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七种施因缘

邹相 灵隐寺 2024-03-19

布施

七种施因缘



布施为佛教“六度”之道,是菩萨的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也是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殊胜法门。《维摩经》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即是说,布施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的事。

布施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 ”即是以财物施予他人,“法施”即是佛法施予他人;“无畏施”即是将不畏惧、勇敢施予他人。

其实在佛教中,除了这三种布施之外,还有“七种施因缘”,是佛陀因人而异,而设立的方便布施之法。







《杂宝藏经》第六章中,记载了佛陀所说的“七种施因缘”,即:一名眼施、二名和颜悦色施、三名言辞施、四名身施、五名心施、六名床座施、七名房舍施。

经中还总结道:“是名七施。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即是说,这七种布施之法,虽然不用花钱、不用布施他物,但是却一样具有大果报。

一、眼施

何谓“眼施”?《杂宝藏经》云:“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

什么是“好眼”呢?就是我们常说的好眼色,不是黑眼、白眼,是充满温暖、柔和的眼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眼神儿,就能给人以力量”。在这里,“好眼神”其实是一种“眼施”。给人以鼓励的眼神、喜爱的眼神、崇拜的眼神、肯定的眼神、赞赏的眼神、原谅的眼神、宽容的眼神等等,这些都是“好眼神”,都能给人以信心和勇气,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如果我们以“好眼”来布施,就能得到“清净眼”,成佛之后,还能得到“天眼佛眼”。

二、和颜悦色施

何谓“和颜悦色施”?《杂宝藏经》云:“不颦蹙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

什么是“和颜悦色”呢?就是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亲切。人开心的时候、心情愉悦的时候,总能露出和颜悦色的面容。但是,一旦受到刺激、惊吓,或是心情沮丧、暴躁、怒火中烧的时候,面目就显得不友善、不温和了。

因此佛陀提到“和颜悦色”也是一种布施。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地以和颜悦色来待人,就能让人心生欢喜。常言道:“出手不打笑脸人。”当我们向别人布施和颜悦色时,别人也会以笑容相待,很容易营造一种良好的对话氛围。

三、言辞施

何谓“言辞施”?《杂宝藏经》云:“出柔软语,非粗恶言,舍身受身,得言语辩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辩才。”

佛教里提到“十恶业”,其中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 “口恶业”,都与言辞相关。

“言辞施”就是用柔软的话语、友善的话语、和顺的评语,来布施他人。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中伤别人,到处搬弄是非,或是花言巧语,不仅伤人,还会害己,最后都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与烦恼。所以我们应该用柔和、温润的言辞来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未来成佛时,还能得到辩才无碍的“四辩才”。

四、身施

何谓“身施”?《杂宝藏经》云:“起迎礼拜,是名身施,舍身受身,得端正身。长大之身,人所敬身。未来成佛,身如尼拘陀树,无见顶者。”

这个“身施”实际上就是指对父母、师长及出家人要恭敬有礼,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得到端正高大的身报。印光大师曾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不仅佛法自恭敬中求,很多事情的圆满也离不开一分恭敬心。只有常怀恭敬之心,才能在为人处事中获得无尽的益处。

“身施”就是一种恭敬的布施,一种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心怀恭敬的处世之道。而这种布施,往往更易被人接受和认可,这种正能量的布施,也会被广为流转。

五、心施

何谓“心施”?《杂宝藏经》云:“虽以上事供养,心不和善,不名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养,是名心施。舍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

一个没有善心的人,即便是做了很多表面工作,比如搞一些慈善活动、接济一些贫困户,但最后还是会暴露出他的本来面目——借着慈善实现沽名钓誉的目的。

所以,佛陀说:“心不和善,不名为施”,虽然表面上能做到种种供养,内心不能和善,是不能算数的。和善的心、慈悲的心、清净的心、欢喜的心、真诚的心、无染的心,这也是一种布施,即“心施”。这种“心施”会传递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滋生慈悲和善的心。经中还谈到,内心和善的修行人,将来可以得到明明了了的真如智慧,不会有愚痴、癫狂的心念。

六、床座施

何谓“床座施”?《杂宝藏经》云:“若见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为敷床座令坐,乃至以己所自坐,请使令坐。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狮子法座。”

