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年度愿望清单!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会想到:要去最美的地方,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美食,饮最好的美酒,用最精美的物品……这样,才不负此生。
但是,我们却一直很畏惧,不去读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书。
前几天,偶尔听到电台里说:一年快到头儿了,该总结一下2018年的收获了,云云。
我的心里小小一惊,什么?今年就要过完了吗?怎么觉得才刚刚进入忙碌的时节呢?事业啊,生活啊,感觉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完呢……
然后,我忽然想起了年初给自己制定的“年度计划”,是不是需要检查下,完成得如何了呢?
为什么我的2018年计划
是阅读“世界十大名著” ?
年度计划这种事儿,小时候是年年列,年年打脸——基本上,是全部没有完成。
后来呢,不用列个人的计划给老师看、给领导看了。但总觉得吧,还是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些规划,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追求。这个年度计划,还是很有必要列一下的。
对于我而言,我自己又热爱,同时,也能够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就是阅读。所以,我最想列的,就是年度阅读计划。
读什么呢?
第一,最好是没读过的;第二,最好是很重要的;第三,最好是和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
恰好呢,这个时候,我正在读毛姆的书。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读过毛姆,现在读起来,颇有收获。于是,我就把能够找到的毛姆写的书、写毛姆的书,一共几十本,都找来读。
其中呢,就有一本毛姆的《巨匠与杰作》(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这本书挺有意思,就是毛姆在1945年的时候,应美国的一本杂志邀约,列出了他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然后呢,以专栏的形式,为这十本小说写了评论。后来还结集出版了这本书。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这不正是符合我年度阅读计划的书目吗?
老实说,我小时候外国文学书读得很少,一是我很难对国外的文化、生活、历史有感性的认识,读不太懂;二是我对中文有洁癖,总觉得中文的奥妙需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外国的文字转为中文,要损失多少的美妙啊;三是我对外国的名字实在是记不住,经常小说看到一半了,还没有搞懂其中的人物关系;第四呢,就是我一直读的理科,大学学的是工科的机械,从来都没有正规的外国文学的指导。
所以啊,虽然我一直从事的是文字工作,但外国的书籍,看的多是思想类、社科类、经济类的书——这些书就算翻译得不够优美,也直接获得阅读的主要价值——文学类的作品,一直都存在着空白。
但是,就我仅有不多的外国文学的阅读来说,无论是《红与黑》《茶花女》、还是《百年孤独》《了不起的盖茨比》《纯真博物馆》……都让我获得了非常美妙的阅读体验。
于是,我就把这十本文学巨著,作为了我2018年的阅读计划:
1.《汤姆·琼斯》 菲尔丁 (英国)76.6字
2.《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英国)28.3万字
3.《红与黑》 司汤达 (法国) 40.3万字
4.《高老头》 巴尔扎克 (法国)17.8万字
5.《大卫·科波菲尔》 查理斯·狄更斯 (英国) 61.4万字
6.《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法国)29.7万字
7.《白鲸》 赫尔曼·麦尔维尔 (美国)53.6万字
8.《呼啸山庄》 艾米丽·勃朗特 (英国)27.5万字
9.《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68万字
10.《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 (俄国)120.3万字
我是怎么做的?
从豆瓣读书选版本,在网上购得图书,开始抽空阅读。
上面说过,我对中文有洁癖,所以,我就要很谨慎地去比较每个版本的优劣,来确定能够阅读到最正宗的最能接近作者的文字。
我采用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豆瓣读书上来选版本。
我先把书名输进去搜索,就会得到不同时代、不同译者、不同出版社的各种译本。然后,我选出评分在前五的版本,一个个去看评论。再然后,我就会基本确定一两个译者。最后呢,我就根据译者,再去查现在能够买得到的出版社还在印刷的版本——有一些我很喜欢的老版本的书,我会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找,不过,选这样的版本,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情感。
整体上来讲,我选择的大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到后面,我会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在阅读完500多万字以后,打破了对版本的过度执念的。
这十本世界文学巨著中,我只读过《红与黑》,看过《傲慢与偏见》和《大卫·科波菲尔》的电影,其他的几本大多知道,《汤姆·琼斯》过去都没有听说过。其中,很想马上就看的,是《高老头》《包法利夫人》,这些相对轻松的,而一提名字就倒吸一口冷气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战争与和平》《白鲸》这些真正的大部头。
从哪一部开始看起呢?我并没有特别的顺序,干脆就按毛姆列出的顺序好了。
没想到世界名著那么好读
是因为我老了吗?
