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nzhenware -
国内智能手表新秀小米智能手表和 OPPO Watch 分别于 2019 年 11 月初和 2020 年 3 月初问世,一款主打「腕上的智能手机」,一款自称是「今年颜值最高的手表」。尽管产品定位不同,但两款手表「果味」十足的外形,都隐喻着它们在不约而同的朝着 Apple Watch 迭代的方向探索前行。初次绽放表现如何?离 Apple Watch 还有多大的差距?这是我们在这个时候拿出这两款手表做横评的动机。本文将从外观和硬件、系统和应用、运动与健康监测三个方面,对两款手表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评测,并对国内 Android 手机公司布局可穿戴设备的战略进行了分析。
小米智能手表采用方形表盘设计,搭载了高通骁龙 wear 3100 处理器、基于 WearOS 定制的 MIUI For Watch 系统,支持 eSIM 独立通话,通过小爱同学与智能家居联动,同时提供 QQ 聊天、滴滴打车、支付宝付款等应用服务,起步价 1299 元。OPPO Watch 同样采用了矩形设计,搭配 1.91 英寸的双曲面柔性屏(应用在 46mm 手表上),高通骁龙 wear 2500 芯片和 Apollo 芯片双擎架构,基于 Android 开发的 ColorOS Watch 系统,支持 eSIM 独立通话,并定制了 5 分钟轻松健身等应用,起步价 1499 元起。
我们主要对比了两款手表的显示屏、中框、后盖、交互界面、心率传感器、芯片架构,其他方面的信息,读者可以参考上表。先看屏幕。小米手表采用 1.78 英寸 AMOLED、326 PPi 方形高清屏,并将屏幕改进为四曲面的设计,但曲率并不高。OPPO Watch 的屏幕格外特别,独家定制的 1.91 英寸的双曲面柔性屏,拥有 326 PPi,覆盖 100% P3 广色域,为应用的展现带来了出色的视觉体验,称为「手表中的旗舰屏」。两款手表的显示屏材质几乎是一样的,但得益于 OPPO Watch 的双曲面屏的设计,以及连续、顺滑的曲线,收窄了中框的厚度,侧面呈现出超薄的效果,相较于小米手表也多了一份柔和。但将两款手表对比 44mm 版本的 Apple Watch 后,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小米还是 OPPO 都会更重、更厚,也给手腕(尤其是女生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小米手表的侧边框设计几乎和 Apple Watch 一模一样,表冠、功能键设计在右侧边框,左右各一颗麦克风,但只在右侧留出了一个扬声器开口,Apple Watch 有两个。受双曲面屏设计的限制,OPPO Watch 的侧边框很窄,因此采用两个条形的实体按键,替换了表冠和功能键。在实际的操作体验上来看,OPPO Watch 的条形按键偶尔会有误碰现象,尤其是在运动中。此外,OPPO Watch 只有一个麦克风,但扬声器开口有两个。用手表扬声器听歌,OPPO 的声音也会更加清脆和嘹亮。虽然手表的扬声器很少被用到(小朋友拿手表打电话时,常常会用到扬声器),但在后文的体验中,我们发现更好的扬声器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两款手表均采用了陶瓷材质后盖,小米手表的心率监测器呈现出正方形的凸起,除了光学传感器,还有 4 个连接充电器的金属触点。而 OPPO Watch 的后盖设计则为圆形凸起,同样采用了 4 通路光学心率传感器,搭配 4 个充电的金属触点。
芯片的选择与手表的定位不无关系。小米希望打造一款「腕上的小型手机」,因此采用了高通最新的旗舰芯片 wear3100,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性能低功耗」。同时还有一块 570mAh 的大容量电池提高续航。不得不说,小米做手表的设计思路,像极了小米做手机。
采用 Wear 3100 (非 4G 版)的智能手表,参考深圳湾往期报道:
