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灵隐寺祖师契嵩禅师的诗歌意境(下)

灵隐寺 2024-03-19


一千六百余年来,杭州灵隐寺可谓高僧辈出,群星璀璨。北宋云门宗禅僧契嵩即是其中光照千古的重要人物,以两大功业彪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


事实上,契嵩禅师不仅是佛学大家,其诗歌也是一绝。在上一篇中,我们着重介绍了禅师的生平经历和他与灵隐寺的关系,本篇则从他与当时名士苏东坡的交往说起。


前文回顾:

赏析 | 灵隐寺祖师契嵩禅师的诗歌意境(上)







契嵩与苏东坡的交往




契嵩在生命最后的一年多里,与苏东坡相熟相知。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被贬任杭州通判。通判这个职务是协助州官工作,是个可有可无的官职,因此苏东坡比较清闲,经常去灵隐寺。


苏东坡在京都就知道契嵩的名声,但他没有随同欧阳修的朝廷显贵要见契嵩。苏东坡没有排佛思想,他对佛教和道家两家都很尊重,因此他的朋友有和尚也有道士。到了杭州以后,他倒想拜见契嵩,因为他感到契嵩有极高的风骨,是个很有学问的高僧。契嵩两次上书请辞“明教大师”称号,婉拒高官要他留下京都寺庙担任住持,悄然回到杭州灵隐寺,过着平静的生活,令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契嵩款待苏东坡只是“清茶一杯,清谈人生”。


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从诗词到散文,从儒家到佛教,从佛教到道家,上到古代文人,下到当今墨客,都是谈笑风生。但是他们谈话内容有一个忌讳,就是不谈当今朝政,契嵩明白苏东坡是被贬到杭州来的。


有一次已是初秋时分,契嵩和苏东坡坐在林下的石台石凳品茶。山林的树叶已经初黄,层林黄叶显出秋来早了。在凉爽的秋风中,使人感到秋风带来冷意。


苏东坡感慨地说:“今年秋来早,并且显得深秋的样子。现在四季也变得使人莫测。”


契嵩双手合十,说:“心中无杂念,四季也自然!”苏东坡哈哈大笑,他明白契嵩看出他心中的烦躁和郁闷,笑几声掩饰心中的思绪。这时,契嵩禅师口占一首《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拢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契嵩禅师的诗歌很多,如《泛若耶溪》:“越水乘春泛,船窗掩又开。好山沿岸去,骤雨落花来。溪影樵人渡,歌声浣女回。沧浪无限意,日暮更悠哉。”又如《寄月禅师》:“闻道安禅处,深萝绕隔溪。清猿定中发,幽鸟座边栖。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契嵩禅师的诗“虽不甚丰浓华丽,而其风调高古雅淡,至其写志抒怀,有迈世凌云之风,亦可见其人也。”现存于《镡津文集》中有诗二卷,存诗八十多首。在《全宋诗》也收其诗二卷,共八十四首。古体近体,五言七字,他均擅长,而且不乏佳作。


入石壁山

身似浮云年似流,人间扰攘只宜休。

老来已习青萝子,隐去应追白道猷。

直入乱山宁计路,定看落叶始知秋。

他时谷口人相遇,莫问裁诗谢五侯。


书南山元和寺

青葱玉树接溪空,台阁凌虚地布金。

行到白云重叠处,水声松韵淡人心。


契嵩的诗既有陶渊明的自然清新,又有王维的明净幽趣,不雕不典,重在追求意境,几臻完善。后人到今天读他的诗,总会被他的诗吸引进入一种宁静的意境,感到眼前这位高僧在轻吐自己深思的心曲。



谈到契嵩的诗,不能不谈到契嵩的一首诗引出的一个公案。契嵩禅师的好友双溪布纳禅师,也是一位诗文很好的高僧,他们两人平日交流修禅悟道外,还常吟诗作文自娱。


在修禅中,各人都对生死有极深的理悟,并且常常谈及六祖慧能禅师对佛法“顿悟”。布纳禅师常说:“佛祖慧能禅师,那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顿悟佛法的最高境界。”他曾对契嵩说:“我可做到朝闻道而夕可去矣!”契嵩对布纳禅师的“顿悟”怀着极深的敬意。


有一次,契嵩对布纳禅师笑着说:“你真的能做到朝闻道而夕可去矣?”布纳禅师笑着点头:“可以!”契嵩禅师就戏吟一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纳禅师。诗曰:


继祖当吾道,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布纳禅师读罢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非常欢喜地举笔答曰: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追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纳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圆寂。契嵩禅师决没有想到他的这首诗会引起布纳禅师的圆寂,但作为开悟的大禅师,他虽悲痛,却也了然。后来他在《还南屏山即事》诗中表露心境:


岁晚归来石室寒,松萝参寂自盘桓。

但知林下一年过,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解嘲无说与时看。

此心已共空生合,身似浮云不必观。


契嵩从布纳禅师圆寂的顿悟,对布纳禅师的入灭没有大悲,也无大喜。心中只有感到布纳禅师悟道之深而惊奇。



中国文化传统有一死以酬知己。契嵩给布纳禅师的诗,是说布纳禅师的禅法我可以承传,我在悼念你了。这也可以说是一句玩笑话,也可以说是一首诗,或可真的显示契嵩已得布纳禅师的禅法承传。


布纳禅师本来没有入灭的意图,当听到契嵩这首诗时,感到传承有人,他应当走了。由于他早已看破生死,回诗一首当即入灭。他对佛法和友谊显出感人的忠诚。



契嵩所著的书,自《传法正宋记》、《禅宗定祖图》以后,共一百多卷,六十多万字。其甥沙门法灯(澄)克奉藏之,可惜到南宋初已经散失一半。



宋代禅僧怀悟从宋大观年(1107-1110)初开始搜寻契嵩的著作,历时二十余年,至宋绍兴四年(1134),仅收集到一半,“其余则蔑然无闻矣”。怀悟将所收集文稿整理编次,成《镡津文集》二十卷。此外还有独立的《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传法正宗定祖图》等,这就是流传到目前的契嵩著作。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修来,断恶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云林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


☀云林学处

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

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

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

学处 |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学处 | 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学处 | 一灯能破千年暗——燃灯古佛圣诞谈供灯功德


☀云林观照

观照 | 五种因缘  求财不得

观照 | 随信行  随法行

观照 | 不忘初心

观照 | 转烦恼为菩提

观照 | 成住坏空  思维无常

观照 | 心与佛相应  方获大加持

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

观照 | 钱财应向何处求


☀云林常识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佛教为什么重视中秋


☀云林分享

分享 | 此中有真味  此中有真情

分享 | 灵山莫远求  心明即灵山

分享 | 感受与感恩

分享 | 我与慈孝文化

分享 | 若无闲事挂心头

分享 | 广结善缘  生欢喜心

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

分享 | 心系云林  服务大众



编辑 | 妙莲

责编 | 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