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克里的“彭博”愿景:拥抱中美气候合作的不确定性

李亚琦、何文翔 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2024-01-23

*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


前言

11月10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出席新加坡彭博创新经济论坛(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在主题为“设定COP28议程”的分论坛上发表演讲,并接受主持人、彭博高级执行编辑蒂莫西·奥布莱恩(Timothy O'Brien)的采访,就中美气候合作、世界能源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等议题表达关切,具体主张包括加速绿色能源发展、平衡气候治理的贫富鸿沟、促进各国“付出行动”等。此行系克里特使代表美国开展“气候外交”进程的又一力倡,也是中美关系“大气候”持续解冻与稳定的又一力促。

克里在新加坡彭博创新经济论坛接受采访

图源:联合早报


01

中美关系“大气候”与全球问题“小气候”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许多国家与地区正遭受恶劣天气与极端天灾之侵扰。11月8日,世界气候归因(WWA)指出气候变暖是造成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的主要因素。11月13日,法国巴黎“一个星球-极地”峰会发布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对地球冰冻圈的系统性影响正在加速,2021-2022年间冰川消融速度比前十年均速高出20%。气候危机频发,亟待国际合作,然而目前全球气候治理效能不及预期,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2022年适应差距报告》显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融资和落实方面的付出无法跟上日益增长的气候风险。6月20日,埃及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在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第58届年会指出,非洲大陆气候融资需求旺盛,并呼吁“引入外资进入非洲绿色基建,推动绿色转型”。9月15日,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直指当前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速度过慢,这将使巴黎气候协定目标无法如期实现。能源、融资、减排等事项与相关国际合作是气候问题的解钥,需要中美双方在气候治理议题上商榷并尽可能达成共识。


2023年下半年,多名美官员相继访华昭示中美关系“大气候”开始缓和,作为“小气候”的全球气候问题也随之“解冻”。克里曾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就气候变化议题与中方深入交换意见。11月4日至7日,克里前往加利福尼亚州乔米拉奇地区“阳光之乡”(Sunny Land)即安纳伯格庄园,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会谈,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并希望即将在召开的联合国第28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取得“积极成果”。克里于新加坡彭博论坛的发言为气候治理与中美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也提振了投资信心。


11月15日,中美气候特使会谈后发布声明

图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02

克里的气候政策主张


在论坛的发言中,克里集中强调了推进减排目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以及中美相关环境协议和合作。克里表示,放弃燃煤发电,走向洁净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要坚持到底。克里既对清洁技术创新充满期待,又对政治僵局和错失减缓气候变化的机会“感到失望”。克里强调,随着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将日益频繁和剧烈。克里认为,本月底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将是继2015年巴黎会议之后另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他呼吁世界各国拿出领导力与决心,促使此次会议取得成功,确定未来的方向与目标。


在中美气候议题合作方面,克里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 ,需要中国的积极配合,以及企业界的协同努力,这样才有望实现减排目标。克里说,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的会谈达成了一些“非常扎实的谅解和协议”。


克里所称的成果在近日逐步公诸于世。11月7日,在美中就气候变化举行会谈的同时,中方公布了解决导致气候变暖的甲烷问题的计划,承诺在截至2025年的五年计划期间“有效改进”甲烷监测和监管体系,并于2026-2030年“显著改善”这些系统。不过,计划中没有包含减少排放的具体目标,只提到将其重新用作燃料的目标。美方有声音宣称,这个计划含糊,且令人失望。与此相对应,克里也承认此次谈判并不一帆风顺,“有一些对话十分艰难(We have some tough conversations)”。他补充说,在全球煤炭使用量下降的情况下,人们应该“观望”双方是否就中国控制煤电使用达成协议。值得注意的是,克里承认,尽管中国的电力系统依赖煤炭,但其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工厂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对此,克里评价中方在气候工作方面是“认真的”。克里最后表示,他们的会议结果预计将在明后几天发布,并希望尽快公布此次会议结果,以促使国际社会把焦点放在再生能源和其他事项上。


克里在演讲后,接受彭博社高级执行编辑奥布莱恩(Timothy L. O'Brien)的采访。他在采访中重申,全球需要停止建设燃煤电厂,迅速加快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同时,富裕国家需要开始提供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已给较贫穷国家造成的损害。


