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到了寺院,不方便拜佛的时候怎么办?

灵隐寺 2024-03-19

每逢周末,或是假期,很多人选择去寺院敬香拜佛。大大的红色中国结彩灯、红的白的盛放的花卉、古木竹林新绿葱葱、再加上殿宇飞檐……寺院的精心布置,将热闹与清幽结合得恰到好处。


远离了繁华城市,回到山林野趣,静观万物,皆是自在,的确是心灵的一次放假。但是如果到了宝山,却没有进到寺院的大殿,去向佛菩萨顶礼、问讯,却是很可惜的事。


佛教徒一般会用顶礼的方式来表达恭敬心,但是如果自身或者环境条件不允许(例如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聚集、避免接触,灵隐寺各个殿堂佛像前都暂时撤去了拜垫),不便顶礼,“问讯”则是另外一种自在方便的方法。


问讯的意思,即是问候、请安,是佛教徒常用的礼节。即便还不是佛教徒,还没有开始学佛,到了寺院,也可以用问讯的方式跟诸佛菩萨问候。很多人到寺院看到佛菩萨,习惯把双手放在胸前,前后用力摇摆,如果能换成问讯的动作,也会比较庄严。


问讯的方法:


1.合起双掌,让目光注视中指指尖。


2.向下弯腰约九十度,当要直起身子来时,合掌的双手同时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轻轻相接触,食指尖也轻轻相接触,食指与大拇指刚好略呈三角形状,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3.双手维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到眉心(但不触到额头)。


4.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到胸前恢复合掌姿势,然后放下双掌。


此外,到了寺院常常看到人们双手合掌致意。这是寺院最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被称为“合十”。我们在寺院里遇到法师,或者在大殿穿越佛前,可以双手合十,稍微弯腰欠身经过,表示自己的礼貌与尊重。


合十的方法:


1.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


2.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合掌的指尖,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合十”又称“合掌”,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礼仪。“合十”是透过肢体的动作,端正仪容,清净身心,在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修持佛法。我们到寺院时,通过合掌,更能以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与寺院的步调融合在一起,感受禅意。


到了寺院,再也不用担心碰面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跟遇到的法师、志工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打招呼,只要双手合十,点头说声“阿弥陀佛”即可。




线上随喜

梁皇启建,弥勒题名,志公集华藏之玄文,群经录诸佛之圣号。当时郗氏,方沦蟒类,已承忏法援超升;近世士民,每遇障缘,多沐胜因赐灵验。因兹灭罪,罪灭福生;以此消灾,灾消吉至。真救病之良药,乃破暗之明灯!

杭州灵隐寺于2021年3月28日至4月3日(农历二月十六至廿二)启建清明梁皇法会。惟愿消历劫之障垢,显本具之心光。德被四生,冤尤即离仇对;恩沾九有,亡灵永脱苦沦!长按左侧二维码,梁皇法会祈福在线登记。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巡觅
巡觅|金牛聚福 福气东来 温暖如画
巡觅|在灵隐寺点亮辛丑年味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学处学处|初五“迎财神”,佛教里的这些“财神”你认识吗
学处|《法华经》中的“药草喻”究竟在说什么
学处|护法诸天佑人间,斋祈福寿永绵绵——斋天的殊胜利益
学处|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解读

☀观照观照|惜福,2020我为惜福做的事
观照|培福,2021我发愿种福田
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观照|才说腊八 今又月半 寸阴当惜莫散漫

开示开示|虚云老和尚:克七取证选佛场
开示|虚云老和尚解七开示:一句话头参到开悟为期
开示|印光法师腊八开示:释迦佛成道之日 亦是我等成道之日
开示|印光大师素食建议:食素人宜多吃面

物语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常识常识|佛教中的牛,真叫“牛”!一键了解佛法中的动物世界
常识|寺院的法器可以敲敲看吗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消灾吉祥神咒》
常识|到了寺院如何拜佛

☀素食素食|每逢佳节,吃素好难
素食|雨水之后,吃粥补水食春芽
素食|正月十五一起做汤圆,吃汤圆
素食|春日春盘春食

☀分享分享|腊八福到 欢喜粥到
分享|佛光普照 温暖我心
分享|三位有缘人
分享|红尘中修行

☀赏析赏析|罕见绝美菩提叶画《十八罗汉图》
赏析|“扫地僧”牧溪的画
赏析|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赏析|登上春晚C位的天龙山国宝佛首,全方位高清细观!

☀历史历史|灵隐腊八习俗的传承
历史|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历史|明日正月十五 你可知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历史|除了英雄辈出 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阅读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故事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中):降伏魔军与魔女
故事|重温释尊成道经过(下):明星出时 成等正觉故事|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故事|今日帝释诞辰 他曾这样“考验”修行中的佛陀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