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天父学做爸爸】回到原点
我静静地走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门口,首先映入眼睑的是墙上的大字——“安静”。围在门口的家属,都异常安静,脸上的愁容已经道尽了心里的苦痛,至亲被围在中间低声着抽泣着。有人发现了我,就凑过身去,轻轻地说:“牧师来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我这里,患者的父母没有起身,只是目光直直地跟着我,直到我来到他们身旁。爸爸轻轻地说:“谢谢牧师,辛苦了!”没等我开口,妈妈边哭边说:“才30出头啊……叫他不要太拼命,身体健康要紧,爸爸妈妈没有其他的要求,就是健健康康就好,想不到白发人要送黑发人。”大家都止不住自己的眼泪。
父母期待的“原点”
由于特殊的身份,这样的场景不时都会发生,心里感叹人生的短暂与痛苦。反过来却不禁令我们思考,在“望子成凤、望女成凤”的观念下,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中,从小就被置身于竞争的人生赛道上的人们,到底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父母不要只在生死交关的时候才想到“活着就好”、“健康就好”这一类的,情况会不会不一样呢?当然,很多事情是没有“后悔药”的,对于那些处在生死边缘的人来说,也是回不到原点。这种“原点”,就是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回到即将落地的孩子只要四肢健全、五官端正、智商正常、平安无事就好。
但是,今日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渐长,逐渐远离原点。对孩子的要求,一天天加多,直到孩子无法承受。父母开始不悦、失望,或者好言相劝、威逼利诱,或者警告恐吓、羞辱体罚。时而,提出“都是为你好”的口号;时而,贴上标签“你令我很失望”。我们似乎不再理会原点,陷在错误的期待里,试问:我们生养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合我们的意,令我们高兴,安我们的心,甚或是替我们争一口气?
托管意识中的“原点”
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看,“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127:3)基督徒家庭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意识叫托管的意识。许多父母对子女过分严苛,使子女到达自主年龄便反叛父母。这种过分的爱,其实是一种私有化的欲求,叫对方不能忍受。但托管的意识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怎样爱自己儿女,这个爱并不表示我们可以把他们私有化,拥有他们;在此时此刻,只是神把他们信托给我们,使我们可以爱惜他、保护他、教养他;他们仍拥有自己的自主权,亦要向更高的权柄交账,而不是向我们交账。
托管的意识也提醒我们要明白神在儿女身上的旨意,要按着神的心意来教养孩童。回到神创造人类的“原点”,我们不难发现,神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首先,神创造我们的原旨就是要我们荣耀神的名,这成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神说:“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好述说我的美德。”(赛43:21)其次,智者所罗门告诉我们,人生真正智慧的开端是敬畏耶和华。(箴9:10)再次,对于孩子,所罗门认为从小明白当行的道最为重要,他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最后,先知弥迦告诉我们,神对我们的要求不高,“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8)
站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看着即将逝去的生命,我心里想到的,或是特别在意的,当然不只是他的父母想到的原点,而是神创造他生命的原点。他的父母期待他能够恢复健康,正常说话、行走、做事,而我所在意的是他是否能够恢复与神的关系,在离世之后是否能够归回到天父的怀抱。
杨牧谷主编,《当代神学辞典》,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年4月,第397-398页。
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丰盛“书”房,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您可以阅读到感兴趣的文章,包括讲章、灵修默想、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教会历史、口述史采访、基督教教育、信仰随笔等。可以直接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
elishachen2013
丰盛“书”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若喜欢本平台的文章,请不要吝啬您的手指,欢迎“指指点点”,将平台推荐给您所爱的人,与他分享益处、共享恩典!愿主赐福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