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 | 敦煌莫高窟历代观音菩萨画像

灵隐寺 2024-03-19


▲灵隐寺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像


今日是2020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为了安乐成熟众生,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所求皆应。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民间广受礼敬供养。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


敦煌壁画中的观音菩萨像


▲莫高窟第3窟北壁 千手千言观音菩萨像


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图中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丰满圆润如皓月,仪容慈悲,神情端庄。线条凝练,色彩瑰丽,构图饱满丰富,再现了敦煌壁画艺术的辉煌。


▲莫高窟第334窟 初唐 十一面观音菩萨经变


此图大致依据玄奘法师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绘制。观音菩萨的十一面叠头如塔,头光和背光均呈椭圆形。其面相慈祥,最上一面为佛面,菩萨面戴宝冠,主面宝冠上有化佛。右手在胸前施无畏印,左手置于左膝上作与愿印。结跏趺坐在由水池间生出的莲花上。


▲榆林窟第2窟北壁 水月观音菩萨(张大千临摹)


北壁所绘这一身水月观音菩萨,在月色朦胧中正悠闲自若地静座在宝座上,犹如一位华贵的贵夫人,身靠山石,山后有竹林环绕,观音被笼罩在透明的光环中,正昂着头,望着天边那轮被云彩遮挡的弯月,面前有流水淙淙,水中盛开着朵朵的莲花,似乎正沉浸在这个月夜幽静的世界中凝神遐思,又似乎聆听着世间的疾苦,以慈悲的胸怀随时去解救受苦受难的人们脱离苦海。


▲莫高窟第57窟 观音菩萨 初唐


此绘于初唐的观音菩萨画像,以美貌著称。因此莫高窟第57窟又名美人窟。在绘画技法上,画家用了晕染法,令观音菩萨清逸而饱满的脸颊上,白里泛红,含蓄健美,表现出修行甚深菩萨的皮肤细滑相。


绢画观音菩萨像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唐宋年间的绢画观音菩萨像麻本设色 唐代 8世纪末-9世纪初规格:101 x 102.5 cm大英博物馆收藏斯坦因绘画
▲五代佛画 出自敦煌千佛洞幡 绢本墨书彩绘 尺寸:86.1 x 54 cm装饰后框架尺寸:104.5 x 70.1 x 3.1 cm大英博物馆收藏
▲十世纪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 敦煌绢画绢本设色 尺寸:77 x 50.7 cm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十世纪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 敦煌麻布画麻布设色 尺寸:142 x 65.5 cm俄罗斯埃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收藏
▲敦煌出土 十世纪 绢本彩绘尺寸:101.5 x 60.7 cm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图为英国人斯坦因从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掠去规格:103 x 69 cm彩绘绢本 北宋大英博物馆收藏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藏识 | 天王殿  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琉璃世界放光明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

藏识 | 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


☀学处

学处 | 蕅益大师《圣学说》导读

学处 | 佛经中的四种月喻:圆明朗彻,普照众生

学处 | 《地藏赞》释——地藏誓愿 永无尽期(梵呗唱诵)

学处 | 一灯能破千年暗——燃灯古佛圣诞谈供灯功德

学处 | 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佛陀专为盲人说的一种法门

学处 | 何为慈悲 你真的会运用慈悲吗

学处 | 没钱布施供养怎么办

学处 | 依《普门品》建立佛教信仰


☀观照

观照 | 十种礼佛方式,你属于哪种

观照 | 钱财应向何处求

观照 |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观照 | 人生在世 佛经不可不读

观照 | 幽默的妙用

观照 | 佛教重阳 孝亲报恩

观照 | 跟着佛菩萨学习慈悲

观照 | 普门精神在工作中的大作用


☀常识

常识 | 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 |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常识 |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 | 为什么要做佛事?

常识 | 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

常识 | 不可不读的佛经——《心经》

常识 | 不可不读的佛经——《金刚经》

常识 | 千手千眼观音与四十二手眼观音


☀分享

分享 | 灵山莫远求  心明即灵山

分享 | 感受与感恩

分享 | 若无闲事挂心头

分享 | 广结善缘  生欢喜心

分享 | 学习慈悲善巧  感悟多彩人生

分享 | 心系云林  服务大众

分享 | 找寻回家之路

分享 | 三支清香



图片 | 敦煌研究院

编辑 | 妙声

责编 | 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