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格言联璧》㉒——断恶修善 广积阴德

灵隐寺 2024-03-19

往期回顾


阅读|《格言联璧》①——读书明理德为先

阅读|《格言联璧》②——明理善思惟

阅读|《格言联璧》③——涵育以养深

阅读|《格言联璧》④——大事难事看担当

阅读|《格言联璧》⑤——佛子的脚跟立定处

阅读|《格言联璧》⑥——勤学好问 务实耐久

阅读|《格言联璧》⑦——闭口藏舌 修行第一方

阅读|《格言联璧》⑧——减嗜少欲 戒除烦恼

阅读|《格言联璧》⑨——德生卑退 福生清俭

阅读|《格言联璧》⑩——敦品励学 持己以正

阅读|《格言联璧》⑪——珍惜福报 累积阴德

阅读|《格言联璧》⑫——心平气和是修行

阅读|《格言联璧》⑬——严于律己 慈心包容

阅读|《格言联璧》⑭——责善切戒尽言

阅读|《格言联璧》⑮——取人之道 取善之方

阅读|《格言联璧》⑯——涉世以慎言为先

阅读|《格言联璧》⑰——喜闻己过 乐道人善

阅读|《格言联璧》⑱——读书明理须修身

阅读|《格言联璧》⑲——兄弟和其中自乐 子孙贤此外何求

阅读|《格言联璧》⑳——洁己方能不失己

阅读|《格言联璧》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

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

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

阴恶之报,较阳恶加惨。

——《格言联璧》


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做善事叫做积阴德,由此得到的善报比明着做好事更多;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坏事叫做阴恶,因此得到的恶报比明着做坏事更为惨重。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也有类似的警训:“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行善事想让人知道,就不是真善;做恶事害怕被人知道,就是大的罪恶。



《寿康宝鉴》中讲了一个有关积阴德躲过大难的故事。曾有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的时候尚无子女。外出经商时,有一相士告诉他十月份会有大难。王志仁一向认为此相士的话很准,于是急忙往苏州清理帐务,然后准备回家。


傍晚他到河边散步,恰巧见到一名妇女投河自尽。王志仁立刻拿出十两银子,呼叫渔船将这个妇女救起。


他问妇人为何自杀,对方回答说:“丈夫替人做佣工,我在家中养猪,以此来偿还欠债。昨天卖猪,收到的却是假银子。我深怕丈夫回家责骂,日子难过,所以就想到了自杀。”


王志仁听了很同情这位妇人,便给了她比卖猪钱还多一倍的银两。妇人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丈夫,丈夫不但不相信,反而怀疑妻子和王志仁有不正当的行为。于是就带着妻子,深夜到王志仁的寄宿处责问。


当时王志仁已经入睡,妇人敲门叫道:“投水的妇女来向您道谢了。"王志仁听了,马上严厉地说:“你是少妇,我是孤旅,深夜怎么可以相见呢?”


妇人的丈夫听了这话,惊喜而肃然起敬地说:“我夫妇二人一同来拜谢。”王志仁这才披上衣服出门相见。才开门,墙壁忽然倒塌,床被压碎,王志仁因此而逃过了这一命难。


当他回家之后,相士见了他惊喜地说:“你满面阴鸷纹,一定是积了德,或救过他人的性命。将来一定后福无穷,不可限量。”


果然,王志仁后来连生了十一个儿子,而且九十六岁时,身体依然康健。




唐朝的时候,雍州万年县有个姓袁的人,是个开杂货店的老板,永徽末年去世。


死后他托梦给自己的女儿说:“我在世的时候,买卖货物用的秤杆是空心的,里面灌有水银,称东西的时候可以随意缺斤少两,占了不少便宜。死后托生到北山下的夏侯家做牛,每天耕田,还要受鞭打,非常辛苦。希望你能把我赎回去。”


他的女儿醒来后,悲伤不止,便拿上钱财去赎牛。这头牛一见到过去生的女儿,就两眼流泪。



以上两则故事,明确说明了积阴德的利益和背地作恶的可怕。由此可见,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明白了因缘果报的道理,用智慧观照就不会怨天尤人、愤愤不平。在遇到困境违缘的时候,就能从自身反省,生惭愧心检讨自己:如是因,如是果,我不承受让谁承受?


一句弥陀真实修,知因识果离忧愁。

断恶修善勤策励,广积阴德福深厚。



文艺自多,浮薄之心也;

富贵自雄,卑陋之见也。

——《格言联璧》


这则格言可以理解为:自认为学问技艺超过别人,这是虚妄浅薄的想法;自恃豪富显贵而傲视一切,这是低下浅陋的人品表现。这两种人都是很肤浅的,道德人品是不足取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好谈己长只是浅。”意思是说,一个人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长处,终究是肤浅之人。


很多人都知道《伤仲永》这篇文章。主人公叫“方仲永”,他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堪称“神童”。


他的父亲四处炫耀,让仲永表演给人看,以谋求赏钱。可惜的是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继续学习和成长,最终沦落为一个普通人。


由此可见,有天赋固然是好事,如果骄傲自满,反而会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绊脚石。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许你的起点比别人高,但并不意味你能够最先到达终点。因为谦虚使人不断地进步,而骄傲会让人落后的。


同样,只有肤浅的人,才喜好炫耀自己的财富,这是见识浅薄,没有畏惧心理的表现。


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志士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而放弃眼前的利益,最终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本师释迦牟尼佛,放弃王子之位追求解脱的圣道;东晋诗人陶渊明放弃荣华富贵,归隐田园;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晚年将毕生积蓄捐赠学校,被称为“布衣院士”。



曾经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因为新闻报道,一位拾荒老人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让许多网友动容,许多人都为他追求知识的精神点赞。


可是,这位认真读报、渴求知识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老人离世后,他的故事才一一被揭开。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老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曾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写,退休前是中学一级教师。


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应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却生活拮据,还要捡垃圾过日子。原来,他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匿名捐助给了贫困学生。


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对自己却极为苛刻。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里至今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每个看过的人,都替老人心酸落泪。



老人的求知好学与布施无厌,足以令格言所说的“文艺自多、富贵自雄”之辈汗颜!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将智慧和慈悲化作人世间的灯塔,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努力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


谦谦君子人见喜,勿以轻薄自得意。

纵有过人三分才,七分福德须努力。


(续完)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学处|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求财当求“七圣财”
学处|佛弟子的“双12”,除了“剁手”,还应该思考些什么
☀观照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观照|学佛成佛 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观照|随缘不动心
观照|善护口业

开示

开示|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的四点殊胜之处
开示|印光法师:犯大妄语,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
开示|来果禅师:福为佛本,佛于三僧祇六度万行,皆是培福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素食|吃菜主义——素什锦炒饭

☀分享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流失海外的西夏遗珍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赏析|谢灵运五言诗《三生石》
赏析|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造像技艺——佛教夹纻造像

☀历史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
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编辑|妙莲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