针对克里发言中对于美中气候合作的强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中国环境论坛主任詹妮弗·特纳 (Jennifer Turner)认为,中美两国未来在气候变化领域有许多可以展开对话与合作的地方。“围绕石油、天然气和农业的甲烷减排是两国可以比较政策的领域,还可以分享各自在鼓励人们采取改善气候的行为上的经验和教训。美国和中国可以在许多非敏感领域进行对话。” 她解释说,单从农业(主要是水稻和奶牛)角度来说,农业上的甲烷排放量约占美国和中国甲烷排放总量的 40%。在奶牛和水稻甲烷减排方面,美中就可以有许多潜在的农业气候合作与研究的领域。此外,鉴于粪便和食物垃圾也是甲烷排放的另一个巨大来源,两国可以在减少食品浪费方面合作。


特纳认为,美中共识向即将到来的COP28发出了积极的信号,但美中气候合作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紧密。“我们会看到(中美之间的)一些新的对话。但就密切合作和大量交流而言,两国关系可能不像以前那么紧密,但我认为他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她说,“如果两国都以减少和捕获甲烷为目标,将大大有助于他们实现巴黎协定下的气候目标。”


03

克里之言对气候议题的影响


(一)气候资金与能源政策


作为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的发言将提供美国气候政策走向的洞见。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的预测,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必须翻两番,即达到每年5万亿美元以上,才能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预期将3690亿美元投入气候变化与新能源项目,法案支持清洁能源生产与利用,加大清洁能源补助和公平转型。


2022年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图源:白宫


拜登政府开启IRA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投资”偏重愈发显著,如2023年2月,欧盟提出“绿色产业计划”(Green Industrial Plan),以《净零工业法》(NZIA)作为产业战略核心,强调净零技术与绿色融资。欧盟允许成员国灵活激励私人投资,并与外国补贴(如IRA)相匹配。去年,日本也公布了“绿色转型”(GX),向氢、氨、碳捕获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注入资金。但IRA出台一年后,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认为其“激励措施远远不够”。克里此行此言重申对清洁能源与相关投资的重视,可视为是美国气候政策未来走向的基准线。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气候政策对接与新能源产业协同,是气候问题的题中之义。然而,受政治思维与单边主义波及,气候政策的“互信互惠”与能源产业的“互联互通”始终难以实现。在IRA提出“甲烷税”措施之前,欧盟便已确立了甲烷战略;IRA对清洁氢尚未明确定义,然而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法案》(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便已有相关定义。此外,IRA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冲击也引起部分国家的不满,进而导致气候合作难以协调,一些承诺也落为“空头支票”,克里也因此表明“各国必须履行承诺,说到做到”。


以“五年规划”为纲领,中国气候政策有明确的目标,长期且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支持。克里高度关注世界能源结构对气候问题的影响,而中国则始终致力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新能源产业应用部署。对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中国“十四五”规划(2020-2025)要求提高至20%左右,“2030-2035远景目标”进一步提至25%,能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也因此,克里称赞中国对于气候问题是“认真的”,愿意在政策层次与中国开展进一步气候合作与产业联动。


(二)中美气候合作动向


克里所提及的会谈成果于近日公布。11月15日,中美元首会晤开始之际,两国发表“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回顾了中美气候合作历程,并针对“能源转型”“温室气体排放”“国家自主贡献”等议题发表共识性观点,最后展望COP28可能达成的决议目标。声明特别提出,两国支持G20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这体现了中美在全球能源转型的部分的重要议题上增强了共识。对此,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然“风光乍现”:“2023年新增2亿千瓦已成定局,且风光装备供给产能充沛,可为全球三倍风光装机的目标提供物美价廉的产业支撑”。他进一步分析指出,下一步,各相关方应在三倍目标的统领下在全球创造自由贸易和投资的条件,全面在美、欧、中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加速部署可再生能源,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双进程的协同推进。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也认为,声明释放了合作的诚恳信号,以务实和行动为主要基调,强调“切实可行和实实在在的合作计划和项目”,中美既加强双边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又合作推动COP28成功举办。


COP28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迪拜举行。

图源:联合国官网



在中美关系颇为脆弱的2023年,气候变化被认为是两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的领域。全球气候危机也要求美中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共同努力阻止地球变暖,但双方在气候变化上的合作却也屡屡因政治原因而中断,而对中美气候合作的质疑也从未消失。前美国总统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明(Matthew Pottinger)3月初在《华盛顿邮报》主办的一场线上讨论会上表示,中国对与美国在打击毒品、预防大流行病、应对气候变化、反核扩散等问题上的合作并非真的有兴趣。他认为,中国更倾向于把合作当成杠杆,迫使美国在台湾等中国视为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让步。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更警告克里“中国不是一个诚实的中间人。”


