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敦煌壁画里的重阳节

敦煌研究院 灵隐寺 2024-03-19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敦煌研究院曾披露了十余幅敦煌壁画中涉及古代“重阳”的传统民俗场景,内容包括古人在寺院进行重阳节民俗活动,小肆里欢聚玩乐、载歌载舞,吃重阳糕,出游、登高,野餐、野游,阖家团圆、敬老等,首次对外呈现了古人如何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在今天九月九重阳之日,就来为大家生动呈现这些敦煌文化之美。

(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寺院小聚: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全图


跟咱现在庆祝国庆、中秋假期一样,吃喝玩乐也是古时重阳节的主题。在古代,人们喜欢去寺院进行重阳节活动,在风景名胜之地修建的寺院中,吹吹风、赏赏菊,可谓惬意之极。


宴饮俗舞、相聚甚欢:莫高窟第98窟(五代)


重阳节,九月初九,正当秋高气爽。秋日菊花盛开,在重阳节斟一杯菊花饮,食足饭饱之后,更要载歌载舞。



从五代开始,重阳节就有吃重阳糕(也称“花糕”)的习俗,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合家拜佛:莫高窟第323窟(初唐)

中国佛教史迹画之僧俗迎石佛入通玄寺


好容易过个节,除了和朋友相聚,第一要义当然是陪伴家人,古人也一样,重阳节也是家庭团聚的好日子。


有信仰的中国古人,家庭团聚时会选择集体顶礼膜拜。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边瞻礼佛像的有趣画面,这其实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画面中奶奶和孙子一起坐在水牛背上,奶奶和主妇手持花朵预备供佛,饶有趣味。


登高望远


登顶登高是古人必须遵守的重阳节习俗。而古人登高,并不仅限于登山,寺庙、亭台水榭,都是常去之处。趁秋高气爽,占领一处高地,仰天长啸舒一舒胸臆。


登天梯:莫高窟第454窟


除此之外,古代人还有另一种登高方式——登天梯!


比如莫高窟壁画中有牛头山图,是佛教自印度经于阗东传中国的缩影之一。莫高窟第454窟牛头山圣迹图中就有登天梯的画面,天梯巧妙的穿过牛头,攀登天梯的人显的极为渺小,画师绘制通过大小对比,凸显出牛头庞大的体量感。牛头山据说就在今天新疆的和田绿洲西南部。



古代风行着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孝敬老人:莫高窟第296窟(北周)

《福田经变》之疫病治疗


在古代,重阳节不仅仅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已经衍化出敬老的意涵。佛教具有重视慈善、护生的社会实践传统。早在南北朝时期,政府就已依托寺院系统开办安养院,扶住鳏寡孤独。从古至今,重阳节还是有敬老、祛病之意味,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


在北周时期的莫高窟第296窟的《福田经变》中就保留有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游子怀乡


重阳节正值秋天,看着空中明月,秋风寒凉,万物萧索,在外游子不经意便会思念起故乡。所以古时重阳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日子。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云林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


☀云林学处

学处 | 世出世间  以孝为先

学处 | 学佛三要诀——怖生死、奋刚勇、开正见

学处 | 弘一大师总结《地藏经》的三个要点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

学处 | 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学处 | 一灯能破千年暗——燃灯古佛圣诞谈供灯功德

学处 | 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佛陀专为盲人说的一种法门

学处 | 何为慈悲 你真的会那么慈悲吗?


☀云林观照

观照 | 五种因缘  求财不得

观照 | 随信行  随法行

观照 | 转烦恼为菩提

观照 | 成住坏空  思维无常

观照 | 心与佛相应  方获大加持

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

观照 | 钱财应向何处求

观照 |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 | 人生在世 佛经不可不读

观照 | 幽默的妙用


☀云林常识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 | 《华严经》妙觉法门的三大菩萨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佛教为什么重视中秋

常识 | 不可不读的佛经——《心经》

常识 | 不可不读的佛经——《金刚经》


☀云林分享

分享 | 此中有真味  此中有真情

分享 | 灵山莫远求  心明即灵山

分享 | 感受与感恩

分享 | 若无闲事挂心头

分享 | 广结善缘  生欢喜心

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

分享 | 心系云林  服务大众

分享 | 找寻回家之路



编辑 | 妙声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