第一本的《汤姆·琼斯》,我选择的是大家萧乾等翻译的版本《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下两册的,1994年印刷的旧书。
这本书读得不是特别顺畅,或许是作者采用的大段的评论式写法,也或许是故事背景过于久远……好在我现在读书,既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心态很放松。
于是,喜欢的地方就仔细看,觉得看不下去的地方,就略过去。就算如此,这本书还是用了好长时间才读完。
万事开头难,一点儿都不假。
我开始看第二本《傲慢与偏见》的时候,那是很轻松的。我记得,那时我们家在度假,每个人都带了自己喜欢的书。结果呢,我很快就看完了,就拿来和小丸子换着看,小丸子也很快地看完了。然后呢,我们就找来了《傲慢与偏见》的几个版本的电影,又一起看了一遍。
度假回来,我已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了,阅读世界名著成了我巨大的乐趣。
《包法利夫人》《呼啸山庄》《高老头》,本来字数也不多,故事又很精彩,每本我都是几天之内就看完了——就像是追美剧一样,每周都盼着有新的可看。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我对俄国文学一向有畏难情绪,在看过这本书的简介之后,也是觉得很沉重。
打开这本书之后,感觉到异常的压抑,前面的一百多页,我看得非常艰难。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打开这本大书——小丸子看到就会说,爸爸又要进入催眠状态了——真实的情况确实如此,没看几页,我就开始犯困,很快我就睡着了。
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随着故事一点点地展开,我每天越看越多,直到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我越看越兴奋,到了凌晨一两点还清醒异常——卡拉马佐夫从催眠神器变成了兴奋剂!
在书的末尾,最关键的法庭辩论的章节,我几乎是通宵地看完了这本书,还总觉得书没写完,不过瘾。
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我已经对俄国文学、对百万字的大部头的文学名著,从畏惧到期待了。
这个时候,我就趁机开始了《战争与和平》的阅读。由于有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铺垫,我在看《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并不着急,慢慢地欣赏,以至于,到了几百页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但是,没有关系,我就随着故事看下去就好了。
我是越看越心惊,真正的名著,实在是太好看了!
里面的故事好、人物好,评论好、思考好,历史好、哲学好……一部文学作品,竟然涵盖了人类文明的那么多层面。
我发现:这样的名著,是需要一百万字才能容纳下这么多精彩的思想的;这样的名著,一百万字不仅看起来不多,还觉得应该写得更多才好。
而且,看文学名著,本来是和工作没有关系的个人素养。但是,我在看《战争与和平》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折了很多重要的页码,划了很多红线,写了很多的感想。
就在我正写的文章里,我屡次地引用了很多书中的段落和字句——我觉得我根本无法写出替代的文字来表达那种思想。
而且,我再一次庆幸,我在40多岁之后,如此郑重其事地去看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因为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了痛苦、困难,也经历了荣耀和成就;在低谷中迷茫过,也在高处跌落过;结婚成家生子,也经历了病痛和死亡……我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太多的共鸣,就像遇到了一位又一位久别重逢的故友。
一年来
我阅读世界名著的几大收获
第一个收获:打破了畏惧感,突然发现,名著很轻松、很好看。
过去,我们一说起名著,就觉得需要郑重其事地去“膜拜”“瞻仰”“学习”。但是,这次我阅读名著,先把它们还原成为最朴素的人间故事。
这要感谢毛姆,他的阅读观,我很是认同:任何的一个文学作品,都是要读者去读的;读得开心,多读一些,不开心呢,少读一些;读得下去,继续读,读不下去,跳过去读。
于是呢,我真的就把这些文学名著,当作是故事书一样读。尤其是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著,我反而专门买了简装版,方便我随时可以阅读。
我出差等飞机的时候,就随时可以摸出一本来读;在中午楼下的小餐厅吃兰州拉面的时候,我可以一边读一边吃饭;在睡前的时候读、在上厕所的时候读……我根本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觉得我装逼,也不在乎是不是玷污了经典。
在书上,该写的就写,该画的就画;有几本买来旧版本的书,读完之后封面都不见了;有几本读完之后,不知道放到那里去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我读得很轻松,读得很开心。
第二个理由:世界名著其实都是真实世界的反映
我过去一直有个困惑,就是这些伟大的作家,是怎样写出那些煌煌巨著的?他们怎么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呢?他们怎么知道那么多的故事呢?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所有的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从真实的世界中来的。
那些伟大的作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真实世界观察、思考之后才写出来的。
这十本名著中,有几个都是当时发生的真实案件,被作家捕捉到后,来创作出能够代表某一些人性的典型故事;更有的作品,就是作家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创作的半自传作品;而《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作品,里面的时代背景,真实的人物、事件,更让人觉得比真实的世界还要真实。
所以啊,我越来越明白,这些名著为什么如此好看了——越是对真实世界有体验、有感悟的人,就会越喜欢看这样的作品——就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越来越喜欢看纪录片、非虚构作品一样。
我更关心真实世界发生了什么,我可以在真实的世界中做些什么。
第三个理由:有阅历之后,对人性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这些世界名著,到底在写什么呢?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故事,我们还在读得津津有味呢?
