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西安目标:GDP破万亿!

Rui 悦西安 2023-05-08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在刚刚落幕的两个会议上,西安明确提出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意义非凡。要知道,西安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321.19亿元,如果今年7.5%的预定增长目标按计划实现,那么,西安这座城市的GDP将一举突破万亿大关。

万亿GDP,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表现,9000多亿和万亿从经济意义上差别不大,但它是一个标志。




从进程看,全国万亿城市队伍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

2006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96.97亿元,是中国内地第一个GDP突破万亿元的城市。2008年,北京GDP破万亿。两年后,广州GDP超过万亿。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4城的GDP也进入了万亿行列。武汉、成都在2014年跻身“万亿俱乐部”,杭州、南京和青岛、无锡和长沙的GDP依次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过万亿。


郑州


2011年,郑州引入富士康,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转折点。随后华为、中兴、OPPO、魅族等厂商落户郑州,形成产业集群,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随之大幅增长,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到了2018年,郑州市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已经发展到了全省总额的70%以上,位居中部6省省会城市的第一位。也就在这一年,郑州也如愿携手宁波,成为万亿城市俱乐部的新成员。

根据统计,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25强中,GDP超万亿的城市共有17个,比上一年增加1个,新晋入围者是佛山。17个GDP万亿俱乐部城市包括了4大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3个计划单列市、 3个普通地级市。


2019年城市GDP二十五强 ©悦西安


根据2019年数据,目前有7个城市处于9000亿这一梯队,除了西安,另外还有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这6大城市。


其中,泉州2019年GDP达到了9946.66亿元,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泉州是福建著名侨乡,也是福建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994年泉州经济总量跃居福建第一后,连续25年领跑,辖下的晋江诞生了著名的“晋江模式”,涌现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运动品牌。

悦君注意到,对于今年“入围”万亿GDP城市,这6大城市近期纷纷亮明了自己的决心。


GDP排名最靠前的泉州,在1月4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生产总值增长7%-7.5%”的预期目标,并且明确提出,要“心无旁骛做实业”,通过打造“泉州制造”,“迈向万亿GDP”。


紧随其后的“世界工厂”东莞,也明确表示,在2019年GDP增长7%,“为实现破万亿奠定了坚实基础”之上,今年目标增长6.5%。

济南

同样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决心更大,市长孙述涛在5月12日在做报告时,发出了“将全力以赴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号召。


另一个省会城市合肥,更是不遑多让,将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的明确提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而排位稍高于西安的福州和南通,虽然没有明确突破“万亿GDP”的目标,但也分别定下了8%和6.5%的增长预期。


一场万亿GDP突围战,正在打响。




目前9000亿梯队排行最末的“老幺”西安,准备如何打赢这场城市竞赛呢?


对于这一问题,悦君注意到,西安两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预期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另外两个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实际上,GDP通常有两种核算方式,一种是生产法,另一种支出法。



所谓生产法,就是将GDP的来源分成三类: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产业”。而支出法,则是把GDP的去向分成三类: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三大需求)”。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西安突破“万亿GDP”的两大着力点:工业和投资。

泉州三产比例2.2:58.9:38.9,规上工业增加值4501.41亿元、增长8.6%;东莞:三产比例0.3:56.5:43.2,规上工业增加值4465.31亿元、增长8.5%;济南:三产比例3.6:34.6:6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合肥:三产比例3.1:36.3:60.6,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长8.6%;福州:三产比例5.6:40.8:53.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南通:三产比例4.6:49.0:46.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西安:三产比例3.0:34.0:63.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我们先看工业。从上述的7大冲刺“万亿GDP”城市,它们的三大产业比例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西安的工业制造业比例不仅最小,增速也慢。

实际上,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一直以来就是西安发展的短板。回顾改革开放之初,西安工业的产业占比一度曾达到54.1%,但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则下滑到22.3%,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


合肥京东方厂区


而近两年成绩亮眼的泉州,三大产业中工业占比达58.9%,7大城市中紧随其后的东莞南通、福州,工业占比均高于40%,都是妥妥的制造业城市。作为中国资历最浅的省会之一,2019年合肥工业在三大产业中工业占比虽只有36.3%,但其工业规模在省会城市里排行前10,增速居省会城市第三。

最重要的是,合肥经济总量之所以位列西安之前,靠的就是工业。


早在2005年,彼时合肥的经济总量还仅为925.61亿远,而西安GDP那时早已破千亿。转折发生在2006年——合肥确定“工业立市”战略,并喊出“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的口号。

到了2018年,合肥全部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800亿,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以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产值更是陆续突破千亿大关。而同一年,西安全年的工业增加值仅为1874.36亿元,两个城市相差了整整1千亿。



