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 | 守到白露秋分 自见秀而且实——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上)

妙声 灵隐寺 2024-03-19


今日秋分,阴平阳秘,昼夜均而寒暑平。历代祖师常借时节演说佛法,每以景物利济群生,有关秋分的开示也不在少数。今天我们谨从大藏经中选取灵峰蕅益大师的《圣学说》一文,略分篇章,粗解义趣,画蛇添足,以为导读。

蕅益大师所著《圣学说》收录于《灵峰宗论》第四卷,是他对于佛法和儒学修心方法的一段精妙开示。全文虽只有561字,却立意高广,入理深邃;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语言浅近,教授平实,人人能修,处处可用,诚为初学者观照自心、融通万法的南针。


《圣学说》全文可以归纳七个部分:佛祖之学、殆罔之歧、操履之法、虚妄之由、耕耘之譬、起始之重、叮咛之切。下面逐段加以介绍。



佛祖之学:但尽其心  更无别法

佛祖圣贤之学无他,求尽其心而已。尽其心者,不于心外别立一法,不于心内欠缺一法。

作为《圣学说》全文的开篇,蕅益大师上来点题:所谓圣学,也就是佛祖圣贤之学佛祖是佛教的十方诸佛,圣贤则既包含佛门中的三贤十圣诸大菩萨,也指世间儒家圣贤。佛祖圣贤之学的根本究竟何在呢?蕅益大师开门见山地指出圣学无他,概括起来,核心只有四个字——求尽其心


那么,尽其心的定义又是怎样的呢?蕅益大师提出了两句话:不于心外别立一法,不于心内欠缺一法


世出世间种种万象森罗,若动物,若植物,若有情,若无情,若正报,若依报,在佛教都用一个字来加以概括。心与诸法的关系,是佛法中一个核心问题。蕅益大师在这里提出的两句话,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前一句不于心外别立一法是就心外无法来说,后一句不于心内欠缺一法是就心具万法来说。概括起来,心与诸法有两层关系:


  • 一是心包万法的含容关系,此心广大无边,容纳无尽,心内具足万法,心外更无别法;


  • 二是万法唯心的出生关系,诸法从心发生、由心变现,万法唯心,离心更无少法可得。



是故为子臣弟友,止孝忠顺信,充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而仁义礼智不可胜用,造次颠沛必于是,可以久处约、长处乐,皆由了达心外无法故也。

根据以上分析,心包万法,万法唯心,那么尽其心事实上也就可以穷诸法。所以,针对圣学只在尽心这一论点,蕅益大师紧接着用儒家的话语体系进行了一番解释。为子臣弟友,止孝忠顺信,意谓子对父要孝,臣对君要忠,弟对兄要顺,朋友间要信。乃至其后的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仁义礼智造次颠沛必于是久处约、长处乐,这些也都是儒家常用的概念和思想。总括来说,都是在表述为人处世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以至贫富不移、宠辱不惊的良好修为。


附注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里仁》

那么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皆由了达心外无法故也。正是因为能够明了通达万法唯心、心外无法的道理,才可以不被外境的变化所妨碍和动摇。



殆罔之歧:外求内守  心法二途

在明确提出“圣学只在尽心”这一论点并简单说明后,蕅益大师针对时人在修学佛祖圣贤之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进行了具体分析。


六祖云:法法皆通,法法皆备,而无一法可得,名最上乘。

首先,引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话。原文出在《六祖坛经·机缘第七》: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也就是说,


  • 一方面要能够通达齐备诸法,悉知悉见,无欠无余;


  • 另一方面又要不执着任何一种法相,了无所得,纤尘不染。


万法全彰而又一尘不立,一尘不立却能万法全彰,二者相互统一,彼此成就,这才称得上最上乘法。



今人甫欲通备一切法,必舍自心而求诸外;甫说法皆无实,必固守痴顽,而不知藉境炼心。无怪乎不堕枝离之学,便落暗证之坑也。

可惜后世修行者往往没有善体六祖大师的言教,二者不能兼顾,偏执在了一边。


  • 执着前半句者

    为了能够通备一切法,便盲目地舍离自心,追逐诸法,一味向外驰求


  • 执着后半句者

    根据法皆无实的道理,不肯习学教法、经历境缘,一味据内固守


如此会有什么后果呢?


