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格言联璧》⑳——洁己方能不失己
往期回顾
阅读|《格言联璧》⑧——减嗜少欲 戒除烦恼
阅读|《格言联璧》⑮——取人之道 取善之方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格言联璧》有关家风建设格言的几个要点:喜爱读书、教育子女、热爱祖国、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在“从政类”的格言中,古圣先贤又是如何警策后人为官之道的呢?
为官之本
什么是为官之本呢?《格言联璧》云:“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做官的人要善于体察民情,要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做到这一点才是人民的父母官。
古语云:“为官者不求荣华富贵,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中无愧于己。”意思是说:做官的人应该不图私利,上要对得起国家对自己的栽培,下要对百姓如同亲人,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正是当官人的责任和担当。
为官要造福于民,心中要始终装着百姓,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北宋名臣范仲淹从小就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即便在当穷学生的时候,也从未想过要为个人谋求发家致富。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范仲淹青年时期的一桩轶事。
有一次,范仲淹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道:“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
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口气有点太大了吧?”
范仲淹不好意思地说:“那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
算命先生很好奇怎么两个志愿差这么大,就问范仲淹。
范仲淹回答说:“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说:“你有这样的愿望,真是良相之品德啊!”
正因为有这样的志向,范仲淹才能够在为官期间政绩显著。无论是任职枢密,还是位列封疆,都时刻想着国家的安危,集众望于一身。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能发心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人,就是菩萨。菩萨的意思就是帮助众生的人。《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行菩萨道人的发心和誓愿。
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次在林间打坐,发现一个猎人在追赶一只兔子,这只小兔子吓得躲到了佛陀的袈裟下。佛陀见是一只受惊的兔子,就没有驱赶它。
猎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佛陀说道:“我看到我的兔子躲到你的衣服下面,那是我发现的,我要把它带回去。”
佛陀说:“饶它一命吧!它既然和我有缘,找到我这里来了,就拜托你放了它吧。”
哪知道这个猎人始终不肯答应,坚持要带走兔子。他说:“那只兔子可以让我饱餐一顿,请你把它还给我!”
佛陀无法说服猎人,于是便取出带在身边的戒刀,朝自己身上割了一块肉,说道:“这个你就带回去当一盘菜吧!”佛陀救度众生的大悲心,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不论是为官从政,还是行菩萨道利益众生,都要心怀慈悲,扩大我们的心量。也就是说,为官就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学佛就要以无我的精神奉献众生,没有一个众生我不度!
有福有德遇好官,公正廉洁有青天。智慧德行敢担当,利益一方人天赞。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
——《格言联璧》
这句格言讲的是“为官之德”,是告诫后人为官要廉洁,这样才能保持气节清名;爱护百姓,重在与民亲近无间。
清正廉洁,是为官之人最重要的德行,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当官的人,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些,因此在诱惑面前,一定要坚持原则,洁身自好。
自古以来,清正廉洁的好官大有人在。我们熟悉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历经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为俸禄减少,生活很是困乏,但他想到的不是去搜刮百姓,而是自己开源节流。
怎样开源呢?他的好友向太守请求:将城东废地拨给苏东坡耕种。于是,苏东坡率领全家开垦耕地,自食其力。因耕地在东边的山坡上,所以他自号东坡居士。
怎样节流呢?为了维持生计,把每月开支分为三十份,用麻绳挂在房梁上,每天取用一份。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是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仍发出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慨叹。意思是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分一毫也不能索取。
做人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丰子恺先生在纪念他的恩师弘一大师的文章中,有个很精妙的比喻,把人生比作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也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第二层是精神生活,如追求文学、艺术、音乐等风雅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指的就是宗教信仰。
丰子恺先生说,弘一大师就是最后一种人,不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追求,而是努力探索人生真理的究竟。
由此看来,做官的人,若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自然能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若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则会在大众中树立威信,赢得大家的支持和信赖。
做官为民菩萨心,解救苦难为己任。两袖清风百姓间,浩然正气贯古今。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初到飞来峰 何谓飞来
巡觅|二到飞来峰 碑在何处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学处学处|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没钱布施供养怎么办学处|如何依《普门品》修学学处|弘一大师讲药师法门
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观照观照|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观照|放下与放不下
观照|因为无常 才有希望
观照|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观照|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物语
物语|桂花——天香月中落 秋色为伊忙物语|马缨丹——自兴自谢 犹枯犹荣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常识|吃素与吃斋的区别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纯素、五辛素、奶蛋素、锅边素,带你一次“素”清楚素食|一蔬一果皆是禅
素食|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分享分享|我们都是有缘人
分享|遇见灵隐
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赏析|含蓄凝炼、秀润中和——憨山大师的书法你见过吗
赏析|王羲之集字《普门品》
赏析|董其昌书《信心铭》
赏析|一期一会: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十周年校庆艺术展
赏析|流失海外的双头佛像
☀历史历史|新中国杭州佛教的新生历史|两汉三国时期佛经的传译与译师历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的传译与译师介绍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
编辑|妙莲
责编|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