可以说,西安被挡在“万亿俱乐部”门槛之外,很大程度上“受累”于工业短板。


从全国城市20强榜单看来,虽然不同城市的GDP构成可能差别极大,但有一个趋势,越是排位靠后的二三线城市,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越高,西安还不具备进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中国头部城市的实力,第三产也占比较太高,是工业太弱而导致的“畸高”,并非合理。


其实要论工业家底,西安还是比较厚重的。41个大类中,西安占了36个,产品更是以航空、航天、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高端装备为主。


针对短板,西安选择了直面现实,奋起直追。去年底,西安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 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五强”目标。



此次西安两个会议,更是制定了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今年要实施100个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全年工业投资增长达到9%以上的明确目标,这可以看做是上述长期目标的细化。


此外,由于2020年一季度西安工业同比减少2.1%,那么,要实现全年8%的增速,后三季度要平均实现12%左右的增速,才能弥补一季度的负增长缺口。


从近年来数据看,西安工业增加值自2015年以来就处于5%-10%的增长区间,如果后面三个季度如实现12%的增速,则实现了近五年来的新突破。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分析:投资。


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冲击,西安也不例外。

此次西安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今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尤为困难,‘六稳’“六保”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那么,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哪一种?当我们说稳增长时,稳的又是哪一驾马车?首先来看消费。



据西安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西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938.24亿,比上年增长6.0%。


虽然消费是疫情冲击最大的马车之一,但横向对比可以看出,这一消费规模在7大城市中,仅低于济南的5162.2亿元,而大幅高于其他四个城市。

再看外贸。2019年,西安进出口总值虽然达到3243.06亿元,但比上年下降了1.8%。其中,出口1730.21亿元,下降11.6%;进口1512.85亿元,增长12.4%,还是形成了顺差。


相比于西安,其他6大城市去年的进出口总额均低于3000亿。但是,相比于外贸强,消费旺的领先地位,西安“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则亟待加强。


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仅仅增长了1.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而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更是比上年下降2.1%。


此外,由于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中美贸易战风险犹存,预计外贸在GDP中贡献率会进一步缩小。而消费,虽然有扛起拉动经济重任的苗头,但很缺乏保障。因此,投资,将是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也仅仅增长了0.5%,虽然明显高于全省-16.5%的增速,但是,如要实现全年8%的增速,则后三季度平均要实现11%以上的增速才能将1季度的低增速拉平。

 

事实上,自2014年起,西安的投资增速总体就不尽如人意,后三季度要实现11%以上的增速,在近五年间也是较高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毫无疑问,2020年对于西安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因此,西安两个会议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发力先进制造业和加大投资,表现出对形势精准而清醒的认识,以及对症下药,大干快上的决心。

 

正确的认识,对路的政策,对于西安跻身“万亿GDP”城市,已经事半功倍。

 

况且,就经济数据而言,在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像西安这样的省会城市,相比外贸型城市,受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西安这些年的发展动力,更多地依靠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资源聚合优势,以及改革红利和地域禀赋,经济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也能快速复苏。

 

另一方面,虽然在疫情冲击下,住宿、餐饮、电影、娱乐、旅游、航空等相关行业损失严重,困难较多,但同时催生发展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尤其是新经济新基建在今年一季度,发展势头表现突出。

 


例如,一季度,西安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就高达到了115.52亿元,增长达到了33.4%,而2月份的网上零售额的比重,更高达44.0%。

 

另一方面,西安的“新基建”项目已经初具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西安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的“新基建”项目,就有116个,总投资达到了2927亿元,占目前全市项目计划总投资的22.3%。其中,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计划,占“新基建”项目的48%。

 

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新基建”,不仅为“新消费”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硬件保障,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更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收入增长,促进消费再提升。


 
二者相互带动,构建了西安整体经济,在疫情过后反弹和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2020,西安跻身“万亿GDP”城市,不是梦。


法律顾问 / 宋亚锋 赵文娟
陕西大秦律师事务所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悦西安APP
见证西安发展的每个瞬间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七城冲刺万亿俱乐部,西安迎GDP“卡位战”

西安,大基建、大项目、大发展时期!

比亚迪中标高新有轨电车,明年竣工通车!

三门峡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度融入大西安建设

地铁6号线列车亮相西安,一期年底正式发车

2020中国大学排名出炉,陕西7所高校跻身100强!

西延高铁高陵富平阎良站位拟调整,年内全线开工

西安火车站站台开拆,有不舍,更有期待

华为“鲲鹏”入陕,年产20万台计算机整机

1020万!西安官宣常住人口,最新统计信息发布

皇城复兴:市体拆除,七大地标点亮西安老城经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