克里的讲话既是对这些质疑的回复,也为中美气候合作前景注入了信心。他也指出了中美的气候主张分歧。中美双方已经开始推动甲烷减排合作,而化石燃料补贴,则是克里较有可能在减排规则上向中国施压的发力点。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峰会期间,关于减少化石燃料补贴的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最终,在印度的影响下,参与国家同意将原计划中的“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补贴的措辞改为“逐步减少”。尽管中国在能源效率方面领先于印度,但由于其工业比重较大,导致其碳排放强度超过印度和许多发达国家。此外,中国的能源结构因过度依赖煤炭而受到限制。而从美国的视角看,提出更为积极的化石燃料补贴削减目标,以在谈判中获得优势,似乎是一个较为可行的策略。


04

拥抱不确定注入稳定剂


毫无疑问,克里关于加大投资、贫富均衡与能源转型的发言对国际社会释放了来自美方的积极信号,其中关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与资金的“气候正义”观点实属珍贵。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后,加之彼时“MAGA”与“美国优先”主义大行其道,美国投入全球气候治理的资源被意识形态绑架与挤占,相关公共产品锐减,更遑论全球公域的“正义”与“普惠”。尽管拜登上台后试图重塑美国“气候领导力”,推动美国回归气候治理中心,但在关键问题上依旧多受牵制,治理行动难以转化为世界普惠的正义方案。克里此言似乎让我们看到气候治理理念的“正义性”开始回归,更让我们看到“确定性”的提升与“稳定性”的注入。


在国际局势发生大动荡、国际社会进入大变局的今天,大国战略竞争已将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政治化”“价值观化”,在原有问题尚未解决之上又平添生变生乱因素,“不确定性”已成大趋势,更成全球民众对国际关系的主流认知。2023年伊始,“流浪气球”为中美关系拉开了不确定、不稳定的序幕,一如克里言及中美气候谈判,双方进行着“艰难的对话”,这“与在任何谈判一样”。进入下半年,双边交流互动趋于频繁,双边关系开始“解冻”。在气候治理领域,中国方面真心实意期冀“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推动世界能源转型与生态建设,这离不开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稳定的沟通合作关系;美国方面,受国内经济衰退与国外冲突频发的内外双重困扰,加之2024大选临近,拜登政府无暇也不愿再在气候问题上与中国徒增是非,故而也同样希望增加稳定性和确定性。


正如2023年新加坡彭博经济论坛的主题为“拥抱不确定”,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会见美国彭博集团创始人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时便称赞该主题“很有意义”“恰逢其时”,中国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建设性”,布隆伯格也表示愿与中方深化合作,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未来,中美气候治理合作乃至双边关系的“确定性”是否能保持上行趋势、维持稳定调性?这值得世界民众的高度期待与持续关注。


2023年彭博创新经济论坛

图源: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


在国际局势动荡、全球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气候合作不仅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全球气候治理走向的关键力量。随着COP28会议的临近,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于这两个最大经济体能够如何共同作出影响。中美双方在加深合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不仅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危机,也在当前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为全球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力量。展望未来,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持续合作,不仅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带来更多希望与实际行动。而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更需要学会拥抱中美气候合作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方能达致“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蔡添成. 2023. “克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付出行动.” Www.zaobao.com.sg. 联    合早报. November 10, 2023.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31110-1449258.

Ip, Cyril. 2023. “COP28: China Serious about Clean Energy, Says US Climate Envoy John Kerr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November 10, 2023.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241106/cop28-china-serious-about-its-clean-energy-efforts-says-us-climate-change-envoy-john-kerry.

刘文. 2023. “‘拜习会’前美中就气候变化达成诸多共识,但能否真诚合作仍令人担忧.” 美国之音. November 9, 2023. https://www.voachinese.com/a/kerry-and-xie-meetup/7347269.html.

“‘Greed’ Preventing Climate Action, Says Advocate John Kerry.” 2023. The Manila Times. November 11, 2023. https://www.manilatimes.net/2023/11/11/videos/greed-preventing-climate-action-says-advocate-john-kerry/1919315.

冯迪凡·高雅.“中美发表重要声明!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第一财经.November 17, 2023.

https://www.yicai.com/news/101904585.html



往期精选



本文版权归“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公众号!

微信编辑:凌嘉亮

如有投稿,请直接发至xinyanyan@fudan.edu.cn或zhongmeihuxin@163.com。一经录用将有稿费奉上。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该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和精英讲坛的联动运作方式,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学术权威分析中美关系的热点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克里的“彭博”愿景:拥抱中美气候合作的不确定性

李亚琦、何文翔 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