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中国佛教史略之西晋佛教(二)

灵隐寺 2024-03-19



中国佛教史略 · 往期回顾

后汉
佛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三国
佛教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西晋
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对西晋一代主要的译人、译籍,后世已有所品评。如道安在《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中(载《出三藏记集》卷七)评竺法护的《光赞》译本:“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这是说《光赞》纯用直译,文辞粗糙。评无罗叉、竺叔兰的《放光》译本:“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


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同上卷八)评无罗叉说:“斲凿之巧者也,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这是说《放光》兼用节译和意译,删削过甚,意义必定有所遗漏。


僧肇在《维摩经序》中(同上)评竺叔兰所译《异毗摩罗诘经》:“理滞于文,常惧玄宗堕于译人。”总之,西晋一代的佛典翻译,还没有成熟,所以后世研诵者不多。



西晋的佛教义学,继承后汉、三国,以方等、般若为正宗,这在当时几位著名译人的译籍里可以看得出来。


如竺法护,虽然译出许多重要典籍,但他的中心思想仍是继承支谶、支谦传弘方等、般若之学的。他的译出《光赞》,和支谶译出《道行》、支谦译出《明度》,是一脉相承的。他还译出以般若性空为基础的《贤劫》八卷、《大哀》八卷、《密迹》七卷、《持心》四卷、《海龙王》四卷、《等集众德三昧》三卷、《大善权》二卷等方等经典,并且曾经抽译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总之,他的译业,主要是在于弘扬般若性空的典籍的。



同时无罗叉、竺叔兰继承朱士行的遗志,他们译出的《放光》,即盛行于当时。淮阳支孝龙,常钻研《小品》以为心要。他获得叔兰刚译出的《放光》,阅读旬余,便从事敷讲。


后来河内帛法祚(帛法祖之弟)作了一部《放光》的注解,其书不传。卫士度略出《道行》,也在此时。


另外《首楞严》在西晋有竺法护、竺叔兰两种译本,帛法祖还作了一部注解。由这些,可见当时义学沙门是如何重视方等、般若的了。



由于佛教在西晋渐次流行,对道教的传播也有所影响,因而在道教徒中有《老子化胡经》之作。晋惠帝时,道士祭酒王浮平日和帛法祖争论佛道二教的短长,王浮乃撰此经以扬道抑佛。


“老子化胡”之说,从后汉以来已开始了。如《后汉书·襄楷传》说:“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又《魏略·西戎传》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王浮的《化胡经》,或即集前人的传说而作的。



至于当时朝野对佛教的信仰,已经相当普遍。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法琳《辩正论》卷三)。这虽然是后世的记录,未必即为信史,然而竺法护时代已有“寺庙图像崇于京邑”之说(《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而见于现存记载中的,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槃鵄山寺、大市寺、宫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其次,当时译出的经典,除了抄写传播而外,还流行一种“细字经”和“供养经”等,足见当时对佛教信仰的广泛。如永嘉中,有不详氏族的安慧则,工正书,于洛阳大市寺,在黄缣上用细字书写《大品般若经》一部,字如小豆,而分明可识,一共写了十几本,即其一例。另外,西晋时代抄写的“供养经”,有些还流传到现在,如敦煌出土惠帝永熙二年(291)所书写的《宝梁经》上卷,土峪沟出土元康六年(296)所书写的《诸佛要集经》等都是。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 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杭州灵隐寺腊八粥秘方给你 在家也能做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
藏识|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巡觅
巡觅|在灵隐寺点亮辛丑年味
巡觅|我也好想在灵隐寺的佛前供一盏灯
巡觅|春夏秋冬又灵隐
巡觅|想念灵隐寺的美丽风景

☀学处学处|七种施因缘
学处|佛陀福德寿命无量,为何还会在八十岁时圆寂
学处|梁皇宝忏的缘起、内容及意义
学处|今日正清明,佛弟子应当做的三件事

☀观照观照|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观照|才说腊八 今又月半 寸阴当惜莫散漫
观照|想在家里安置佛堂 我该怎么办
观照|在生活中修行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素食建议:食素人宜多吃面
开示|太虚大师:现代需要的僧教育
开示|虚云老和尚: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
开示|印光大师:此忏消除历劫之罪垢,开发本具之心光,利益莫能具宣

物语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物语|腊梅——开年气新 摇芸动尘
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常识常识|关于寺院法会,需要知道的事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悲咒》
常识|修行学佛,皈依三宝
常识|普贤菩萨的“十忍”法门

☀素食素食|春天不吃素 更待何时呢
素食|起初我们没有想要吃炒面,起初我们喝茶
素食|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呀
素食|清明,食青团

☀分享分享|红尘中修行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赏析赏析|敦煌壁画中的降服毒龙图
赏析|悉达多太子逾城出家圣像雕塑集锦
赏析|镰仓时代佛画精品:释迦牟尼佛涅槃图
赏析|《清明上河图》里的僧人

☀历史历史|除了英雄辈出 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历史|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历史|东南佛国高僧列传——晋代、南北朝
历史|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阅读阅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阅读|从十六首古诗词看古人如何过腊八节
阅读|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摩诘居士王维禅诗品读
阅读|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诗与画

☀故事故事|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故事|今日帝释诞辰 他曾这样“考验”修行中的佛陀
故事|胜鬘夫人的赞佛与发愿
故事|一华流五叶之芳 四海疏曹溪之派——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得法的传奇经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