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禹锋:探索与建树——中俄(苏)景观雕塑对比研究

韩禹锋 风景园林网 2022-12-08





3月28日,2021健康人居与未来城市国际论坛之“室内设计与公共艺术论坛”在西安举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韩禹锋发表演讲,通过审视中俄(苏)雕塑创作的视觉表现,探析百年来雕塑文脉传承与视觉表现的内在逻辑,解读具有时代印记的代表性作品,对中国雕塑艺术发展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识、本土化精神与时代风格进行了探索。


韩禹锋在论坛发表演讲



苏联与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的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成为艺术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


“请进来”:苏联专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克林杜霍夫来中国办“雕训班”与向苏联派留学生相结合,苏联的雕塑模式逐步完善法国的雕塑模式,从基本训练到创作教学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法,在雕塑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走出去”:留苏雕塑家在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接受了系统、完整的雕塑教育,相对雕塑训练班所接受的苏联雕塑模式来说更系统,更具权威性,是苏联雕塑模式的正宗传承者。


留苏雕塑家与雕塑训练班的雕塑家在中国近现代雕塑史上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我国学院派“雕塑基因”来源之一。



浅析中国城市景观雕塑


城市雕塑与城市一定要有关系。一个好的雕塑,尤其是公共空间放置的艺术作品,要与空间有关系,同时要有内涵。广东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背后就有一个传说,并反映了用艺术来美化城市的建设思想。


深圳想要表现出特区的特殊性, 经过多次方案的筛选,市长梁湘和雕塑家潘鹤交流时想到在荒地里垦荒的牛,以孺子牛形象代表了深圳特区的精神。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艺术家,同时也离不开好的创作环境和灵感交融。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风”雕塑作者黄震,就是自由艺术家兼科学家。


函谷关的老子圣像和兰州的黄河母亲等雕塑作品,反映了国内的城市雕塑设计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另外,需要加强对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广州五羊雕塑


深圳“孺子牛”雕塑


青岛五四广场“五月的凤”雕塑


函谷关老子圣像


兰州“黄河母亲”雕塑



俄(苏)城市景观雕塑


斯大林格勒的“祖国母亲在召唤”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石像雕塑之一,人物手中的宝剑就有15米长,雕塑形象宏伟,令人望而生畏。


一些雕塑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组成团队做的,雕塑也不单单是雕塑,而是与展览馆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作品。


纪念二战时期北极守卫者的雕塑“阿廖沙”,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气息。雕塑下的长明火,用来纪念为了修铁路而牺牲的中国人。


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冲向太空”等,都反映了时代精神,表现出当时的精神风貌。


雕塑“祖国母亲在召唤”


雕塑“阿廖沙”


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


雕塑“冲向太空”



创作风格异同及发展趋势


中国雕塑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学习与接受、借鉴与探索、创新与创造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西学为用”,到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以苏为师”,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30年多元发展,中国雕塑正伴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实现着新时代的文化自觉和创新创造。


俄罗斯景观雕塑的特点:一、宏大主题性综合体雕塑;二、表现崇高的理想和英雄主义;三、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诉求;四、地域文脉的明确代表;五、关注城乡之外的空间;六、艺术与环境有机的结合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情景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对雕塑艺术的要求,是逐步建立起立足于本土的雕塑体系,建立自身的雕塑艺术的观念方式和语言方式。


审视中俄雕塑创作的视觉表现,探析百年来雕塑文脉传承与视觉表现的内在逻辑,客观解读雕塑中具有时代印记的代表性作品,探索蕴含其间的民族审美意识、本土化精神与时代风格特质对于艺术作品的设计及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中国艺术的现代精神是以表现这个民族的、国家的现代精神为内核的,只有那些真正闪耀人性的历史瞬间,才能真正揭示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来源与力量。


中国艺术的现代精神是以表现民族、国家的现代精神为内核的,只有那些真正闪耀人性的历史瞬间,才能真正揭示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来源与力量。



——END——



回顾论坛精彩演讲,请点击“视频直播”(☜点击蓝色字体观看回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字样,进入大会官网。


相关链接:

武重义建筑事务所 | Vedana餐厅

朱玲:动态更新与主动保护

日本景观大师佐佐木叶二对话中国设计师

蔺宝钢:公共景观艺术创作观

同济大学李翔宁:当代中国建筑的24个关键词

北京大学吕斌:面向实现碳中和的都市圈城乡连携生态路径
谷树忠:中国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新视角、新方位、新架构
沈利江:以设计之力推动中国养老行业进化
鲍达明: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碳中和”目标下,公园城市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大咖聊:面向未来的城市风貌与宜居环境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园冶高峰论坛为乡村振兴汇智聚力

行业专家探讨地产设计与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

院士专家建言献策人居环境治理与自然资源保护

张建庭:风景优美 生态良好 历史深厚——以修复杭州新西湖为例

武重义:当建筑遇上冥想,让灵魂与自然相通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88364851

010-88366270

邮箱:editor@chla.com.cn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