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无限的慈悲:慈悲的意义

灵隐寺 2024-03-19

今日是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前文回顾:恭迎|六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世音菩萨素以大慈大悲闻名于世,而慈悲正是一切佛菩萨所具备的二种德性之一,与智慧并列,称为悲智二门。智慧则上求觉道,偏重自利;慈悲则下化众生,偏重利他。实则悲智二门,二而不二,唯有同时具足圆满,方能成就无上菩提。从今日起,“常识”栏目将以“无限的慈悲”为主题,通过数篇文章详细介绍佛法所说的慈悲,以及观世音菩萨之于慈悲的特别彰显。

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


因此,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出无限的慈爱,愿意无限度给予一切众生幸福快乐;自然对被众苦逼迫,还末成佛的一切众生,产生同体大悲至极同情,愿意无条件的拔除一切众生的忧悲苦恼。如《大智度论》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这种拔苦与乐的大慈大悲,原是人类本具的天性,可惜人因固执自我,妄想发展自我,结果被自我所蒙蔽,为自我所困扰,无法冲破自我所编织的烦恼圈套,无法跳出自我所制造的私欲陷阱;致使人心慈悲丧失,同情心灭,正义无存。人与人相处,各私己所爱,各爱己所私,不得不强夺巧取,以强凌弱。圣洁的慈悲心,沦落为卑鄙的自私心,尊贵的同情心,变为狭小的占有欲,给人类制造无比的灾难,给世界带来无穷的斗争。


诸佛菩萨,由于亲近善知识,转愚成智,转迷成悟,能觉悟往者不谏,知来者可追,剪除妄想,摆脱私欲,本乎无上智慧,实践无边愿行,发掘人性的慈悲,而且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冲破种族的界限,无论此界他方,不管过去,现在,或未来,不问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是人或是畜,皆一律平等拔苦与乐。何止拔除一切众生,生理上种种苦恼,同时拔除众生心理上的烦恼;不特给予众生生活上物质所需,且给予众生精神上真理的启示,令众生法喜充满。

这种无条件,无止境,无限度的慈悲,正是大乘行者济物利生的资粮,亦是大乘佛教拔苦与乐的基本功能。菩萨们历劫修因,广行六度、四摄,饶益有情,固然是基于慈悲;释尊降生娑婆,八相成道,展开觉世牖民的工作,到处转法轮,击法鼓,从朝至暮,说法利生,又何尝不是慈悲的驱使。


可以说,释尊的心,是慈悲心,释尊的行,是慈悲行,释尊的一生,正是大慈大悲的总汇;离开慈悲,既无菩萨道可修,亦无佛道可成。所以《法华经》说,“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大涅槃经》亦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悲为本。”据此可知,慈悲,正是建立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基石,是大乘教义的核心,大乘菩萨的骨髓与灵魂。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小朋友”吗
藏识|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济公)圆寂日——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巡觅
巡觅|1996年10月摄于灵隐寺药师殿前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学处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如法进修,增长智慧,破除烦恼
学处|为什么要去朝山?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具足无量功德,清净庄严,谓之净土
学处|修福修慧修净土:一心念佛,朝向极乐之邦迈进

☀观照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
观照|改善自己的命运
观照|佛法的立脚点在于人生的多苦观
观照|学佛的人,正信正见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凡夫不可学彼喝酒吃肉
开示|太虚大师:学佛之简明标准
开示|虚云老和尚: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就叫明因识果
开示|慈舟法师:一心念佛心转境,十方世界皆弥陀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修少欲觉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知足守道觉②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①

物语物语|玉兰——春日无限 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茶花——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常识常识|入世的精神:般若
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上)
常识|五蕴:色、受、想、行、识(下)
常识|十二处与十八界

☀素食素食|安心素食好食在
素食|初伏天,炎炎夏日清凉素
素食|天气这么热,一起吃素吧
素食|大暑时节,调身调心

☀分享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
分享|供花四悟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赏析赏析|南宋佛画:华严三圣图
赏析|(传)明代唐寅:维摩说法图
赏析|《华严经》与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学僧观音三十三化像

☀历史历史|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历史|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历史|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阅读阅读|丰子恺:作父亲
阅读|丰子恺:送考
阅读|丰子恺: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

☀故事

故事|为什么以关公的生日作为伽蓝菩萨圣诞

故事|佛陀的无能为力——琉离大王灭释种

故事|佛陀的身体也会受伤吗

故事|长者子呻号的“病因”


☀视频视频|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上)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