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谢灵运五言诗——《三生石》

灵隐寺 2024-03-19


谢灵运是我国古典山水诗的奠基人,他一生酷爱山水,自称“江北倦历览,江南旷周旋”,还特制登山之用的“谢公屐”。


谢灵运的山水诗多创造于“肆意遨游,寻山陟岭”,给人亲临其境之感。他的山水诗不仅清新明朗而且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趣。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

——《登池上楼》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登江中孤屿》


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

——《回溪石濑修竹茂林》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晚出西射堂诗》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的山水诗兼收并蓄儒释道三教思想,其中部分诗作佛教思想倾向相当明显。这与他幼时寄养灵隐寺,成年后又与支道林、慧远等高僧交往密切相关。

三生石谢灵运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惊拟灵鹫山,尚想祇洹轨。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相传释迦牟尼成佛前,曾出东南西北四城门。在前三城门外,他遇见了老人、病人和死人,深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苦难和无常;当他出北门时,遇到了一位比丘,闻其广说出家功德,于是决定出家修行。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说人间充满了痛苦和挫折,三世轮回是一片无穷无尽的苦海。
“四城”指佛陀在俗为太子时所游四城门,《因果经》云:“尔时太子年渐长大,出家时至,故辞父王,出四城门游观。前三所逢生厌唯欲,第四出家。”
“顿踬”(dùn zhì):绊倒,意谓不顺利。
“三世”即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之世。

浮欢昧眼前,沉照贯终始  


人们往往会被眼前的浮欢所蒙蔽,看不清贯穿万法中的沉冥之理而恍若梦幻。

“浮欢”指现世的欢乐。
“昧眼前”:连眼前的事物也看不清楚。昧为模糊之义。
“沉照”深入地观照。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壮年时总觉来日方长,暮年才知道时光紧迫。
“颓”衰弱。
“迫暮齿”晚年时感到了时光的紧迫可贵。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谢灵运在此化用《维摩诘经》中“是身如幻”、“是身如梦”、“是身如电”、“是身如风”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一切都像风电一样飘忽而过。
“挥霍”谓急速的样子。
“飘忽”是快捷疾速的意思。

良缘迨未谢,时逝不可俟  


诗人在此感言,一定要抓住良好的时机,研习佛法,修持梵行。
“迨”同"逮"。
“谢”:凋谢,结束。
“俟”:等待。

惊拟灵鹫山,尚想祇洹轨  


在诗人的眼里,灵隐飞来峰就像灵隐寺的开山祖师说的那样,此处就是佛陀说法的灵鹫山、祇洹精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的一切无一不成为诗人的观照对象。
“拟”:向往。
“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佛陀曾在此居住,说法多年。
“祇洹”:祇垣即祇树给孤独园,在古印度乔萨罗国舍卫城南,也是佛陀居住、说法的场所。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诗句写禅室前庭所见的景色,仿佛是一轴静态的画面:一股细而白的水流从庭前飞流而下,窗棂上映进了山林那郁郁葱葱的青绿色泽。尤其次句,更是一幅画中之画,镶嵌在窗框之间,实在美不胜收。
“绝溜”:凌空而下的涧水或瀑布。
“栖”:栖息,居住。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诗人在禅室中默想空观的含义,听闻禅师在讲宇分析精妙的佛理,完全沉浸在佛法的雨露中。
“空观”:佛教认为诸法因缘和合方能生起,因此并无自性,称为缘起性空,能以此理观照万物,名为空观。
“讲宇”讲堂。
妙理”指佛教的各种精微理论。

这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诗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结合三生石联想三世,说明佛理;中六句为第二层,正写自己的感触;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描写三生石、飞来峰及禅舍的美景,以抒发自己向往的悟道生活。这首诗在结构语句上有着高度的艺术性,结构与写景两妙相融,遂使言理诗与山水乳水交融,不失为一首淡中见醇,癯而能腴的佳作。

诗中写明性见佛,顿悟解脱的参透,实基于谢灵运当时历经反复,毅然挂冠的生活经验。所以前十句中说理与追省交替而下,以唱叹出之,读来有回肠荡气之感。

本诗深入浅出,而不俚俗。精妙的佛理,在他三言二语就挈出要领,又加以形象的比喻。相比之下,后世的言理诗,如王梵志诗就过于俚俗,王维的《胡居士卧病遗来因赠》则显得较为生涩。谢灵运诗歌的语言特色,其浅切处可使读者较直接地进入诗歌的感情,产生一种清远悠长的韵味。

此首诗势,如同江流为峡谷束起,顿见精神,复又越峡而出,发为“绝溜”,“高林”一联的景语,将绝壁清溜,高林岚光,自然界山山水水的清气,一总收束到精舍明净无垢的窗口里,这飞动崒兀而高朗澄彻的景象,正是诗人参悟后心胸的物化。至此境界又上一层楼,馀波荡漾,余味无穷。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二到飞来峰 碑在何处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学处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学处|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求财当求“七圣财”
学处|佛弟子的“双12”,除了“剁手”,还应该思考些什么
☀观照观照|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观照|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观照|学佛成佛 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开示|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的四点殊胜之处
开示|印光法师:犯大妄语,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
开示|来果禅师:福为佛本,佛于三僧祇六度万行,皆是培福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
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分享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一期一会: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十周年校庆艺术展
赏析|流失海外的双头佛像赏析|流失海外的西夏遗珍
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历史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
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编辑|妙莲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