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什么年龄看什么科普书,这篇全告诉你

丹妈 万琼 丹妈读童书 2023-06-08
最近大家约好的么,每天都有人来问科普书.....


其实这几年陆续分享过很多科普书。大概两岁之后,叮当的好奇心开始爆发,对万事万物产生兴趣,什么月亮为什么离地球那么远?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白云为什么会变成乌云......老母亲经常被问得瑟瑟发抖。

还好有科普书这种神器。从最简单的认知书,到大部头DK,只要他感兴趣的,我都会尽力从中找到合适地解答。


这几天我把这几年来,叮当读过的感觉还不错的科普书做了个集合,也按年龄系统整了下,不能说多专业,就给大家个参考吧。文章比较长,先上目录:

一、0-3岁

1、幼儿认知小百科
2、法国好奇宝宝互动探索
3、你好,世界
4、萌萌的科学
5、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系列

二、3-4岁

1、看里面低幼系列
2、亲亲科学图书馆
3、神奇校车(桥梁版)
4、小小牛顿幼儿馆
5、拉鲁斯小百科
6、DK幼儿百科全书
7、水先生的奇幻旅程
8、你从未见过的新奇科普
9、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
10、英国大奖科学图画书
11、最美法布尔昆虫记
12、好多好多的交通工具
13、恐龙全知道
14、猜猜谁会赢
15、可爱的身体
16、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牙齿大街)
17、我们的身体
18、呀,屁股+呀,便便

三、4岁以上

1、神奇校车(图画版、手工版、动画版、人文版)
2、DK恐龙大世界
3、自然传奇
4、小牛顿科学馆
5、超好玩的便便小百科



一、0-3岁

这阶段主要是认知+简单科普为主,围绕宝宝熟悉的动植物,生活用品、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加以延伸。


幼儿认知小百科(全3册)

先看这套日本的明星产品吧,销售突破200万册,反复重印达35次,说人手一册也不过分。
叮当在一岁左右开始看这个书,特别着迷,几乎每天必点。最开始读,是他点图,我们介绍文字。到后来,变成我们读文字,他来找图片,乐此不彼。我觉得这套书不错在于:

● 认知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宝宝在生活中,所有会碰到和接触的东西。

第一本以生活百科为主
涵盖服饰、食物、生活用品等

第二本以社会百科为主
涵盖房间、电器、职业等

第三本以自然百科为主
涵盖交通、花卉、鸟类等

● 按物品属性或场景分,从易到难,封面有类别标签,每次读我都会先问叮当,想看哪种呀,他会自己指,妥妥的掌握主动权。


同类推荐有《dk的幼儿认知游戏书》,胜在实物图展示,孩子方便照着找自己认识的东西,一套八个主题,能玩很久了。




法国好奇宝宝互动探索(全4册)


同样是认知启蒙,这套要比上面复杂一些,它能让孩子参与好玩的游戏互动,锻炼数数,找不同,归类等逻辑能力。

观察图里的鱼缸
哪个是空的?

这套书,建议两岁以上孩子看比较合适。它的很大特色在于,书中每页都有小文字,来指导父母怎么和孩子互动。


相比其它科普书,这套书还有聆听生动的经典故事。

金发姑娘和三只熊

朗朗上口的儿歌。

手指歌

涵盖动物,世界,数字,常识四大主题,每个主题设有两个难度阶梯的亲子互动指导,内容还是蛮丰富的。



你好,世界(全8册)



前两天介绍的新书,真是少见的美貌低幼科普,一套8个主题,童趣感十足,半岁就能开始读。


不仅插画灵动,配色明亮,视觉冲击力强。


艺术感十足,给孩子极佳的审美体验。

内在的知识结构也是清晰明了,比如介绍太阳系,乍听特复杂,实际它从看星星出发,再延展到整个太阳系。


中间还设计些动手环节,最后以总结图结束,方便回顾所有知识点,总体遵循了科普书严谨,系统特点,具体可看👉这套二胎诱惑书,看你能不扛抗住?



萌萌的科学(全8册)