单拼工业设计和硬件配置,很难成为一款真正意义的智能手表。希望像 Apple Watch 一样有更好的设备间的无缝交互,并共享手机的生态服务和应用,就要首先为自己「选择」和「打造」一套操作系统。小米手表所采用的 Wear OS 是目前最多品牌使用的智能手表系统,优点是集成度高、方案成熟。缺点也非常明显,除了在开发上比较闭源外,在体验上也非常的鸡肋。尽管小米为手表开发了定制版的 MIUI For Watch,在做手机配对时,仍需要先下载 wear OS 应用完成连接后,再下载小米穿戴 app 完成连接。△ 先扫码安装「小米穿戴」 app,再提示安装「wear OS」app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小米手环的系统开发商是由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开发和运营的,因此手机安装的是「米动健康」 app,而小米智能手表和之后发布的小米手表 Color 的 OS 以及配套的 app 均由小米新的团队开发。这也透露了小米希望独立做自有品牌可穿戴产品的想法,尽管相对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已经有完整的产品线和品牌布局的华米科技,小米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毕竟背靠小米手机,小米手表未来会如何发展,也是令人期待。
过去,相比小米不那么「硬核」的 OPPO,这一次在手表的系统设计上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OPPO 在开源的 Android 8.1 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更加独立的 ColorOS Watch 系统。前面提到的 OPPO Watch 采用的是双芯片架构,分别支持智能模式和长续航模式。OPPO 在 Apollo 芯片上,基于 RTOS 另外优化了一套系统,可以支持手表实现 21 天超长续航,虽然不能联网,但仍可以支持通知、心率、NFC 等常见功能的正常使用。OPPO ColorOS Watch 的自由度还体现在手机端 app 上。「Hey Tap 健康」是专门为 OPPO Watch 开发的手机 app,虽然目前内容还是比较简陋,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但「健康」两个字,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OPPO Watch 不仅是一块漂亮的带显示屏的手表。
两款手表均放出了「独立」的信号——作为腕上智能设备,可以独立于手机使用:支持 e-SIM 独立通话功能、独立 app store。而 Apple Watch 实现这两点则整整经历了 5 代。诞生于「智能可穿戴最好的时代」的小米和 OPPO,从第一款智能手表就能朝着「独立」的方向设计规划。开通对应运营商的 e-SIM 服务后,小米手表和 OPPO Watch 可以实现独立通话和联网的功能。小米智能手表还支持「一号双端」和独立 4G 通讯两种号码绑定方式,为手表申请独立号码,让它完全成为一个「腕上的小手机」。
此外,两款手表均支持独立连接 WiFi 和蓝牙 4.2。考虑到两家厂商均推出了自有品牌的 TWS 耳机,在户外健身等场景,戴上手表,就可以完全脱离手机,用手表播放、用 TWS 耳机收听音频内容,手表又变成了「腕上的音乐播放器」。
不得不说,在行业大佬 Apple Watch 面前,两款手表的应用生态均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丰富度和成熟度而言,都不能与 Apple Watch 相提并论。同时,当我们用 iPhone 连接两款手表时,很多应用还不被 iOS 支持。
在对两款手表的应用数量、应用类型、卖点应用等进行对比后,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首先,小米智能手表的应用会更丰富一些。囊括了天气、同步手机日程、提醒、秒表、闹钟、计时器、手电筒、查找手机、海拔气压计、指南针、计算器等工具类应用,还有很多第三方应用,如搜狗地图、喜马拉雅、QQ 音乐、航旅纵横、Keep、老虎证券等。OPPO Watch 几乎是它的子集。其次是语音助手,它不仅支撑了腕上的语音交互,还是两家公司用以炫技和完善可穿戴生态的工具。虽然两家都有各自的语音助手,但明显小爱同学在腕上的交互成熟度和体验也会更好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Breeno 是独立于手机的语音助手,不需要注册登录和绑定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就可以直接唤醒进行对话。而小爱同学则需要首先完成手机上的登录。
但小米手表支持快捷键唤醒,长按表冠就可以调用语音助手,这一点与 Apple Watch 是一致的。
