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 | 《格言联璧》①——读书明理德为先

灵隐寺 2024-03-19


读书明理德为先,高洁人品福慧全。

日日读得大觉书,大千世界智眼看。


弘一大师走入佛门之后,在繁忙的念经、研律、弘法之余,为了使前人诸种格言如明薛文清的《读书录》、《读书续录》、清梁瀛侯的《日省录》,更能切合当时人们道德修养的需要,选编为《佩玉篇》,并一一加以题记。大师又据《金刚经》、《华严经》等经典,结合有部律,以及道安、莲池法师的修身养性语录,编成《晚晴集》;大师还摘录蕅益大师《灵峰宗论》中的僧德法语,编为《寒笳集》,或称《蕅益大师警训略录》。而弘一大师更提及并把清金缨《格言联璧》精编为《格言别录》。他还以自己别具一格的书法为载体,使之广为传布。


弘一大师书法 《格言联璧》摘抄


弘一大师不仅自己认真读《格言联璧》,还要求他的学生和弟子也须注意学习和践行。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九日,弘一大师致函在日本留学的杭一师学生刘质平,除向他提出“宜注意”的六条意见以外,还特“附录格言数则呈阅”。在同年写的另一封信中,复提醒他,“不佞前致君函,有应注意者数条,宜常阅之,又格言数则亦不可忘。”信中所说的“格言”数则,都摘自《格言联璧》。又如,一九三三年正月,大师在厦门妙峰寺向念佛会的信众演讲“改过实验谈”,说到“改过之次第”的第一条“学”时,他说“可先读《格言联璧》一书”。



《格言联璧》的作者是晚清时期学者,浙江山阴的金缨先生。老先生煞费苦心地集录了古圣先贤的诸多语句,以格言警句的形式警策启迪后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全书条理清晰,分为学问、存养、持躬、养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十一类。按儒家《大学》,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为框架,收集相关的至理格言。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内容丰富,无所不备。每一条格言虽然简短,但内涵丰富,广博精微。若能揣摩研读,细心体会,相信必能受益。


学问类的格言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典籍《易经》中讲:“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意思是说,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是非,即做学问应该勤学好问。在《格言联璧》这部书中,赋予了学问更为丰富的内容,不但关系到一个人的才学,更关乎做人的道德品行、心胸气度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不可不知的。


在学问类第一条格言里,就将读书和人品紧密联系起来。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意思是说:古往今来门第显赫的家族,无不因积德而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的。


读书即使不能功成名就,也可以使人品行高洁;修养自身的德行而不希求回报,自然心态平和,连夜里做梦都非常安稳。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

增长智慧,成就辩才,

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陀说的这句经文正是告诉我们,愚痴令众生生死流转。作为一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就要具备“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等条件。因此,发心的菩萨离不开读书。须通过闻思修,达到自利利他,共成佛道,得到究竟的无上安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依然要以躬身实践为根本。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放在自己身上去实践;而现在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必定想取悦别人。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

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

一毫受用不得。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从以上几则格言,不难看出:我们读书做学问,一定要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只是口头活计,或是作为谈资,或是用来检点他人。书本上的知识要用在自己身上,要用在生活实践当中。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一则故事





古印度常有出海寻宝之事。当时有一位长者的儿子,想参与商队入海的活动,就告诉众商人:“我非常熟悉航行驭船的技巧;假如进入海水回流汹涌、漩涡急劲、激浪冲刷不断之处,就如是要注意这般掌控桨、收帆,稳住船身笔直前进,绝对安全、没有问题!”


他敏捷流利的陈述令众人深信不疑,于是顺利加入了商队。


一望无际的湛蓝汪洋上,船缓缓行进。此时,原本体格强健、经验丰富的船长,却忽然暴毙而亡;在此群龙无首的情势下,长者的儿子被众人推举而出,代替船长的职务。


船方驶入暗流漩涡的险处,长者子就大声将控制船身的方法念诵一遍,既不知如何亲手操作,也不懂如何调配人手。


船身在几阵猛烈的颠簸晃动之后,便轰然翻覆,深深沉入海的深渊,整船人都罹难,无一幸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明理,知道了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但能不能做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佛法应用于生活之中。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偈句


佛弟子学佛诵经是很需要的,但不能离开行持的实际应用。


发心读完大觉书,立愿行尽佛子事。


在实际生活当中,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用智慧来指导实际行动吧!


学贵实行智慧人,不负读书苦用心。

切忌虚夸多张扬,脚踏实地常精进。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云林藏识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天王殿  楹柱联——金刚一杵 扫荡群魔

▲天王殿  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云林学处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学处 | 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合集)学处 | 阅读体会佛教尊师传统学处 | 《地藏赞》(梵呗唱诵)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上)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中)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下)

学处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学处 | 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常识系列常识 | 为什么汉传佛教寺院大都被称为“丛林”
常识 | 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常识 | 僧人袈裟为何那么殊胜常识 | 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常识 | 寺院的中轴线上都有哪些殿堂?(上篇:山门、天王殿)常识 | 寺院的中轴线上都有哪些殿堂?(下篇: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 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 | 佛教为什么重视中秋
常识 | 佛教中秋拜月仪轨
常识|佛弟子为何要在中秋之夜礼拜月光菩萨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