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 | 《格言联璧》⑰——喜闻己过 乐道人善

灵隐寺 2024-03-19


往期回顾


阅读 | 《格言联璧》①——读书明理德为先

阅读 | 《格言联璧》②——明理善思惟

阅读 | 《格言联璧》③——涵育以养深

阅读 | 《格言联璧》④——大事难事看担当

阅读 | 《格言联璧》⑤——佛子的脚跟立定处

阅读 | 《格言联璧》⑥——勤学好问 务实耐久

阅读 | 《格言联璧》⑦——闭口藏舌 修行第一方

阅读 | 《格言联璧》⑧——减嗜少欲 戒除烦恼

阅读 | 《格言联璧》⑨——德生卑退 福生清俭

阅读 | 《格言联璧》⑩——敦品励学 持己以正

阅读 | 《格言联璧》⑪——珍惜福报 累积阴德

阅读 | 《格言联璧》⑫——心平气和是修行

阅读 | 《格言联璧》⑬——严于律己  慈心包容

阅读 | 《格言联璧》⑭——责善切戒尽言

阅读 | 《格言联璧》 ⑮——取人之道 取善之方

阅读 | 《格言联璧》 ⑯——涉世以慎言为先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格言联璧》


这则格言告诉我们:喜欢听闻别人的过错,不如欢喜听到自己的过错;喜欢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如欢喜宣扬别人的长处。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药虽然苦,但有利于疗病。忠直的话虽然让人听了不舒服,却能帮助、提醒我们改正自身的习气和毛病。因此,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晏子的故事

中国自古就有“闻过则喜”的警训。春秋时期有个叫高缭的人,他为人谨慎,在齐国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官,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但晏子却无缘无故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呢?


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上弹线,再用斧头削刨子刨,这样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如果别人不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待了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把他辞退了。”


可见,晏子喜欢别人指出他的过错,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次,佛陀在大众中,一再问大家:谁见到我身口意三业的过失,请直言不讳地讲出来。圣者的示范,就是让我们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有一位丈夫委屈地诉苦说:“我的妻子老管我,让我觉得特别不舒服。”妻子说:“马路上那么多人,我为什么不去管他们?”有人在旁边调侃这位男士:“你应该有被关爱的感觉,虽然不舒服,但幸福着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妇相处,既要恪守夫妇之道,又要如朋友能互相谏劝。相互管着点,不是管制对方,而是相互提携,少犯错误。这不是很好吗?无形中,也有了晏子求人指过的高贵品格!可谓:


一句弥陀,反省自我。

有过改正,进步快乐!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认识自己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禅林宝训》中,清远禅师警策后学:“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犹学者明于责人,昧于恕己者,不少异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人目光敏锐,能看见像秋毫一样细小的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有人身强力壮,能举起千钧的重物,却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举起来。这和有些人善于指责别人的过失,而痴于宽恕自己的错误,没什么区别。


我们能看清别人的聪明,却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是全天下公认的难题。有个小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示。



小和尚的故事

寺院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去拜见方丈,非常诚恳地说:“弟子新来乍到,应该先干些什么呢?请您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下寺院里的师父们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寺院里的师父我都认识了,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方丈微笑着说道:“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几天过后,小和尚再次来拜见方丈,很有把握地说:“寺里所有的师父,我都认识了。”


方丈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寮。他一个人一个人地寻问,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


过了很多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开朗,明白了老和尚让他去寻找的那个人是谁。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改正自己,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有位女士,自称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肯放下心中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怨恨,即使恨得让自己生病还是那么恨。


恨人快乐吗?不快乐。既然不快乐,为什么不放下呢?若真能明白道理,就放下吧!没有人能伤害自己,只有自己能伤害自己。让自己痛苦的,还是自己。正如智者所说:


以怨报怨,怨终不除。

唯有无怨,而除怨耳。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学处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学处 | 没钱布施供养怎么办学处 | 如何依《普门品》修学学处 | 你听过达摩祖师开示的修行方法吗
学处 | 终日将“随缘”挂在嘴边的你,真的理解“随缘”吗
学处 | 为什么要“无求”与“无我”?
☀观照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观照 |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 | 人生在世 佛经不可不读观照 | 放下与放不下
观照 | 因为无常 才有希望
观照 | 批评他人时须先检点自心

☀常识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 | 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 | 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 | 纯素、五辛素、奶蛋素、锅边素,带你一次“素”清楚素食 | 一蔬一果皆是禅
素食 | 植物也有生命,为什么吃素不算杀生素食 | Oh no,不小心吃了荤食怎么办
素食 | 什么是三净肉?
素食 | 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分享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分享 | 三支清香
分享 | 我们都是有缘人
分享 | 遇见灵隐
分享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 | 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赏析赏析 | 灵隐寺祖师契嵩禅师的诗歌意境赏析 |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 敦煌壁画里的重阳节赏析 | 敦煌莫高窟历代观音菩萨画像赏析 | 方便风开智慧花
赏析 | 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
赏析 | 含蓄凝炼、秀润中和——憨山大师的书法你见过吗?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