很简单,名著本身记录的故事,其深度往往超越了故事本身。无论是高老头、于连、包法利夫人、卡拉马佐夫……你都会在现在的世界中,甚至在自己身上,找寻到他们的影子。
说实话,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就算再热爱文学,再是天才,读到这些名著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里面深刻的人性的。
我想,我年轻的时候,还是会纠结于“对和错”“好与坏”。我会把作品里的某些人,列为好人,或是坏人;我也会把里面发生的事情,列为好事,或是坏事;我还会希望故事的结局,是好人胜利,坏人失败。
但是,我在四十岁之后,我看懂了一些人生真相;我也看懂了这些名著。
到底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就?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命?
我自己的思考,在书里找到了太多的共鸣。
第四个理由:名著跨越时间的思考,让我们豁达地度过后半生。
我们现在读书,为了什么?
在这一年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读了五百多万字的文学名著。看起来,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得到些什么呢?
说实话,在列出这个阅读计划的时候,我是一丁一点儿都没有想过的。但实际上,我得到的远远超过了我所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
更不用说,买书加起来一共也就区区的几百元钱了!
我自己有时候也很困惑,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会想到:要去最美的地方,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美食,饮最好的美酒,用最精美的物品……这样,才不负此生。
但是,我们却一直很畏惧,不去读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书。而恰恰,世界上最好的十本书,加起来都不到一千元,你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时间而已。
我自己就曾经这样度过了四十多年,我还为自己找了那么多的借口。而通过一年来的阅读,我发现这些书带给我的价值,是任何其他的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你可以想象,我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我自己在四十多年的人生里,通过一段段真实的人生经历,感悟到、总结了一些人生经验。而在这些名著中,我一次次地不断印证了我的感受。
可以说,我现在,更加坚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度过余生了。
三川老师说 :
今年初,白先生在我的推荐下看了《月亮与六便士》,大爱之下,他看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的毛姆的作品,《人性的枷锁》《刀锋》……等等,乃至散文集《毛姆读书随笔》。轻量级的《毛姆读书随笔》里面提及了毛姆最喜欢的十大名著,里面有毛姆那么深得人心的分析和评价——这使我们家三天两头收到《战争与和平》《卡拉马佐夫兄弟》《呼啸山庄》……这些大名鼎鼎到几乎让人羞于承认自己没有看过的,但的确大多数人没有看过的名著。
毛姆说:读书带来的理性的享受和愉悦,是最完美、最持久的。很少有什么娱乐,能让你过了中年之后还会从中得到满足;养成读书习惯,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我看着白先生2018年所有本来在刷手机的时间,都给了这最完美和持久的享受。我看见他吃着培根、法棍、坚果、水果、橄榄油煎蛋的早餐时在看书,半倚在羊毛枕头上看书,听着他喜欢的科恩看书,在悉尼的海滩上看书,喝着他的岩茶在看书……他脸上时常挂着满足的神情,他经常热情地跟我和丸子推荐,诱惑我们去看。
我很喜欢这个内心满足丰富的男人就住在我们家,就做着我的丈夫、孩子的爸爸。
本文是白先生分享他读书一年的感受,如果可能,你把2019年的刷手机时间,用来看这些让你得到完美持久享受和愉悦的名著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撰文:白滔滔
编辑: 舒雯 视觉策划:邵天娇
相关文章链接:(点击可阅读)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家长怎样决定了孩子的前途?
联系我们 商业合作/投稿请发送邮件至ts-mama@qq.com
参与我们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