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

——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无常无我觉①

——无常无我觉②

——无常无我觉③

——无常无我觉④

——常修少欲觉

——知足守道觉①

——知足守道觉②

——常行精进觉①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常行精进


精,是纯粹不杂;进,是向前不退。《菩萨本行经》说“一切众事,皆都精进而得兴起。”世间所有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精进而成就的。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是“惟慧是业”,慧业不是侥幸得来的,而是要从精勤不懈中去追求。因此,驱除懈怠,实行精进,是做菩萨所不可忽视的使命。


既然要精进,就必须纯粹不杂。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学佛一定要精,不要复杂。好像在信仰上,我们既然皈依了三宝,尽形寿就要以佛法僧作为信仰的对象。再谈到佛教徒所修持的法门,也应专一,不可复杂。


《大智度论》(卷八十)把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两种。身体方面的精进是“如法致财,以用布施”,一般人要从事正当的职业,以正当的手段发财,这种钱也是用于布施等种种正确的途径,这就是身精进。心精进是“悭贪等诸恶心……令不得入”,就是我们要断除悭贪等不良的心理,不要使这许多烦恼弄到我们心里面来,使我们堕落。


《成唯识论》(卷九)把精进分为三种︰1、披甲精进:由于做为菩萨是难行能行,好像上阵打仗一样,要披铠甲,什么困难的环境,都能够冲得过去,所以称为披甲精进。2、摄善精进:就是很勤劳地去修持种种的善法,一点都不感觉厌倦,叫摄善精进。3、利乐精进:菩萨除了自己修持以外,主要是以救度众生作为自己的任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化度众生而发心精进,并不觉得疲倦,这就是利乐精进。

谈到精进,应该特别注意两点:1、约行善法而说,佛法所谓精进,是专著重善法这方面来讲的,比如行善、诵经、拜佛、听讲佛法,都能够尽心尽力去做,才叫精进。假使为非作歹,所作所为于己于人都不好的,看起来也是很卖力地做,不能说是精进,这是造恶。2、约修行而说,在修持佛法时,应当从容不迫,恰到好处地前进,不要太急,要缓急适中,才能够保持长久。


普贤菩萨警策大众的偈颂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我们希望道业有所成就,要常行精进,必须时时刻刻留意我们身口意的所作所为,分分明明地知道我们的三业是倾向于善,或者倾向于恶,提升善业,消灭恶业,养成了善的习性,增长善的力量,才有办法做到下面经文讲的“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破烦恼恶


烦,是昏烦。恼,是恼乱。有了烦恼,我们不论在生理上、在心理上,时常感到动乱,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就好像屋子里面住着许多毒蛇猛兽,人怎能住得平安快乐呢?我们要去破除烦恼,就和驱逐屋内的毒蛇猛兽一样,一定要使它销声匿迹,才会安乐。


说到烦恼,实在太多了,佛法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的。唯识宗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大类。根本烦恼,是指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这六种烦恼,如同树根一样,能生长枝叶花果;贪嗔痴等六种烦恼,能生长其他大中小随属的烦恼,为一切烦恼的根源,故名根本烦恼,是对枝末烦恼而言。


枝未烦恼,可分为三类:


一、小随烦恼:共有十种,一忿怒、二仇恨、三结怨、四虚诳、五奸诈、六欺骗、七倨傲、八迫害、九嫉妒、十自私。这些心理之所以被称为随烦恼,原因是它们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时常发作,能危害自己和他人,令人身心不安。


二、中随烦恼:即是无惭与无愧两种心理,比较以上十种小随烦恼,对人生之影响更大;盖人而无耻,则五逆十恶,无所不为矣。


三、大随烦恼:即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以及散乱等八种。这些心理毛病,对人类前途的障碍与破坏性,比较小随与中随两种烦恼尤为严重。因为一个懈怠放逸的人,何止对人对事缺乏信心,缺乏正知正见与正念,同时头脑昏沉,不知振作,浑浑噩噩的生,浑浑噩噩的死;虚度光阴,浪费生命。所以大随烦恼,无异是人类进德修业的绊脚石,特别是对于修行办道的人,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更惨重,故被称为大随烦恼。


由于众生的心,充满了大、中、小种种心理毛病,令人心烦意乱,甚至丧失理智,颠倒是非,胡作非为。内则妄认四大五阴所组合的假形象为自我,外则攀缘取舍事物的影像,故为境所转,沉溺生死。因此,这些烦恼恶法,我们要精进修持,把它破除掉。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杭州灵隐寺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组织僧众诵读《八十华严》,为期三个月。以此诵经功德,回向

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

殁者往生净土,莲品高增。

更祈

世界和平,灾疫消灭。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

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随喜法会者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或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客堂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巡觅
巡觅|1996年10月摄于灵隐寺药师殿前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学处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如法进修,增长智慧,破除烦恼
学处|为什么要去朝山?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具足无量功德,清净庄严,谓之净土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一心念佛,朝向极乐之邦迈进

☀观照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
观照|改善自己的命运
观照|佛法的立脚点在于人生的多苦观
观照|学佛的人,正信正见

开示开示|太虚大师:学佛之简明标准
开示|虚云老和尚: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就叫明因识果
开示|慈舟法师:一心念佛心转境,十方世界皆弥陀
开示|谛闲法师:普贤乃众生心中之普贤,众生乃普贤心中之众生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修少欲觉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①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上)
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下)
常识|十二处与十八界
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意义

☀素食素食|安心素食好食在
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
素食|天气这么热,一起吃素吧
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分享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分享|供花四悟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赏析赏析|南宋佛画:华严三圣图
赏析|(传)明代唐寅:维摩说法图
赏析|《华严经》与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

☀历史历史|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历史|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阅读阅读|丰子恺:作父亲
阅读|丰子恺:送考
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故事

故事|佛陀的无能为力——琉离大王灭释种

故事|佛陀的身体也会受伤吗

故事|长者子呻号的“病因”

故事|印光大师:晒经得读净土文,发愿念佛往西方


☀视频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上)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