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示|太虚大师: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农历二月廿五 纪念大师示寂74周年

灵隐寺 2024-03-19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生起皈依信崇之正信。故其第一步,须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在中国旧俗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其实佛与神迥不相同!在寻常所敬之神鬼或祖先,若天地山川渎岳草木等神,其崇奉之者皆中国向来之习惯。或对于历史上有功德之人,而为之纪念者;或谓神有操纵祸福之神权,敬之则可趋吉避凶,否则不利,故不得不敬者。


在此种通俗之敬神信佛观念上,有以神为佛者,有以佛为神者,故信佛之人往往不知何者是佛。所以在家众之学佛,须先将何者是佛认识清楚,而去除其媚神佞神之迷信。



佛之意义,在各经论中有极详尽之说明,今再为略明:佛是梵音,佛陀之略,在中国为觉者之意。觉谓觉悟,反显平常之人虽有点知识,而大部分不知不觉,如处黑暗。如我虽处身世界,而世界之事不知甚多,乃至本身之事亦多不知。比如本身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即号称有智慧之人亦不明了。故大致皆可说为不觉者。因不觉悟,故如盲子,便生出许多错误的行动及苦的结果,于是种种颠倒烦恼遂相因不绝。


然不觉者非永不能觉,而且已有能觉之者之佛。所谓佛者,在人中曾经有过,即二千余年已前之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是佛有完全普遍而彻底的大觉悟,近自一身、远至万物之真相无不觉悟了知,是为宇宙人生究竟完全之觉悟者。然并非是造出万物掌管世界之神,而只是得到宇宙万有之究竟觉悟者。



佛当时所现的是人身,得到大觉悟后亦与人无异,由此可证明人人皆有得到觉悟之可能。我们各人现虽暂时不觉,然非究竟不能觉。故佛证明一切人及众生皆有成佛之可能性,应去求觉悟,而打破种种之疑惑颠倒,以至于达到究竟之觉悟。


现在各人既皆认识自己有成佛的可能性,然假使无已成佛者为其模范师导,恺切告示,则其可能性不易发挥而仍没在不觉之中。今欲从不觉中依觉悟之可能性以转变成觉悟,则当以佛为我之模范标准。从如此求觉悟上发心信佛,乃非感情上之迷信,而是觉悟上之正信。



故一切佛法都要以摩诃般若为母。般若之意义,即大智慧。依大慧得到大觉,将无始无明完全除去,乃能实现究竟安乐。因烦恼痛苦之源即无明,若欲解脱,须从根源上将不觉破除,成立正觉!正觉确立即佛。应如此认识佛而信佛。


——节录自《在家众之学佛方法》

(太虚大师1930年冬讲于宜昌佛学社)


太虚大师简介


太虚大师(1890—1947),俗姓吕,名淦森,浙江崇德人,出家之后,法名唯心,字太虚。


大师出世未久,父丧母嫁,等如孤儿,与外祖母相依为命。大师13岁时当百货店学徒。1904年,师从苏州平望小九华寺士达和尚出家。是年冬,从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后,即至宁波三官堂依歧昌法师座下,专门研读《楞严》、《法华》及《四教仪》等经论。


1907年,大师18岁时,由圆瑛法师介绍,大师至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大藏经》。《般若经》快要读完时,豁然有悟:“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刹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座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1913年,寄禅和尚圆寂,大师在静安寺追悼大会演讲提出佛教的教制、教产、教理三大革命之说。同年,任中华佛教总会会刊《佛教月报》总编辑。


1914—1917年,大师于普陀山掩关,印光大师为其封关。“一夜,在闻前寺开大静的一声钟下,忽然心断。再觉,则见光明无际。从泯无内外能所中,渐现能所内外,远近久暂,回复根身座舍的原状……心空际断,心再觉渐现,符《起信》、《楞严》所说。”这是大师第二次悟境,之后便宗于《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


