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满大街共享自行车,会合并掉,还是会死掉?

2017-02-11 老康 康国平说

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蔚然成风,花花绿绿,自有一番风光。各家拿到的VC的钱,动辄上亿美元,足可以和滴滴专车相媲美,甚至比专车早期的拿到的都多。这是可以算出来的:赚钱的行业,不赶紧进去,后悔可来不及。谁都不想错过下一个滴滴,甚至错过下一个阿里巴巴。“今天对我爱理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上。”呵呵,投资人嘛。可共享自行车,真的那么美好吗?它们最终会合并掉,还是如一些悲观的人所说的,最后死掉?


在新浪科技上看到一篇探讨共享自行车生死的文章,内容我没仔细读,但我看到了4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以及4张照片的文本解读。我只关心这几张图片的选择。它们是如此震撼人心,又直指事物的本质。实际上,这几张图片选择,也给我的标题,做了注解。



摩拜单车披露的自行车生产车间,公开数据显示,摩拜单车自已于今年1月4日完成了D轮2.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其竞争对手ofo共享单车则在2016年10月获得C轮1.3亿美元融资。



2016年11月,成都一街道办事处城管办公室对辖区内100余辆共享单车进行了清理,城管办认为,共享单车违反了《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开展经营活动”的条款。



2017年1月,深圳出现大面积人为破坏共享单车情况,数百辆共享单车被堆积成“小山



中国曾经是一个真正的自行车大国。所有人上班都得靠自行车。如今,自行车已经逐渐被人抛弃,代之以私家车,或公交地铁。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密密麻麻如此之规模的骑车场景,未来也只限于存在过去的摄影作品了。


生和死,难道不很清晰么?是自行车,已经不成为第一交通工具。如果他不是第一交通工具,投入越多,越难以见到它重新崛起的一天。


最早的共享自行车,ofo,发展于校园。为什么?因为很多大学校园太大,所以需要自行车。而城市丢自行车严重,有时候出去和回来不敢买自行车,只能买二手,旧的,丢了不心疼。ofo走出校园,是摩拜单车逼的。如今,将丢车、损失等转嫁给企业,转嫁给VC而已。


骑车的人,会多一些。主要替代了短程的打车人群。但总数,不会井喷。而且也难以像滴滴打车那样垄断。谁都想进来,最后,只能被免费的给破坏了市场。自行车项目看起来盈亏平衡很好算,但如果丢失、损坏、管理成本都上来后,能否平衡就不好说。


最后,过了新鲜劲后,也许就真的只剩下自行车制造商赚钱了。除非摩拜和ofo尽快合并。因为还有起码10家巨头想进入,一些新的城市来发展。比如小米就做了一个小白自行车,从厦门入手。还有很多城市,比如哈尔滨暂时还没有共享单车项目发展。更不要说人口密度不大的中小城市。有出行需求,如何将其换成可行性。都很考验这些“拓荒者”。


前些日子,有位在小米的朋友,告诉我小米也要做白色的共享单车。从自行车制造环节,到投放环节,都有其专业性。她甚至说小白从制造环节都优于其他几家。我可以看着,后进者,都很容易站在前面几家的基础之上。小白单车前期从厦门入手推出,可能考虑到厦门和杭州这些旅游城市,本身对共享单车的需求较大。而且厦门还推出有不少专业城市自行车道。海边的路,对自行车本来也很友好。我笑话说,竞争太激烈了,等小白来北京,我就装一个。我实际上说过,谁家如果能出一个自行车后座能带小孩的,我就下一个这样的共享单车APP,否则我一点兴趣都没有。5公里之内,我都跑着去,更不要说,1公里距离的“最后一公里”了。


我可能比较悲观。因为我至今也没用这个共享自行车。而且其他共享服务,比如外卖等,我也没用过。如果一个东西延续了数年,我都没用过,我真想不出,它如何能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据说摩拜单车一年将要生产1000万辆车,还有其他家的车呢,加起来2000万辆自行车投放到城市,真不少啊。


当然,我没用过,似乎也没有判断的能力。因为,我身边很多朋友,一直在用这个新鲜东西。好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准备出门跑步去了。


(2017年2月11日,欢迎关注“老康说”)


参考文章:

首先得选个好爹

你还在用滴滴么?

喂养式知识创业时代,今天你打赏了么?

我的小程序第一天体验

过去4年,罗辑思维给我的10点启发

从美国大选看国内新媒体的数据新闻能力


康国平说

微信ID:  mobilewtf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康国平说“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