳,以饮六十牛;次六十牛乳,以饮三十牛;次三十牛乳,以饮十五牛;次十五牛乳,以饮八牛;最后乃以八牛乳,和以香稻煮成粥麋。



太子啜此乳麋,形体复原,相好圆满,乃赴菩提树下,端坐思惟,断尽烦恼。于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时,佛睹明星,豁然大悟,心镜开朗,得正等觉,即今日佛成道之事也。


腊八粥,即仿乳麋。佛啜乳麋,而后成道。我等即以啜腊八粥,为庆佛之成道,其因缘如此。故西域以乳麋为上供。佛在世,多以乳供佛者。


及佛灭后,有一居士以纯乳煮粥,供养一大德。大德啜之而叹。居士问故。答曰:居士之粥,虽为美味,然不如佛世饮水。以我福薄,众生报劣,是以叹耳。佛福德厚,水胜乳味;众生福薄,乳不及水。



末世众生福更薄,切勿作越分想,念佛法门,大家要修持。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从。在世为贤人,出世为佛弟子。以此教人,尤须以身作则,方可令人生信。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也。无论在家出家,皆应如是,切不要谈玄说妙。即能谈说,亦须脚踏实地。但能谈说,不能受用,如画饼不可充饥。修佛法如食,要他不饥才好。明楚石禅师净土诗有云:西方有路少人登,一句弥陀最上乘。把手牵他行不得,但当自肯乃相应。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白话翻译


今天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也是我们的成道之日。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今日成道后,就为众生宣说种种成佛之法。我们只要能够依法修因,就能成就佛果,与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没有什么不同。《梵网经》中,佛已经给我们授记说:“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大众能够知道自己是当成之佛,就能奋发勉励,不再自暴自弃,扫除一切业障,积集一切功德,当来成道,今已决定。所以说,也是我们的成道日。


……


今日诸位喝腊八粥,是什么因缘呢?必须知道就是庆祝佛成道的意思。但是应该昨天喝。为什么呢?因为佛成道以前,喝乳麋的缘故。



释迦牟尼佛未成道之前,是悉达多太子,十九岁出家,五年中修习世间禅定,知道这些不究竟。于是进入雪山,思惟佛道。六年苦行,每天吃一麻一麦。以致形容枯槁,消瘦不堪。从雪山出来,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攀树而起,体力不支。当时诸多天人,知道悉达多太子将前往菩提道场成道,成佛必须相好庄严,于是天人化作牧牛女,献给佛九转乳麋。


什么叫九转乳麋?就是先从一千头牛取牛乳,给五百头牛喝;其次取五百头牛的牛乳,给二百五十头牛喝;其次取二百五十头牛的牛乳,给一百二十头牛喝;其次取一百二十头牛的牛乳,给六十头牛喝;其次取六十头牛的牛乳,给三十头牛喝;其次取三十头牛的牛乳,给十五头牛喝;其次取十五头牛的牛乳,给八头牛喝;最后才用八头牛的牛乳,和上香稻煮成粥麋。



太子喝完这乳麋,形体复原,相好圆满。于是到菩提树下,端坐思惟,断尽烦恼。在十二月初八日明星出现时,佛睹明星,豁然大悟。心镜开朗,得正等正觉,这就是今天佛成道的事。


腊八粥,就是仿照乳麋。佛喝乳麋,而后成道。我们就用喝腊八粥,来庆祝佛成道,它的因缘是这样的。所以西域把乳麋作为上等的供养。佛在世时,有很多人用牛乳供养佛。


到了佛灭度后,有一位居士用纯牛乳煮粥,供养一位大德。大德喝后而生感叹。居士问是什么缘故,大德回答说:“居士的粥,虽然是美味。然而不如佛在世时所饮的水味。因为我的福德浅薄,众生的果报低劣,所以感叹罢了。”佛陀的福德深厚,水味胜过乳味。众生福薄,乳味不如水味。



末世众生的福分更薄,千万不要有僭越本分的想法。念佛法门,大家要修持。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从。在世间成为贤人,出世间成为佛弟子。用这些道理教化他人,尤其必须要以身作则,才能令他人生信。所谓“用空泛的言语教导,他人就会争辩不休;用自身的行持教导,他人就会听从”。无论在家出家,都应该如此,千万不要谈玄说妙。即使能谈玄说妙,也必须脚踏实地。只能谈说,不能受用,如同画饼不能充饥。修习佛法如同吃东西,要肚子不饿才好。明朝楚石禅师的《净土诗》中说:“西方有路少人登,一句弥陀最上乘。把手牵他行不得,但当自肯乃相应。”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藏识|杭州灵隐寺庚子年的第一碗腊八粥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弥陀圣诞日 同学赞佛偈
学处|吃饭时的修行之法——智者大师《观心食法》导读
学处|既然苦行非道 释迦牟尼佛为何还要苦行六年
学处|释尊降魔而成道,究竟什么是“魔”呢

☀观照观照|知福,2020我所遇到的幸福
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观照|培福,2021我发愿种福田
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开示|来果禅师起七开示:告生死假
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地藏经》
常识|十二天法相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常识|从八相成道看佛陀一生

☀素食素食|听说,素食有助于禅修
素食|小寒一餐抗抗寒
素食|冬养三九 食素三宝
素食|私人订制一碗粥

☀分享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分享|共同的志愿

☀赏析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2017级毕业展
赏析|明末画僧陈贤《十六罗汉图册》
赏析|吴越国佛教艺术之美
赏析|犍陀罗石雕:悉达多太子苦行头像

☀历史历史|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历史|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历史|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历史|灵隐腊八习俗的传承

☀阅读阅读|《格言联璧》⑳——洁己方能不失己
阅读|《格言联璧》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阅读|《格言联璧》㉒——断恶修善 广积阴德
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故事故事|为什么阿弥陀佛圣诞在农历冬月十七
故事|阿弥陀经法行感应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上):伽耶山中的修行者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中):降伏魔军与魔女

编辑|妙声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