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赏析|赵孟頫写经换茶图

灵隐寺 2024-03-19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明代  仇英绘 文征明书
手卷纸本 水墨淡彩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此《写经换茶图》卷由明代仇英作画,文徵明写经。画卷内容为元代画家赵孟頫嗜茶,用写心经与老友中峰明本禅师换茶的故事。此书画合璧卷是应昆山收藏家周于舜,据写《心经》换茶诗的诗意所作。仇英作画,文徵明写《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卷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画面中,有松林、竹篱,赵孟頫在石几旁作书,与明本禅师对坐。后设茶具、炉案。侍童三人。图之右前方为赵孟頫在松林树下据石几写字,似乎才将纸摊开,准备开始书写。此时赵孟頫侧身看着右前方的侍童。此侍童手上捧着一物,似为茶包,向赵孟頫和明本禅师走来。


图中间松林较远处有一侍童,正蹲着煮水。


图之左侧更远处有一侍童,手捧着一物正向这里走来,侍童的身后有两只喜鹊正在圆台上觅食。

此卷画法用笔细润,晕染淡秀,人物得李公麟之遗意,设色有赵孟頫影响。

写经换茶这个典故在元代时候就很有名,有很多人在歌咏。但是,传到明代以后,人们只能看到歌咏这个故事的元诗,却早就不见了赵孟頫手抄的经文。据作品后面文徵明之子文彭、文嘉的题识我们可以知道此幅作品是明代收藏家周于舜托仇英依赵孟頫 “写《心经》换茶诗” 的诗意而作,同时并请文徵明在画卷后以小楷书写《心经》以代赵孟頫换茶而作的《心经》。

文徵明书《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相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虚。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説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嘉靖二十一年歲在壬寅九月廿又一日書于崑山舟中。徵明。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于金粟笺本上。此卷曾经明周凤来、王世懋、清宋荦、乾隆内府、费念慈及翁万戈递藏。

文彭题跋

逸少書换鵞,東坡書易肉,皆成千載奇談。松雪以茶戲恭上人,而一時名公咸播歌詠,其風流雅韻,豈出昔賢下哉?然有其詩而失是經,于舜請家君爲補之,遂成完物。癸卯仲夏文彭謹題。


文嘉的识语

松雪以茶葉換般若,自附於右軍以黃庭易鵝,其風流蘊藉,豈特在此微物哉?蓋亦自負其書法之能繼晉人耳。惜其書已亡,家君遂用黃庭法補之。于舜又請仇君實甫以龍眠筆意寫「書經圖」于前,則此事當遂不朽矣。癸卯八月八日,文嘉謹識。


王世懋题跋

崑山周于舜博雅好古,(常)甞得趙承旨《以般若經换茶詩》,而亡所書經,遂請仇實甫圖之,而文待詔徵仲爲補書小楷《心經》,皆極精好,即承旨復生,亦當擊節。世懋得此卷於于舜家。先所珎藏承旨行書《心經》爲力上人寫者,妙若合璧,因以《换茶詩》諸跋足之,而實甫圖、徵仲書居然自成一勝,政無所藉承旨跋也。徵仲兩子壽承、休承各跋補書之意。惜其字皆入品,不忍去之,蓋一舉而得兩完物,自謂得榮覽者毋以跋爲疑也。萬曆甲申十月朔,王世懋題於日損齋中。


费念慈跋

周于舜,字六觀,崑山人,收藏甚富,十洲甞館其家,作《子虚》《上林》二圖,五年始成,文待詔爲書二賦。此卷爲六觀作,當在其時。圖中松雪象與本傳所言不同。然往見小楷《尚書注序》,前有提舉楊叔謙畫象,亦作廣顙,與此正同,知十洲必有所本也。壬寅上巳,携松雪《臨褚 〈黄庭〉》、十洲《橅冷啓敬 〈蓬萊仙奕〉》兩卷謁吾師於山盧,出眎此圖,屬記於後。武進費念慈。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 “文待诏”、“文贞献”。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国吴兴人。元代官员,书画家。其妻为元朝画家、诗人管道昇。元朝画家王蒙之外祖父。赵孟頫为宋室后代,后选择与元朝合作,并受到皇帝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了元代文人画、书法的领袖人物。

明本禅师(1263—1323 ),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新城(今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 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 “广慧禅师”,并赐谥 “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中国明代画家,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生年不详,考订约生于弘治甲寅,卒于嘉靖壬子秋冬之际。吴门四家之一。

手机横屏欣赏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全卷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巡觅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巡觅|童声唤我心

☀学处学处|梁皇宝忏的缘起、内容及意义
学处|今日正清明,佛弟子应当做的三件事
学处|持咒这件事要如何操作
学处|忍辱、乐观与慈悲——学习弥勒菩萨三种精神

☀观照观照|在生活中修行
观照|在修行中生活
观照|去寺院参加法会前,我该做些什么
观照|随缘,到底随的什么缘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此忏消除历劫之罪垢,开发本具之心光,利益莫能具宣
开示|太虚大师: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开示|巨赞法师:论佛教的爱国主义
开示|虚云老和尚:凡当参学,要有一双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一偈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物语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常识常识|修行学佛,皈依三宝
常识|普贤菩萨的“十忍”法门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往生净土神咒》
常识|忍辱与忍气吞声有什么区别

☀素食素食|起初我们没有想要吃炒面,起初我们喝茶
素食|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呀
素食|清明,食青团
素食|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分享分享|红尘中修行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赏析赏析|《清明上河图》里的僧人
赏析|飘摇自在:文物中快乐的飞天
赏析|顾见龙绘画作品:十八罗汉图
赏析|弥勒菩萨像的坐姿

☀历史历史|东南佛国高僧列传——晋代、南北朝
历史|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历史|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历史|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阅读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阅读|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你了解“三月三上巳节”这个古老而诗意的节日吗

☀故事故事|胜鬘夫人的赞佛与发愿
故事|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得法的传奇经历
故事|受持《普门品》三十年,感得天乐鸣空,花雨纷飞
故事|中国的“韦提希夫人”——独孤皇后

☀视频视频|云林祈福 祝福杭州视频|春季放生 长养慈悲
视频|观世音菩萨 护佑您 2021年吉祥安康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