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求财当求“七圣财”

灵隐寺 2024-03-19


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牛在佛教中象征高贵,具足威仪与德行。在如来身相的八十种好之中,就有一项是“世尊行步安平庠序,不过不减,犹如牛王”。
在佛陀的诸德号中,也有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广大无边,就如同具足大力的牛王。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记载,因为如来能调御大众,所以成为“人中牛王”。
《法华经》则以牛车来比喻菩萨乘,以大白牛车来比喻佛乘——大乘妙法。禅宗则以牛来比喻众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图,即以牧牛为主题来代表修行的十种境界。


2021年是辛丑牛年,

杭州灵隐寺祝福大众:

辛丑吉祥,福慧双增,

法喜充满、法财增长!


佛教“七圣财”


辛丑牛年,如何聚福聚财?
佛教有“七圣财”之说。七圣财又作七财、七德财、七法财,是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舍、慧七者。
佛教“七圣财”,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七圣财”为圣者佛菩萨们所欢喜的七圣财,亦即圣者们的财富。
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有愧财,智慧财为七圣财。

01

信财


“信财”就是信受正法而得财富。因为佛法是佛陀教导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的方法,能够信受三宝,净心不疑,必能趋吉避凶,蒙佛护念。
“信”有如双手,人一走进佛法之宝山,就能够自由自在地采取宝物。有了“信”,就能够增长一切的善法,除灭所有的疑惑。所以“信”是学佛人的第一财富。如《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仰佛法,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我们能对佛法生起信仰,自然能够依照佛陀指示的去行善,自然能够引道人生的正确目标,获得无上的利益。所以信是学佛人的第一财富。

02


戒财


“戒财”就是谨守戒律而得财富。戒,指规范自我的身体行为、语言和起心动念,制止一切身口意恶的方面,发扬一切善的行为。
戒是善法的阶梯。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恶;有了戒,必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有了戒,便能令止恶之念恒存不失。
戒,是一种轨范、规矩,是行为依循的准则,譬如火车的铁轨,能将我们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迈向涅槃解脱的大道,故“戒”是学佛人的第二财富。

03

闻财


“闻财”就是听闻正法而得财富。佛法难闻是四难之一,能够听闻了义之佛法,就有了得度的因缘,是十分殊胜的财富。
闻法是闻于心,而不是闻于耳。当今凡夫福报极浅,一打开收音机、电视机,就可听闻到迷惑颠倒的音声。
学佛人要有听闻正法的财富。学佛要听闻正法才能契入佛道,所谓“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因此学佛的第一步要“多闻熏习”。闻法要有“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的心态,不能用轻慢心,不能有妄想,更不能有邪见,应该用虔诚心、恭敬心、谦卑心、清净心闻法,才得受用。

04

惭财


“惭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深加反省,一旦有了过错,马上生出羞耻心,力誓改过,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能够时时觉察自己的过失,就是有向圣之心,这样离道自然不远。所以学佛人须有惭财。我们平日所说的惭愧,其实有细微的差别:以己而为惭,对他而为愧。何谓“以己为惭”呢?当你想做或者已经做了违背善道、违背正义的事,由内在的良心责备自己,令自己生起愧疚、悔恨、畏惧、遗憾之心,这便是惭,也是学佛人十分重要的财富。

05

愧财


“愧财”就是能够检省自己哪些事愧对别人而发露忏悔。时时替别人设想,是菩萨度众的悲心。能够彻底扫除内心之贡高我慢,心存恭敬,永不造愧人之恶事,这样心中有所觉悟,则光明在望。这是学佛人必须具有的财富。
愧是以外在的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谈举止和起心动念。如果已经做错了,或者正在做或者以后想要做的时候,想想我若如此做,如何去见人呐?我怎么可以做令他人、令三宝、令朋友感到心酸之事啊!用佛法僧三宝以及亲朋好友,或者众人的期望,或者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的方式来约束自我的行为、言谈举止、起心动念,这就叫因他而愧。
惭与愧,看似无形,但它们的力量非常强大,它们就好比是推动船只航行前进的力量,同时又如一颗善良的种子,善人与恶人之间的分别,正是有无惭愧之心。
世人常为名、利、情所困,而引起极大的困扰与不幸。若常生惭愧心,定能“诸行光洁”。故学佛需注重惭愧心,因为有了惭愧心,才能让善良的种子萌芽,得到救度;因为有了惭愧心,才能见贤思齐,精进向上,成就佛道。

06

舍财


“舍财”就是能够舍离一切,而心无染着。世俗人被财、色、名、食、睡所牵绊,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修行人能够舍离这些贪恋,万缘放下,所谓“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了舍的境界,内心一片平等,毫无执着,这就是学佛最好的财富。

07

慧财


“慧财”就是具有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的能力。慧是智慧,可分为四种:广大智慧、甚深智慧、明细智慧和速疾智慧。
广大智慧者,是无所不知,任何道理都非常通达,非常了解,博学多才;
甚深智慧者,对任何事物的了解,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是既知其表,也知其里,表里都能非常明了,乃甚深智慧;
明细智慧者,不但对表面和深层都能了解,而且对每个问题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乃明细智慧;
速疾智慧者,反应非常迅速,就是了解的非常快,很快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乃速疾智慧。
这四个智慧加起来才是智慧。或者也可以把它分成为世出世间智慧,或者分为现前的名言智慧和究竟智慧。
名言智慧是对一切万事万物的现象缘起、因果不虚之理明了通达;
究竟智慧是不仅对此通达明了,而且能觉悟其本性如梦如幻、无自性、无体性的道理。
有了智慧,就能生道,就能够断除烦恼,光明无量,它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但必须前面六财先具足,才能得到这个慧财。

佛陀教导众生追求的“七圣财”,这是真正永不失落,不会造成副作用的财富。世间人因财多而遭杀身之祸,或无边烦恼的甚多。而“七圣财”是出世间的财宝,只要努力行一分,就得一分的实益,它令修行人身心安乐,智能通达,是修行人无上的财富和珍宝。
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消失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
金牛聚福,福慧双增。生为佛弟子,当求七圣财。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白露已过 初识云林
巡觅|初到飞来峰 何谓飞来
巡觅|二到飞来峰 碑在何处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学处学处|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没钱布施供养怎么办学处|如何依《普门品》修学学处|弘一大师讲药师法门
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观照观照|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观照|放下与放不下
观照|因为无常 才有希望
观照|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观照|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物语

物语|桂花——天香月中落 秋色为伊忙
物语|马缨丹——自兴自谢 犹枯犹荣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常识|吃素与吃斋的区别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纯素、五辛素、奶蛋素、锅边素,带你一次“素”清楚素食|一蔬一果皆是禅
素食|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分享分享|我们都是有缘人
分享|遇见灵隐
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含蓄凝炼、秀润中和——憨山大师的书法你见过吗
赏析|王羲之集字《普门品》
赏析|董其昌书《信心铭》
赏析|一期一会: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十周年校庆艺术展
赏析|流失海外的双头佛像赏析|流失海外的西夏遗珍

☀历史历史|新中国杭州佛教的新生历史|两汉三国时期佛经的传译与译师历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的传译与译师介绍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

编辑|妙莲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