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温州白象塔出土北宋佛教造像

灵隐寺 2024-03-19

北宋彩塑菩萨立像


白象塔一层四面出土。石绿色高髻,华冠,双耳垂肩,耳后二绺垂髻和缯带披垂于肩上。眉清目秀,面部丰腴。身穿大红描金菱格纹覆肩襦衣,右胸袒露,外披赭红色袈裟;项饰璎珞,双手相插腹前,下着白色菱格纹罗裙。跣足。亭亭玉立于仰莲上。菩萨体态轻盈,神态闲适自若,各部分比例适度,透视准确,线条圆润流畅,表现了典型宋塑特征,是这批彩塑中的精品。

北宋彩塑菩萨立像

白象塔二层四面出土。前梳平髻,后披长发至膝,额有白毫,面部圆润丰满,白皙带红晕,双目微启,两耳垂肩。披朱红色云肩,着紫色交领肥袖衫,长裙曳地,外罩折褶红裙,菱形纹饰蔽膝,足登云头履。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人物神态闲适自若,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绘木雕菩萨立像

白象塔二层出土。头披蓝色长发,长及胫部,两边鬓发修剪精整,从耳前披在肩后,露出双耳。脸部丰满皙白,用墨描出弯月眉,双目微启,高鼻红唇。身穿乳白色大袖交领襦衣,披红底描金云肩,腰系帛带,腹前佩蔽膝,下垂至地,足登云头履。右手持贴金箔净水瓶,左手残,残部有一个卯眼。凝神伫立于座上。雕刻细腻,色彩鲜艳,衣褶纹饰雕刻流畅。手部采用榫卯拼接工艺。颜料底层打底较厚,颜色剥落较少。

北宋彩塑天王立像

头戴菊花纹饰兜鍪,鍪顶部残,顿项披肩。突目蹙眉,张口露齿。右手从肩部残缺,左手从上臂残。身穿赭红色明光甲式胄,胸前两面菊花纹圆护,背甲则为一片式样。胸背甲在肩部用两根肩带相连,套在护肩上。胸部用帛带横束。腰系革带,腹前饰鹘尾,着红色腿裙,腿裙稍残。下着红色缚口裤,双足残缺。神态威武。与1514/18为一对。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塑菩萨坐像

白象塔二层四面出土。

头梳矮平髻,留刘海,两侧鬓发从鬓角梳到耳后,耳后缯带披垂至肩。额有白毫,面部圆润丰满,五官秀雅,两耳垂肩。内穿石绿色襦衣,外披淡灰色广袖袈裟,袈裟上错落盘缀深兰色盘花。右胸袒露,肤色赫红。颈饰璎珞,腰围罗裙,束赭红结带。左手扶膝,右手残缺。跣足,一足盘膝,一足踏莲花,半跏趺于坐椅上。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人物神态闲适自若,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塑天王立像

白象塔二层三面出土。


披齐腰红色长发,面呈赭红色,有三目,蹙眉暴睛,张口露齿。肩披蓝白相间巾,颈下束结,着红底蓝白团花窄袖袍,外罩赭红色贴金箔鱼鳞甲,胸部用帛带横束,腰腹围蓝色团花捍腰,腰系革带,腹前饰金底红色团花鹘尾。肘部缀以象伞一样撑开的护甲残缺。下身着红底团花腿裙,红底护裙饰金色草纹,下着红底蓝白团花缚口裤。两手残缺,两足着靴,神态威武。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塑菩萨坐像

白象塔二层五面出土。

蓝色发髻,高髻,饰发箍,双耳后二绺垂髻披于肩上,宝缯下垂胸前。目秀眉翠,晕颊小口,面容姣秀。项饰金璎珞。身穿赭红色襦衣,右胸袒露,肌肤洁白柔润。肩搭石绿色披巾,腰系罗裙,外围腰袱,束以结带。左手曲起,右手置膝,臂、腕戴环钏。跣足,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人物神态闲适自若,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塑天王立像

白象塔二层二面出土。


头戴宝珠纹冠,突目蹙眉,张口露齿。右手从肩臂部残缺,左手插腰,身穿赭红色明光甲式胄,胸前两面菊花纹圆护,背甲则为一片式样。胸背甲在肩部用两根肩带相连,套在护肩上。胸部用帛带横束。腰系革带,下着红色腿裙,腿裙残缺。臂甲上部缀以象伞一样撑开的护甲残缺,臂甲和胫甲饰菊花纹,双足着靴,残缺。神态威武。彩塑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浓艳,各部比例准确,具有北宋造像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宋时期和温州地方工艺特色。


北宋彩绘木雕比丘立像

白象塔二层出土,二身为一对,高18-19厘米。


一,剃发、面部丰满。眉毛刻出凹纹并用墨描成宽且长的弯月眉,细长眼睛,墨描眼珠和眼线,鼻子竖挺,鼻翼细窄,大耳,小嘴丰满。内衬粉色圆领衫,身着黑色合领大袖开衩衣,外罩黑色交裾肥袖覆肩袍,裾加缘。系帛带,下着黑色罗裙,足登尖头履。双手相握于胸前,凝神伫立。


其二,外罩绛色交襟肥袖覆肩袍,下着绛红色罗裙,其余均同于其一。此二身肃穆沉静,造型拘谨。刀法粗狂,线条简单,表面打磨率意,雕像表面不打底而直接上色。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巡觅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巡觅|童声唤我心
巡觅|隐于西湖,置身云林

☀学处学处|赞宁律师《勉通外学》导读
学处|佛教的劳动观——从扫地的佛陀说起学处|佛系青年有担当
学处|“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

☀观照观照|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观照|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观照|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观照|觉得苦瓜苦,是不懂人生的苦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凡当参学,要有一双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开示|弘一大师:恭敬三宝,常人所应注意的数条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有方法
开示|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始

一偈一偈|《普门品》——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一偈|《普门品》——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一偈|《普门品》——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物语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常识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往生净土神咒》
常识|忍辱与忍气吞声有什么区别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准提咒》
常识|什么是五戒

☀素食素食|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素食|谷雨,我想要这样吃
素食|人间四月食素天
素食|内心清净的时候,吃什么都是美食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龟兹石窟寺音乐的形态特征
赏析|龟兹佛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现的贡献赏析|清代丁观鹏《法界源流图》
赏析|崔子忠(款)《十八应真图》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历史|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阅读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阅读|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你了解“三月三上巳节”这个古老而诗意的节日吗
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阅读|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

☀故事故事|中国的“韦提希夫人”——独孤皇后
故事|神通能敌生死吗故事|佛陀这样回答“出家人为何乞食为生而不耕种”的质疑故事|居士持戒精严 恶鬼代取莲花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 护佑您 2021年吉祥安康
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