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照|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灵隐寺 2024-03-19

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1、利人不利己,2、利己不利人,3、人己都不利,4、利己又利人。利人不利己的事情,除非菩萨发大心,不然可说少之又少。在佛陀的本生事迹中,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可说是利人不利己的最好典型。


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发心先为众生,后为自己,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阿弥陀佛在菩萨位时,所发四十八大愿,愿愿为饶益一切众生;地藏菩萨发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利人的精神,可见一斑;近代慈航法师说“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都是愿为众生受苦,普济一切众生的菩萨精神。


先利人,再利己,自他两利,是佛弟子做人的典范。回向则是佛法中,一项自利利他的殊胜修学法门。“回向”有回转、去向、转向、施向等意思,将自己所作的各种功德,回转自己与众生,速趣无上菩提、速生净土,或者施与众生消灾除厄,这都是回向。


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能自利利他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蜡烛引燃其他的蜡烛,原来蜡烛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减弱,反而由于点亮其他的蜡烛而使室内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过发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回向的功德犹如聚宝盆,不但能使功德不会流失,反而会转大。


诸经论有关回向的说法甚多,如《华严经疏》列举有十种回向:


其一、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饶益一切众生。


其二、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许的功德,发广大欢喜心,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普获利益。


其三、回小向大:将自觉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其四、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众生同证菩提佛果。


其五、回劣向胜:菩萨能够随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向殊胜的无上菩提。


其六、回此向证:一切善根回向永离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净的彼岸。


其七、回事向理:将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体。


其八、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从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回向圆融无碍的平等法性。


其九、回世间向出世:所有世间善法都能随顺回向出世间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众生。


其十、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从宇宙万有如如不动的理法界,回向本体与现象“相即相人”的理事无碍法界。


回向是一种无私无我的广大心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实践回向的修行,譬如行善之后,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念诵回向文(选择其一):


其一、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其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众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其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其四、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其五、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何时何地,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时时都能与上述回向文的善行相应,并且将这些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当下就是佛果,当下就是净土。


实践回向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心常清净,远离诸毒,离苦得乐。


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会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可谓自他两利,怨亲平等。正如《华严经》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


回向是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我们都应该回向。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巡觅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巡觅|童声唤我心

☀学处学处|梁皇宝忏的缘起、内容及意义
学处|今日正清明,佛弟子应当做的三件事
学处|持咒这件事要如何操作
学处|忍辱、乐观与慈悲——学习弥勒菩萨三种精神

☀观照观照|在生活中修行
观照|在修行中生活
观照|去寺院参加法会前,我该做些什么
观照|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此忏消除历劫之罪垢,开发本具之心光,利益莫能具宣
开示|太虚大师: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开示|巨赞法师:论佛教的爱国主义
开示|虚云老和尚:凡当参学,要有一双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一偈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一偈|《普门品》——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物语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常识常识|修行学佛,皈依三宝
常识|普贤菩萨的“十忍”法门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往生净土神咒》
常识|忍辱与忍气吞声有什么区别

☀素食素食|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呀
素食|清明,食青团
素食|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素食|谷雨,我想要这样吃

☀分享分享|红尘中修行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赏析赏析|飘摇自在:文物中快乐的飞天
赏析|顾见龙绘画作品:十八罗汉图
赏析|弥勒菩萨像的坐姿
赏析|赵孟頫写经换茶图

☀历史历史|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历史|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历史|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历史|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阅读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阅读|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你了解“三月三上巳节”这个古老而诗意的节日吗
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故事故事|胜鬘夫人的赞佛与发愿
故事|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得法的传奇经历
故事|受持《普门品》三十年,感得天乐鸣空,花雨纷飞
故事|中国的“韦提希夫人”——独孤皇后

☀视频视频|春季放生 长养慈悲
视频|观世音菩萨 护佑您 2021年吉祥安康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