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人生实在太苦
纵观我们当下的这一生,从始至终整个的遭遇领受,无论是谁,都不免要感慨一句“人生好苦”。在佛教看来,人生确实太苦,这并不是故意作悲观的解释,而只是对人生实况的直述。
四谛的初门,就是先说苦谛,而教以修四念处,其中一条就是“观受是苦”,能观察到人生所领受的无非是苦,也是开智慧的起步。我们初学佛法,在此不能有所警觉和认识,那么学佛又是为了什么,又求什么解脱呢?
一、领受的种类
我们对于外境的领纳感受,详细分析,共有五种:
苦受:指身(即眼等五识)领纳违情境界,而感苦痛。
乐受:指身领纳顺情境界,而感快乐。
忧受:指心(即第六意识)领纳违情境界,而感忧恼。
喜受:指心领纳顺情境界,而感喜悦。
舍受:指身心(通于六识)领纳不违不顺境,而感无苦无乐无忧无喜。
既然领受有五种,为什么只说苦呢?这是因为五受之中,有虚妄有真实。乐、喜、舍三种,属于虚妄,苦、忧二受才是真实。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本无有。世间本无实乐(喜、舍),而感觉快乐(喜、舍),那只是因为所感到痛苦(忧)的暂时停止或暂时离去而感到的一种错觉而已。譬如,大病初愈,觉得很快乐,其实平时原本没有病,乐又在哪里呢。
第二、能改变。我们所以为的乐事,如果令他乐之不止,那就要变为苦恼了。比如食色二事,人都以为是大欲乐,如果使他终日饮食色欲不止,势必避之唯恐不及了。
苦、忧二受却不是这样。第一,人生本是一种苦报,非由乐的因缘,才来苦受。第二,所苦恼的事,如果不止,绝不会转为快乐,只会苦上加苦。比如棍棒交加是苦,如果不停止鞭打,那只能更加痛苦,绝不会转为快乐。因此,苦是真实。
可惜,众生不知乐是虚妄,所以穷追不舍,终于得不到真乐。所幸,佛陀深知唯苦是真实,所以教修观受是苦,求解脱道。
二、略说苦恼
既然明白了观受是苦,那人生苦事究竟有多少呢,详细说起来,真是无量无边,归纳起来,也有所谓“八万四千”、“百八烦恼”、“百十一种苦”,乃至“三苦”、“八苦”。现在略说三苦、八苦如下:
第一、苦苦:苦是苦恼逼迫的意思,从苦、忧二受而言,指种种身心苦恼之苦。其中,包括八苦,即我们常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第二、坏苦:坏是变坏的意思,从忧、喜二受而言,因为万法无常,乐境才现,苦境即来。当乐境坏灭之时,即是坏苦。
第三、行苦: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从舍受而言,虽然有时不苦不乐,但我们的心一直处于不息的变化之中,这就是行苦。
三、三界都是苦的
苦有如此之多,那么谁来受呢?是不是都是别人来受,而我不必受呢?应当知道,三界以内的众生都得受,谁也免不了。
第一、欲界众生受三苦:欲界包括六层天和下面的五趣杂居地(我们人类即居住在此)。欲界众生,都有饮食男女的欲望,故名欲界。贪欲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染欲尘,自是一切苦之根因。
第二、色界众生兼受坏苦和行苦:色界包括四禅,共十八层天。色界众生因有禅定的功夫,已经没有男女饮食的欲望,却仍保有色身和宫殿楼阁等,故名色界。可是,身为苦本,仍然不离生、住、异、灭,为生死所缠缚,所以有坏苦和行苦。
第三、无色界众生单受行苦:无色界包括四层空天。无色界众生,所入禅定(名四空定)更深,不但没有男女饮食欲望,亦无色身执着,只留识,故名无色界。可是,识为一切妄念所依起,所以仍然会有迁流生灭的行苦。
由此可见,只要是三界内的凡夫,都得受苦,无一例外。所以,佛学教离苦的办法,就需要跳出三界。
观察所以招苦的原因,主要是烦恼遮盖住本性而起惑,因为迷惑颠倒,无有智慧而造业,既然造作了恶业,将来必定招受恶的果报,这就是苦了。
众生招受苦果,不但不知反省,往往还要怨天尤人,因此更起迷惑颠倒。惑、业、苦,恶性循环,永远不止,不得不感慨真是苦海无边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更要精勤学习佛法,因为佛法里才有真正的止苦之法。
往期回顾
☀藏识
☀巡觅
☀学处
☀观照
☀开示
☀一偈
☀联灯
☀物语
☀常识
☀素食
☀分享
☀赏析
历史|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
历史|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历史|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阅读阅读|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阅读|佛陀的遗教
阅读|念佛不专一
阅读|离教而参是邪因 离教而悟是邪解
☀故事故事|长寿王的故事
故事|念我往昔轮回生死 求一饱餐尚不能得
故事|舍命求法
故事|阿育王的忏悔
☀视频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视频|灵隐寺合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视频|灵隐寺合唱《三宝歌》
视频|春风春雨溢春潭 春满山花影瑞昙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