  • 向外驰求者

    舍一心之根本,而求万法之枝末,所学种种难免支离破碎,终堕枝离之学


  • 据内固守者

    既乏善知识的开导,更少境界风的磨练,极易滋生我慢,误入歧途,甚至未证谓证,犯大妄语,即落暗证之坑


夫不知万法唯心,泛求诸事事物物,安得不罔?不知心具万法,独取一昭昭灵灵,安得不殆?嗟嗟!昭昭灵灵尚不可取,况昏昏墨墨哉?

随后,蕅益大师又巧妙运用儒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通过反问指出了这两种歧途之人的病根所在:


  • 因为不知万法唯心,舍本而逐末,泛泛事事物物的诸法森罗。这情形就好像儒家所说的“学而不思”一样,自然迷


  • 因为不知心具万法,离俗以求真,独独昭昭灵灵的一心光景,这情形就好像儒家所说的“思而不学”一样,自然危


更何况,昭昭灵灵的境界也不易得见,多数人所执守的往往只是昏昏墨墨的黑暗,这就好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危险,也难怪蕅益大师要发出嗟嗟之叹了。(未完待续)



原文

圣学说


佛祖圣贤之学无他,求尽其心而已。尽其心者,不于心外别立一法,不于心内欠缺一法。是故为子臣弟友,止孝忠顺信,充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而仁义礼智不可胜用,造次颠沛必于是,可以久处约、长处乐,皆由了达心外无法故也。


六祖云:法法皆通,法法皆备,而无一法可得,名最上乘。今人甫欲通备一切法,必舍自心而求诸外;甫说法皆无实,必固守痴顽,而不知藉境炼心,无怪乎不堕枝离之学,便落暗证之坑也。夫不知万法唯心,泛求诸事事物物,安得不罔?不知心具万法,独取一昭昭灵灵,安得不殆?嗟嗟!昭昭灵灵,尚不可取,况昏昏墨墨哉?


真志佛祖圣贤者,素位而行不愿乎外,凡富贵贫贱种种境缘,皆大炉韛,一切时中,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然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如松柏亭亭独秀于霜雪间,而天地之心赖此见矣。


吾悲儒释真风今日尽皆扫地,良由学儒者急富贵,学佛者在利名,元无佛祖圣贤襟期,故学问操履行门,皆适助其虚妄。


如良田然,种未植,莠未芸,而灌以粪腻,益增芜秽而已。学者但向心田中保护菩提嘉苗,芟刈名利莠草,随时溉灌,勿助勿忘,守到白露秋分,自见秀而且实。至于旱则车水,潦则开渠,虽神农复兴,亦不能使岁时无旱潦也。


以此方便自养善根,令成熟度脱,便堪以四悉檀益物,令其番番种熟脱,尽未来际,无所不度。而吃紧关要,只在今日最初一步。盖南其辕则步步近楚,北其辕则愈趋愈远,纵能久后觉悟改辙,不唯所伤既多,亦枉却多少功夫,岂不可惜?


此苦口良药,勿但作文字看过,道理解过,直滴滴入口,从咽喉灌入脏腑,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皆为药味所透,庶几也已。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广种福田!


往期回顾

☀云林学处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上)学处 | 读《地藏十轮经》(下)学处 | 蕅益大师誓皈地藏菩萨 发愿回向偈

学处 | 诵读地藏经 发地藏大愿

学处 | 盂兰盆会比一般世间孝行殊胜在哪里学处 | 盂兰盆节的由来和意义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学处 | 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合集)学处 | 阅读体会佛教尊师传统学处 | 《地藏赞》(梵呗唱诵)

☀常识系列常识 | 为什么汉传佛教寺院大都被称为“丛林”
常识 | 你听说过出家人的“身份证”吗——僧籍 度牒与戒牒常识 | 僧人袈裟为何那么殊胜常识 | 出家师父们还有哪些日常服饰

常识 | 人为什么会走霉运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 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教的家庭观

常识 | 地藏菩萨的通灵神兽——谛听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佛教器物——盖


编辑 | 妙声摄影 | 一叶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