苹果从第 4 代 Apple Watch 加强了对心率的监测功能,心跳过速、心率不齐、以及心电图监测,第 5 代则升级了运动测量。在完成了「手表」和「智能」的功课后,Apple Watch 正朝着腕上健康中心的方向进化。
小米智能手表内置六轴传感器、第三代 HRM 心率传感器,配合三大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指南针、气压计,能够支持十大专业运动模式,并能全方面监测睡眠、压力值、心率、身体能量检测等健康数据。算法方面,小米与 Firstbeat 运动算法合作,可以分析近 30 项数据,包括训练效果、恢复时间、最大摄氧量等,以及泳姿、划水频率。或许是对「腕上智能手机」的定位太过强烈,运动和健康并没有在初代的小米智能手表上体现出足够的分量。前一节我们提到,小米手表上充斥着各种工具、社交、和第三方应用中,其中很多应用要么并没有针对腕上设备做垂直场景的定制优化,要么根本就是用不着的应用。就拿最常用的实时「心率测量」来说吧,用小米手表测量心率要等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的耐心。而「呼吸训练」的设计也很是敷衍,并且,没有提供类似 Apple Watch 和 OPPO Watch 的震动马达,我在做呼吸训练时,需要一直盯着屏幕才能跟得上节奏。
OPPO Watch 不仅在视觉和交互设计上更出彩,还很讨巧。我很喜欢它的「5 分钟轻松健身」的应用,它是内置到手表里的几个短视频课程,直接点击即可运行。尽管「米动健康」和类似「Keep」这样的 app 也提供相应的训练课程,但均需要在手机上播放,可以说不关手表什么事。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不就是在手表上跑几个健身视频吗?但我认为,这恰恰体现了 OPPO 针对腕上使用场景所做的体验优化,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抬腕的时候,都不会同时还要去想到手机。值得一提的是,在腕上运行课程视频,运动结束后 OPPO 也会将计算卡路里等直接记录下来。另外,考虑到运动课程的视频多为「参考性」视频,只是在锻炼的时候瞄两眼,所以不会有在腕上刷 B 站的奇怪感觉。所以,手表的屏只能作为辅助显示屏,而不能当做代替手机的屏。OPPO Watch 最初给人的印象是拼「颜值」,毕竟 OPPO 的设计语言一直强调这一点,OPPO 甚至还有定制化的穿搭表盘。但 OPPO 还希望将运动与时尚结合,将步数、消耗、锻炼时长、活动次数四维度组成的「X 计划」以实现解锁成就的功能,这个设计在清一色的类似 Apple Watch 的「健身环」中,相当的抢眼。
算法方面,OPPO 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独家合作 GoMore 提供的 AI 运动算法支持。OPPO 也称自己组建了专门的运动算法团队。尽管从体验来看,目前两款手表对于运动监测和健身指导还很简单,但好在看到了两家公司在往腕上健康这个方向发展。
尽管三甲之外的「其他」战场只占据市场份额的 22.6%,却已经成为华为、小米、OPPO、vivo 各家安卓手机厂的必争之地,原因很简单,榜样在那里。通过以上的盘点,我们窥见到了小米和 OPPO 的产品设计思路——和我们最初评测产品时不一样;同时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两家 Android 手机厂未来在腕上智能和健康领域的布局——刚刚起步,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期待下一代智能手表,小米和 OPPO 能交出更出色的答卷。■近期,深圳湾将推出更多智能手表横评的特稿,欢迎持续关注。
心率、ECG、血氧、医疗大数据,Apple Watch 健康之路全回顾 & 下一代预测
// 2020 智能手表新动向 //
// 可穿戴市场报告 //
快到「湾」里来
深圳湾正在招聘:
真知灼见的科技记者
四通八达的运营编辑
才华横溢的市场策划
技能爆表的活动运营
热情四射的社区达人
简历传送门:
shining@shenzhenware.com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连接全球硬件创新者,连接硬件生态链上下游,连接跨界产品的设计、技术、生产、渠道、商业、创新。深圳湾持续关注「AI+硬件」带来的场景和交互创新,以及与平台和应用相连的全产业链升级,欢迎相关团队与我们联系,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