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设计学者眼中,烟火气是如何长出来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声动活泼 Author 声小音
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应该有一定量的比较机动灵活的小经济。就像一个正常的生态圈,有小的动物才能支撑起大物种的生态。
▌城市就像热带雨林,自有其生长规律
声东击西:所以在同一个街区中,多样性非常重要。
盛强:多样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说起多样性,大家会联想到一个街道,步行穿过它时能看到很多小店,很多人来来往往,但是这并不是多样性的全部。更好的多样性是一种多尺度的多样性,即人、自行车、汽车都容易穿过。就像高速公路只是交通的一个层面,而南北东西交错的胡同,更能容纳多样的交通方式,也更容易保持活力。
声东击西:哪些因素会迅速打击一个地方的活力?
盛强:最直接的封堵会给活力带来最迅猛的打击。从恢复活力的角度来看,那些步行可达性强的地区恢复能力更好。有意思的是,这些地方恢复回来之后和原来的样貌会不太一样。城市的商业在萎缩(指不是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商业,比如衣服店),商铺数量在减少,但这些空间被社区的需求占据了,因此社区商业的分布反而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声东击西:我家楼下原本有两家中介,占了很大地方。这次疫情之后,我发现那个中介不见了,变成了一个便利超市。
盛强: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疫情像一个催化剂,让一些注定要发生的事来得更快了,例如本地的回归,local 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应该有一定量的比较灵活的小经济。就像一个正常的生态圈,得有小的动物才能支撑起大物种。这也是一个商业逻辑,即得有一定数量的小商业,然后有中档商业,才会有大商业。
声东击西:互联网技术比如外卖、盒马等生鲜电商,会如何影响社区空间的布局?
盛强:2011 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与大众点评相关的一个研究,发现地区的空间规律不仅没有被减弱,反而增强了。空间规律就是聚集性,即这条街道如果有更好的交通,就会有更多的餐馆,而且都是评论数较多的餐馆。
声东击西:目前在做的研究是关于什么?
盛强:在应用层面,我们希望对于今天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和方法进行反思。
很多时候我们的规划和设计更多的是一刀切,将某个行为定性为“可以做”与“不能做”。比如“退路进厅”政策,即不能在街边从事商业活动,但是在室内可以,这实际上就抹杀了街道的多样性。因为有些被放到“厅”里的商业只适合出现在街道上,比如修锁配钥匙,那这样去布局肯定是有问题的。
官方在规划的时候,特别容易采用的一个指标是人口,即按照人口规模去分配空间功能。比如这个位置周围 15 分钟的可达范围内住着多少人,那就应该有这么多设施,这听起来十分合理。
但在真实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些地方有很多的菜市场,某些街道甚至有三四个大爷聚集在一个地方修车,离得都不是很远。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却一个菜市场或者早餐店都没有。
其实并不是居民没有消费的需求,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经营者也有赚钱的需求,经营者需要有足量的人从摊位前经过并掏钱购买。所以如果只是按照理想的模式去分配功能,就会造成有些地方浪费了商业机会,而有些地方即使提供了机会,它也活不下去。
所以我们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但背后那张网、它生长的土壤、交通环境,实际上是应该好好地设计和经营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设计种子会长成什么东西,而是通过调整环境,诱导种子长出繁华的果实。
一般轨道交通、城市开发都会比较强调“小街区,密路网”。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比较适宜步行的,街区分块要相对小一点。当然这并不是所有街区都应该如此,但是那些主要为人去使用和体验的,人性化导向较强的街区应该采用这样的方式去管理。
总体而言,我们十几年间对街道商业和活力的观察研究显示,步行可达性比较好的街道,它们的活力比较容易保持,尤其是在遭到疫情或政策冲击的情况下。
声东击西:你们做的修车大爷、早餐店等研究进展如何?这些研究已经在实践层面发挥作用了吗?
盛强:大部分停留在研究层面,但也有一些已经对实践起到了指导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了一些政策。2018 年,我们有关菜市场的文章引起了市领导的关注,对决策部门的行动产生了一些影响。例如不会一刀切地拆除某个空间,在做一些具体的拆留抉择时,会征求我们的意见。
声东击西:多种业态的小商业是必要的,它也会自然生长起来,不应该被一刀切。但这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方说早餐摊可能会占据交通车道,你们会考虑小商业占据街区的一些负面影响吗?
盛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从业者,肯定会考虑小商业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向。
早餐摊占据车道实际上涉及到路权争夺,不同的使用主体都在争夺有限的路权,不仅是商业在争夺,不同的交通方式也在争夺。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比如改变建筑的界面形态,建筑可以有很多的方式去协调这种矛盾。作为专业人士,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并不是非此即彼,如果满足了你的需求,就不能满足他的。
当然也并不能说“野生”的城市就是好,实际上也应该不断调整,去更新和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但这个过程应该建立在了解不同人群需求的基础上,你怎么去替他们妥协,怎么替他们达成某种共识,然后把它反映在空间形式上。这实际上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我觉得国内也在做一些理念的转向,比如说像上海的城市设计导则。之前我们的街道空间都是机动车优先,现在要转过来变成以人的需求为先。我也看到交通专业的很多老师在研究步行行为。不同的学科都在转向这种更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以我觉得立足科学和以人为本这个是能够比较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对这个行业也还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