1917年,28岁时,于唯识又有领悟,“曾于阅《述记》至释假智诠不得自相一章,朗然玄语,冥会诸法离言自相,真觉无量情器一一尘根识法,皆别别彻见始终条理,精微严密,森然秩然,有万非昔悟的空灵幻化堪及者。”这是大师的第三次开悟。



1918年,大师于沪上创立觉社,主编《觉社丛书》,并赴武汉弘法。1920年,《海潮音》创刊,大师赴武昌、香港、长沙等地讲经弘法,并发起成立汉口佛教会。1922年,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并出任院长。


1923—1925年,大师在庐山发起并召开世界佛教联合会。当年,又率中华代表团赴日参加东亚佛教大会。1928—1929年,大师开启全球弘法历程,经香港、越南、星洲(今新加坡)、锡兰、埃及,出访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美国,多有演讲,并联络各国学者、信徒筹设世界佛学苑。


1929年6月,大师出席中国佛教会第一次执监委员会,被选为常务委员。11月,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佛学会,大师任会长。1930年,成立北平世界佛学苑柏林教理院。1932年,亲自主持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开学典礼。



1932年,太虚应邀出任奉化雪窦寺住持,辞去南普陀寺住持。雪窦寺为弥勒道场,太虚法师深受影响,除弘扬人间佛教外,太虚大师还以唯识学作为理论基础,弘扬弥勒净土法门,求生兜率弥勒内院。


1937—1945年,抗战全面爆发,大师指导筹组训练僧众救护队。并受聘为佛教访问团团长,出访缅甸、印度、锡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联络东南亚国家佛教徒感情,争取各国对中国抗战之同情。在此期间,大师还常驻汉藏教理院,推动佛教交流与深层次的佛学研讨。



1947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廿五,大师于玉佛寺圆寂。4月,举行茶毗典礼。5月,举行全国性追悼会。6月,国民政府颁褒扬令。1949年,大师灵骨入雪窦山舍利塔,武汉、厦门、香港等地分别建舍利塔以纪念。


太虚大师一生深入经藏,著述等身,《太虚大师全书》于1948年编竣,计700余万言,他构建了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是著名的佛学理论家。同时,他还积极创办佛学院,组织佛教会,出版书报杂志,并推动教制之整理、教产之改革、教理之弘化,以培养僧才、团结信众、弘扬佛教文化,因而他又是一位伟大的佛教实践家,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奠基人。不仅如此,太虚大师还是一位放眼全球的宗教领袖,他采真日本、游历欧美并弘法南洋,促进了佛教的国际化,并为世界佛教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巡觅
巡觅|在灵隐寺点亮辛丑年味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学处学处|七种施因缘
学处|佛陀福德寿命无量,为何还会在八十岁时圆寂
学处|梁皇宝忏的缘起、内容及意义
学处|今日正清明,佛弟子应当做的三件事

☀观照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观照|才说腊八 今又月半 寸阴当惜莫散漫
观照|想在家里安置佛堂 我该怎么办
观照|在生活中修行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素食建议:食素人宜多吃面
开示|太虚大师:现代需要的僧教育
开示|虚云老和尚: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
开示|印光大师:此忏消除历劫之罪垢,开发本具之心光,利益莫能具宣

物语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常识常识|关于寺院法会,需要知道的事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悲咒》
常识|修行学佛,皈依三宝
常识|普贤菩萨的“十忍”法门

☀素食素食|春天不吃素 更待何时呢
素食|起初我们没有想要吃炒面,起初我们喝茶
素食|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呀
素食|清明,食青团

☀分享分享|红尘中修行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赏析赏析|敦煌壁画中的降服毒龙图
赏析|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圣像雕塑集锦
赏析|镰仓时代佛画精品:释迦牟尼佛涅槃图
赏析|《清明上河图》里的僧人

☀历史历史|除了英雄辈出 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历史|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历史|东南佛国高僧列传——晋代、南北朝
历史|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阅读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故事故事|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故事|今日帝释诞辰 他曾这样“考验”修行中的佛陀
故事|胜鬘夫人的赞佛与发愿
故事|一华流五叶之芳 四海疏曹溪之派——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得法的传奇经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