见到出家人师父以及跟父母一样的长辈,或是老弱病残孕等,要起身为其安置座位,或者让出自己的座位,这就是一种布施,谓之“床座施”。这种布施,现在主要在城市或农村的公交车上,亦或是在一些座位紧缺的其他交通工具上,当我们以这种布施来施予他人时,将来可以得到尊贵七宝床座的果报。

“床座施”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实用便捷的布施之法,能让受施者迅速得到欢喜和愉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布施也是一种爱心的彰显,能够有效地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从中获得禅悦与法喜。

七、房舍施

何谓“房舍施”?《杂宝藏经》云:“前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使屋舍之中得行来坐卧,即名房舍施。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得诸禅屋宅。”

古代,有不少大善人为一些流离失所的灾民安置住处,让他们住在自己的空房中,留下了乐善好施的美名。经中,佛陀提出“房舍施”,即是这种。

愿意为无家可归的人,或是行脚化缘的出家人,提供房舍让他们休息、行止、坐卧,这就是一种善良的布施,将来能得到宫殿、宅舍的福报。不管是为别人提供休息、安顿的地方,还是让疲倦、劳累的人到家里坐一会儿,歇息、缓解一下劳顿,这些都是一种“房舍施”,都能让受施者心生欢喜。现在有很多富人,名下有很多房产,却用来囤积、哄抬房价,让不少低收入者难以买到一般的住房。那些“空房子”的主人,如果愿意做“房舍施”的功德,一定能获得殊胜的福报。


这“七种施因缘”,作为修行之人的我们,更加明了布施之法的方便与究竟。可以说,布施是学佛修行中简单、易行、契理的殊胜法门之一。即使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也可以通过一个友善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谈等来布施。财布施能得财富,法布施能得智慧,无畏布施能得健康长寿,而“七种施因缘”则能让我们随时与幸福快乐相伴。

布施,让修行变得简单而充实;

布施,让人生变得丰富而多彩。

广行布施之法,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庄严而圆满、如意而自在!




线上随喜

梁皇启建,弥勒题名,志公集华藏之玄文,群经录诸佛之圣号。当时郗氏,方沦蟒类,已承忏法援超升;近世士民,每遇障缘,多沐胜因赐灵验。因兹灭罪,罪灭福生;以此消灾,灾消吉至。真救病之良药,乃破暗之明灯!

杭州灵隐寺于2021年3月28日至4月3日(农历二月十六至廿二)启建清明梁皇法会。惟愿消历劫之障垢,显本具之心光。德被四生,冤尤即离仇对;恩沾九有,亡灵永脱苦沦!长按左侧二维码,梁皇法会祈福在线登记。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巡觅
巡觅|在灵隐寺点亮辛丑年味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学处学处|二月二 龙抬头 你知道龙在佛经中是什么形象吗
学处|玄奘法师持诵《心经》的殊胜感应学处|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何出家——释尊出家日谈出家的殊胜利益
学处|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海青与缦衣

☀观照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观照|才说腊八 今又月半 寸阴当惜莫散漫
观照|想在家里安置佛堂 我该怎么办
观照|在生活中修行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开示|印光法师腊八开示: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开示|印光大师素食建议:食素人宜多吃面
开示|太虚大师:现代需要的僧教育

物语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常识常识|到了寺院如何拜佛
常识|到了寺院,不方便拜佛的时候怎么办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吉祥天女咒》
常识|拜佛有要领吗

☀素食素食|春日春盘春食
素食|今日妇女节 烹茶与煮汤
素食|春天不吃素 更待何时呢
素食|起初我们没有想要吃炒面,起初我们喝茶

☀分享分享|三位有缘人
分享|红尘中修行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赏析赏析|历代画僧作品
赏析|敦煌壁画历代华盖图案集
赏析|敦煌壁画中的降服毒龙图
赏析|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圣像雕塑集锦

☀历史历史|明日正月十五 你可知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历史|除了英雄辈出 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历史|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历史|东南佛国高僧列传——晋代、南北朝

☀阅读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故事故事|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故事|今日帝释诞辰 他曾这样“考验”修行中的佛陀
故事|胜鬘夫人的赞佛与发愿
故事|一华流五叶之芳 四海疏曹溪之派——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得法的传奇经历

撰文|邹相

编辑|慧容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