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不懂艺术品就不能去美术馆了?

李嘉怡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2022-05-13

Hey各位 👋
最近有没有去哪里玩呢?
🧑‍💻🧑‍💻🧑‍💻
对小编来讲假期真的是放多久都放不够呢!
不知道大家的周末都是怎么过的啊?

上周末,小编兴致勃勃地邀请了自己的好朋友一同去美术馆看展,结果得到了三连拒绝...
 

虽然拒绝的人不是同一个,但理由似乎是八九不离十的一致。

👇

我🙋‍♂️:五一假期一起去美术馆呀?

友人a:



天气好热,不想出门了。要不我们线上看展吧?反正估计都差不多~

友人b:



票好贵,而且我还看不出个名堂,罢了。

友人c:



美术馆感觉好严肃哦,我们找个放松一点的地方逛逛不好吗?



作为时不时就喜欢溜达逛展的小编,感觉大家似乎都对美术馆看展有什么误解呢……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美术馆看展的二三事吧!

首先,大多数人对去美术馆看艺术品的第一想法就是——看不懂!!!

 


当然这种事情小编也是深有体会,因为有时候你是真的无法理解这个艺术家到底想表达个什么东西(可能这就是艺术吧……)

 

美术馆在我的心中好像一直都是神圣的地方,这被艺术包围的屋子让我短暂地掉入了爱丽丝的兔子洞中,来到一个新奇而有活力的新世界。而我也不是每次都能理解这新奇事物背后的故事。小编清楚地记得还是个小孩子的自己对着巴塞尔艺术展上的一副比自己高出半个多身体的纯色块画陷入了漫长的深思后发出了“就这?”的感叹。



当然,虽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尴尬的沉思发生的频率变少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艺术品的不理解是永远无法消失的。

 

那么,在看不懂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去美术馆欣赏这些艺术品吗?

 

就小编个人而言,其实去美术馆看艺术品图的不一定是理解它们。我相信我父母把年少无知的我带去看巴塞尔艺术展的目的也肯定不是期待我能一一解释艺术品后面的创作理念和它的价值。美术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兔子洞一样,是个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比起看不看得懂,美术馆带给我更重要的是“感受力”


客观的背景知识可以很轻易地就获得到,而作品给观众提供的感受力却会因人而异。这种感受不一定是建立在对作品的了解之上,而是可以单纯建立在作品的视觉冲击和直观感受上的。画面的笔触、色彩、线条、构图等等都可以引发这种“感受力”,让观众对这幅画的内容进行无限遐想。但这些感受力可不是网络图片可以提供的,而是只有在现场面对原作时才能体会的。这种感受力会引起观众对这件艺术品的兴趣,从而了解更多的知识。自然而然,所谓的“懂”就会出现。外加和艺术品们合照的机会也就只有到美术馆才会有,对不对!


各位高颜值的朋友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来和艺术品们来个“二次创作”也血赚不亏呀!

 

小编(胁迫)喜玛拉雅美术馆《断片》参展作品一同进行的“二次创作”


小编在逛美术馆的时候有个小习惯是观察一同观展的观众。

 

观众也是构成这个空间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在构建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里表述过“艺术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归于观众”艺术品的对话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观众通过提供个人的反思、经验和意见来完成与一件艺术品的对话。儿时的小编对大色块画的不屑和疑惑也是我那个年龄对这件艺术品的一种反馈。当时的我满不在乎地走开了,而在那幅画面前停留许久赞叹的人也必有不少。


现在很多艺术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创作更多的互动性艺术作品。我们作为观众存在于艺术品面前,仔细观察他们,看看他们的材料、感觉,甚至想象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并回以我们自己的思考,就是有意义地参观美术馆的方式。所以大家大可不必觉得自己来美术馆一定要看懂艺术品才行,就算不屑地走掉也是你对艺术的一种态度(当然希望各位不要过激不屑哈哈哈,和艺术品们要友好相处哦)


大家可能注意不到,但是美术馆的展品展出可不只是单纯地把作品摆出来就好了哦!


小编和展览部的各位工作后的体验就是——太麻烦了!从作品如何摆放,每个作品离地多高,距离多远,展签要用什么材质,什么形式,到如何指引观众等等,要考虑的事情真的让人眼花缭乱、事无巨细。



美术馆是提供感受和思考空间的地方,其作品展现形式十分讲究,是每个策展人冥思苦想的结果。每件作品不仅要达到该有的视觉冲击,同时所有的作品一起创造了一个展览的叙事线。观众所看到的每个作品都有出现在这个展览和位置的重要意义和考量。所以美术馆不仅仅只是更好地向观众呈现作品的视觉效果,也同时通过策展人的优秀艺术知识和底蕴去更好地为观众铺好一条思考和感受艺术作品的思路。在美术馆这样一个思考型空间内,观众们可以更好地被激发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另外,很多交流活动是只有在美术馆中才会发生的哦!比如前段时间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的「成为本尊」的开幕式不仅有参展艺术家钱儒雅,张森、策展人苏珊.布罗施.莱维特出席,还邀请了诺贝尔奖得主迈克·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以色列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爱德华·夏皮拉(Edward Shapira)等大人物出场。这种机会不走进美术馆可是无法拥有的哦!




同样的,美术馆也通过推出不同主题的展览来吸引不同的群体。任何人在美术馆这自由开放、安全友好的平台都可以在艺术中找到和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们。近日,喜玛拉雅美术馆的新展——「身材焦虑」主题展也与大家见面了!如果你正在因身体焦虑而困扰,或者你是已经走出来这段焦虑的前辈,又或者只是单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来美术馆看看别人的故事,同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呀!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欣赏所有的艺术品,但希望这并不会成为我们拒绝美术馆的原因。多说无益,不妨各位都抱着好奇和包容心踏入美术馆这个兔子洞,短暂地让自己沉浸在艺术的异世界里吧。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和美术馆之间的距离感是否又小了一些呢?当然,建立起美术馆和大家之间牢固的友谊可能还需要漫长的道路,所以小编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美术馆向大家开展的全新环节——「问问美术馆」。在这里你可以匿名或署名的方式向美术馆留下“小纸条”,可以是对美术馆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单纯地分享与美术馆和艺术相关的事情,又或者只是想和小编我聊聊天(臭不要脸哈哈哈哈),都欢迎你来投稿、留言。我们也将定期整理这些“小纸条”并进行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小编等你来撩😏


还等什么,快来和我们一起讨论分享吧!







当前展览:本色出演/成为本尊展览时间:2021.4.18 - 5.29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 - 18:00 (17:00 停止入场)
票价:60 元Exhibition on view: Impersonating Myself / Becoming MyselfDates: April 18, 2021 - May 29, 2021Open Hours: Tues - Sun, 10 am - 6 pm (Stop entry at 5 pm)Tickets: 60 CNY



精彩回顾:

官宣:喜玛拉雅美术馆携手ReNFT共建全球首家NFT艺术元宇宙

《本色出演/成为本尊》开幕回顾
钱丽丽访谈|《曲面》:物理与心理的双重嵌套
SHM荐读|《月亮与六便士》
邱志杰与他的文字游戏
城市的未来是废墟 | 探寻一种可生长的建筑
无名山之外
回顾 | SHM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 


 


樱花路869号3F/4F
(请乘坐喜玛拉雅美术馆中心A5/A6电梯)
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开放
Open: Tues-Sun 10 am-6 pm
17:00停止入场 Stop entry at 5 pm



Weibo:@喜玛拉雅美术馆
Ins: @himalayasmuseum
Web:himalayasmuseum.org
Email: info@himalayasmuseum.org
Tel: 021-503398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