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随缘不动心

灵隐寺 2024-03-19

修学佛法的人,常常会听到这么一句开示: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随缘对我们修学佛法有很大用处。当你遇到危急时,或者病痛的时候,一切随缘不动心,那你就可得大受用。反之,如果危急的时候心慌意乱,病痛的时候大哭大叫,你的心散乱了,必将增加你的痛苦,更谈不上往生了。
比如念佛的功夫,除平时得受用外,最重要的是用在生死一刹那间。一刹那间不失正念,则“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如此就得往生要是心一乱,不能随缘,就没有这种殊胜了。

尽管随缘不动心非常重要,但这要做到也并不容易。不能随缘,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我执”。我执心太重,起一切烦恼;我执心太重,造一切恶业;我执心太重,堕落三途…… 究其原因,我执心一起,便有四种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四种烦恼,即所谓“见思烦恼”,是一切凡夫都有的迷惑。
由于见思烦恼生,我们才堕落到凡夫位,进入了六道轮回。由善业因缘可生人天,由恶业因缘堕落三途,无量劫来出不了生死,就是因为见思烦恼。
打个比方,见思烦恼就好比一根拴羊的木桩,凡夫好比那只羊,这只羊的活动范围就是以栓羊的那根绳子的长度作为半径,绕着木桩转圈。绕得越深,圈子越小;绕得越浅,圈子就越大。但不管怎么绕,那只羊永远不能超过这个圈子,想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就需要把这个桩给拔掉。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无常的,也就是随时会变化的。无常是因缘所生法的必然结果了因,助到了,就会起变化,就会有果。

随缘不是懈怠,消极。而是在因上做出能做的所有努力,“果”上是好是坏都能坦然接受。不过“坦然”二字谈何容易?这就需要认识到“诸法无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色身,乃至“我”这个意识,都是躯壳,都只是暂借的。其好其坏,又何必执着呢。“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怎么能够办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持念佛名。当然,参禅、止观、诵经、持咒等都是要你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但最方便的是持念阿弥陀佛名号。
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我们是未成之佛,他有四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我们有了自力,更依仗佛力,自然更容易做到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声佛号要发之于心——从真诚心发出来;出之于口——把声音念出去;入之于耳——使自己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然后还之于心。这样,虽在生死之中的娑婆世界,可是你已在西方九品莲华之中了。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二到飞来峰 碑在何处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学处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学处|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求财当求“七圣财”
学处|佛弟子的“双12”,除了“剁手”,还应该思考些什么
☀观照观照|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观照|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观照|学佛成佛 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开示|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的四点殊胜之处
开示|印光法师:犯大妄语,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
开示|来果禅师:福为佛本,佛于三僧祇六度万行,皆是培福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
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分享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一期一会: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十周年校庆艺术展
赏析|流失海外的双头佛像赏析|流失海外的西夏遗珍
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历史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
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编辑|妙莲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