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示|印光大师:儿童教育读本

灵隐寺 2024-03-19


2021

6.1

儿童节

儿童教育


读本



近年来,”鸡娃“一词成为当下父母常常听到的词,一种在激烈竞争下产生的儿童教育现象,成为了大家争相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其主要的核心还是在于培养孩童技艺方面的能力,对于儿童成长非常重要的德育则被忽略。


能够以身作则的家长,是孩子品德培养的最好导师。能够在这方面给予孩子悉心教导的家长,能够更好地和孩子相处,和自己相处,也不至于会卷入到”鸡娃“大战中,焦虑不已。


今日儿童节,分享印光大师的儿童教育开示,不仅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原则,也可以作为父母自身的学习准则。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也会帮助父母自己的成长。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兄爱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爱。家庭之福。


敬师:

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


择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处。有损有益。益者近之。损者远之。劝善规过。端赖乎兹。

布衣: 

衣取遮体。兼以御寒。大布之衣。惜福养廉。莫羡绸缎。锦绣华美。折了福寿。自暴自弃。


蔬食: 

蔬食卫生。肉食伤生。杀时恨心。其毒非轻。勿贪吃肉。吃了须还。还的时候。真个可怜。


惜字:

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惜谷:

田中五谷。以养人民。爱惜五谷。即是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获福。殄谷遭殃。


惜阴:

七十古稀。弹指即过。过则已无。何敢懈惰。努力勤学。立德立业。自利利他。为世作则。

仗义: 

一举一动。唯义是取。义之所在。无往不利。小人见利。即忘其义。虽得小利。究竟吃亏。


清廉:

人生福泽。前世所修。非义而取。是食毒物。清而不污。廉而不贪。世所崇敬。荣无知焉。


知耻:

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尽忠:

一秉真诚。不被妄侵。事亲接物。了无二心。只期尽分。不计人知。如是之人。堪为世仪。


守信:

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不如牛马。


仁慈:

仁爱慈悲。心之生机。此心愈真。福泽愈深。若无此心。势必残刻。纵有宿福。折尽受厄。

不杀生: 

凡属动物。皆有知觉。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顽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


不偷窃: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不邪淫:

淫欲为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无一犯之。


不说谎:

言为行表。是本心术。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望尔后生。切勿妄语。口是心非。终无结局。

不吃烟: 

烟俱勿吃。以伤卫生。口气常臭。熏天熏人。鸦片香烟。其毒极烈。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不饮酒:

酒是狂药。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喝。聪明智慧。常保清白。


不赌博:

赌钱博奕。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阴。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不奢侈:

奢侈夸富。买祸买贱。君子下看。盗贼来劫。布衣蔬食。圣贤仪式。现生后世。人各取则。

不傲慢:

傲慢轻人。实自呈短。明人知伊。学养俱罕。纵到圣位。犹不轻人。绝无凡圣。念存于心。


不嫉妒: 

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业报夺汝。宿世慧思。


不偏见:

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不迁怒:

有富贵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不耻问:

能问不能。多问于寡。冀人从己。故先自下。若是无知。尤当问人。博学审问。造诣方真。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我只是想吃一碗简单的素面藏识|今年元夜时 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大师常住灵隐寺的一年
藏识|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巡觅
巡觅|再游灵隐寺,我言即我心
巡觅|下一次来灵隐寺的法缘,在哪一年
巡觅|在岁月的年轮里,散发记忆的香
巡觅|重檐叠幢,仿佛身在净土

☀学处学处|古佛再来的文殊菩萨是如何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
学处|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庄严功德聚——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学处|好善无倦,便足够吗——读省庵大师《与茅静远居士书》
学处|华严海会 宝藏灵文——《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观照观照|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
观照|觉得苦瓜苦,是不懂人生的苦
观照|惜福: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观照|不离贪嗔痴,如何得解脱

开示开示|慈舟法师:学佛从受戒始
开示|圆瑛法师:佛教与人生
开示|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诞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

一偈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一偈|《普门品》——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一偈|《普门品》——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一偈|《普门品》——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什么是十善
常识|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什么要尊称“上下”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常识|入世的精神:布施

☀素食素食|兴味萧然似野僧
素食|一日一素
素食|小满之日苦菜秀
素食|今日一份罗汉菜

☀分享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赏析|中峰明本禅师题赞的《文殊菩萨像》
赏析|白隐禅师画作:临济禅师顶相图
赏析|唐代佛教造像:石佛、菩萨、力士、华严图像
赏析|华严经变相图片段——如来狮子图

☀历史历史|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历史|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历史|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佛教译经制度考(一)

☀阅读阅读|茶以载道——茶是如何与佛教结缘的
阅读|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
阅读|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各地佛诞习俗了解一下
阅读|丰子恺:山中避雨

☀故事故事|居士持戒精严 恶鬼代取莲花
故事|寒山与拾得
故事|地藏菩萨亲授《华严经》偈 得免地狱苦果故事|龙宫海藏散天香 觉者诵琅函——《华严经》是如何流通人间的

☀视频视频|观世音菩萨圣诞日,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大悲咒》
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