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血清,血浆的这些知识点吗?|微量循环样本
上周为大家介绍了专门为临床微量循环样本而优化的lncRNA芯片和ceRNA芯片(用“芯”让微量循环样本不再难做),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最常见的两类微量样本——血清和血浆。
1.全血、血清、血浆的区别?
全血(如图1号管所示):将人体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全血,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血浆(如图2号管所示):将全血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得到的上清液,抗凝剂的存在阻断了凝血反应,使凝血过程受阻,纤维蛋白原还存在于血浆中。
血清(如图3号管所示):全血发生凝血反应后形成的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凝血的主要反应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所以血清中不再含有纤维蛋白原。
小知识:
1.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2.血浆可以通过去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形成血清。
3.血清、血浆组成复杂,含有外泌体及多种循环RNA,如lncRNA,circRNA及miRNA等。
2.血清、血浆如何分离?
分离流程如上图所示:
血浆:
1.取全血于已加入抗凝剂的抗凝管中,轻轻颠倒10次;
2.室温1200Xg离心10min,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3.1300Xg离心2min,取上清液,-8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血清:
1.取全血于医用血清管中,轻轻颠倒5~8次;
2.室温放置30min;
3.室温1800Xg离心10min,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
4.1300Xg离心2min,取上清液,-8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小知识:
血清分离步骤中比血浆多了一步室温放置30min的过程,目的是让全血充分发生凝血反应。
3.血清、血浆分离的注意事项?
血清、血浆分离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两点:防止溶血和细胞混入。小编特地询问了实验室里的专家,请他说说分离血浆血清样本的窍门:
1.快:血液离开人体后,血液环境的稳定性与保存时间的长短呈反比,细胞膜的稳定性也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快开展血清、血浆的分离,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避免出现溶血现象,血清、血浆分离后务必避免反复冻融。
2.慢:离心速度不能过快,过快的离心速度会造成红细胞压积,容易产生溶血。
3.冷:血液样品如不能马上进行血清或血浆的分离,则尽量冷藏保存和运输,但是,绝对不能冷冻,否则血细胞会形成冰晶造成细胞破裂而溶血。
小知识:
1.溶血现象:即因红细胞细胞膜的破裂而导致的红细胞破碎、血红蛋白溢出的现象。溶血可由多种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尤其在人体外,渗透压的变化、机械外力,温度的变化,酸碱度的变化或血液处理的过程中人为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均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溶血。
2.抗凝剂选择:不同的抗凝剂有其不同的分子构型,会对血液中各细胞的细胞膜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会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的会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所以选择一款合适的抗凝剂至关重要(抗凝剂推荐:EDTA、柠檬酸钠;不推荐使用肝素:肝素是一些酶的活性抑制剂,可能会对后续实验中用到的酶有抑制作用)。
3.样品处理不当的危害:血液存放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反复冻融对细胞膜有很大的损害。温度过高及反复冻融会使细胞膜上的结构蛋白构象发生改变,进而造成细胞膜的弹性降低以致破解产生溶血现象,所以用于分离血清、血浆的血液应避免反复冻融。
4.血清、血浆中RNA含量如何确定?
依据前述步骤分离得到了血清、血浆,在用于高通量测序或芯片检测前,需要对其中含有的RNA含量进行鉴定,含量过低的样本在开展后续实验时会遇到检测不出来的情况,小编也请实验室里的专家来给大家分享分离血浆血清样本的窍门,总结了血清、血浆样本中RNA含量的评估技巧:
1.血清、血浆提取RNA后,采用nanodrop等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浓度,实际上是很不准确的,因为这些样品RNA含量过低,已经接近分光光度计的最低量程,而且相对杂质比较多,得到的数据往往会虚高。也就是说,用这种方式检测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2.实际上根据bioanalyzer2100 Pico RNA质检芯片的定量结果,一般1ml血清、血浆中提取得到的RNA总量大约的范围约为1-10ng。当然,也存在个体差异,且与样品的新鲜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小知识:
1.由于血清、血浆样本中RNA含量较低,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样本量,通过RNA富集最终可以达到下游实验所需用量 。
5.血清、血浆等微量样本用芯片还是测序检测比较合适?
检测这类样本中的长链RNA,如lncRNA、circRNA等,建议大家首选芯片,具体原因如下:
1. 微量样本不适合做核糖体RNA(rRNA)去除。在不去除rRNA时,如采用测序,则经过PCR扩增得到文库中绝大部分都是rRNA序列,lncRNA和circRNA序列占比很少;而芯片采用特异性探针检测,则不会受到rRNA的干扰;
2. 芯片实验采用线性序列扩增,不会出现测序文库扩增的序列偏好性;
3. 芯片对基因表达丰度无偏好,对低表达丰度的lncRNA也同样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测序则更容易检测到表达丰度高的编码基因,而不易检测低丰度的lncRNA;
4. 微量样本中,如果出现微量的外源性序列干扰,则测序文库扩增时会将其显著放大,干扰后期的数据分析;而芯片采用特异性探针检测,则不会受到此种干扰。
也可以点击:用“芯”让微量循环样本不再难做查看详情。
今天的科普小课堂就到这里了
欢迎留言给小编讨论~
相关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