介绍过多次,我最喜欢它的是,把复杂难懂的一些steam知识,换成了孩子们一听就明白了的大白话。

把夸克比作积木,用鸟儿的翅膀来解释飞机的飞行,藏在盒子里的猫来类比量子叠加状态。


我这个科学渣渣仿佛也重新上了一节课,而且通过这样具体形象的比喻,记得特别牢。插画也特别欢快可爱。


之前有专门写过文章介绍,可以了解下👉这套STEM书,叮当一口气读8本还不过瘾



尤斯伯恩·偷偷看里面系列


说起科普书,尤斯伯恩一定不能错过,总能从大千世界挑出最好玩的呈现给孩子,还能最大程度做到专业,权威,严谨。

这套偷偷看里面专为1-4岁宝宝打造,精选了恐龙,农场,太空等自然和生活主题,带领宝宝初步认知世界的真相。

集科普、艺术、故事、文学于一体,拿到手感觉真的很精美。

精细的镂空,洞洞和翻翻页工艺也是做到极致。尤其是“挖洞”部分,前后有很强的关联,比如同样是蓝色色块,前页是漂亮的珊瑚,后页变成鲸鱼尾巴,设计的相当巧妙啊。

不仅满足低幼宝宝对“空间”探索的需求,对想象力发展也是非常好的锻炼。

还有生动活泼的图案,朗朗上口的童谣式语言,给阅读初期的宝宝做入门科普读物再合适不过啦。不过这套书叮当一岁多我就买了,但真正开始喜欢看,大概是两岁半之后。所以宝妈们买书,也不用太着急,如果真的买早了,那就等一等。





二、3-4岁

3岁以后,叮当的阅读量也大大增加,探索需求也更加旺盛,自然、人体、恐龙、屎尿屁,都是他每天十万个为什么的来源。



看里面·揭秘系列低幼版

这个系列也是尤斯伯恩的经典,揭秘系列的低幼版。这套书在我家已经是翻的不成样了,叮当看得频率太高了。就是到现在,他都时不时会拿出来翻翻。

全是硬精装,内页有N多小翻翻,整个页面看起来比较花,但是孩子会相当的喜欢啊。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不停地打开翻翻页,就像是揭秘一样,每一扇小窗户下面,都藏着一个科学的道理,孩子真的是会带着乐趣去读。
色彩鲜艳,而且超大页面,全景展示很震撼的感觉。

文字内容长度较短,字体也比较大,但涉及到的科普知识还是蛮专业的,建议3岁+看比较合适。



亲亲科学图书馆


这书真是有魔力,自2014年中文版上市,短短几年时间,销量已经突破800万册,号称能让孩子一秒钟就爱上阅读。
 
去年咱公号征集,这套书上榜率也超高,70本书,70个主题,涵盖自然科学,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生活百科,还有关于电影,音乐,建筑等知识。

每辑10本

精美的插画构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再把知识点穿插在故事里。


虽然文字比较短,但厉害的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复杂的道理解释清楚,所传达的科学道理还一点不缩水,超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

全套会比较贵,建议先买前一两辑,孩子喜欢再考虑入手其它的。



神奇校车(桥梁版)


神奇校车是真爱,无奈版本太多,有分不清的读者去看👉全球销量3亿,童书榜8年冠军神作!这套书到底牛在哪?

叮当最先看的是桥梁版,一共20册。虽然说是桥梁书版,但事实上它每一页的字并不多,主要以读图为主,反而是系列中最简单的。


内容简单,画面不复杂,亲子阅读3+没压力,自主阅读5岁也可以了,适合给孩子度过幼小衔接。


主题包罗万象,涵盖太空、气象、海洋、植物,身体等各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涉及一些有趣的社会研究课题。


比如“自由女神的建造过程”,“旧物是如何回收利用的”,与其他版本主题都不重复,开阔孩子阅读视野。




小小牛顿幼儿馆(全60册)

两年前就推荐过的益智游戏书,现在全新升级,三次获金鼎奖,具体详情我之前也写过 👉这书断货几年重出江湖,还有良心价,值了

真的重,全套共60本,每本一个主题,感觉可以看到天荒地老了,我建议先入前面几辑,孩子喜欢的话再剁手。
科普围绕生活常识展开,又能在故事里学习知识。


还有1000多个益智游戏,叮当特别喜欢这套书,尤其是里面的游戏、手工和小实验,每次看完书都要拉着我陪他一起做。




拉鲁斯妙趣百科(全8册)


如果把叮当反复读的书做个排序,拉鲁斯是一定可以排到很前面的。北京科技出版的《我的拉鲁斯小百科》,叮当很喜欢,就是有点贵,而且貌似现在网上很难买到。

一共有32本,叮当看这书蛮久了,细节很丰富,主题也多,分自然,身体,历史和传说,生活,动物5大系列。
 家里找不到全套了

每本一个主题,讲的非常详细,比如小狗主题,先从狗的驯化历史,特征,品种,孕育,到狗的习性,人类与狗的相处,面面俱到。
 

插画也很清新明快,生动又形象,一目了然。




DK幼儿百科全书(全3册)



这套限量礼盒装不光颜值超高,而且还是个“混血宝宝”。

由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英国DK公司共同策划,编排使用的是手绘风格的插图,将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图文形式讲述出来,阅读起来轻松愉快。


《那些重要的事》我之前在DK专题介绍过,可以说是弥补了DK在3-6岁年龄档的空缺,可以作为从翻翻书、触摸书一类的认知书,向百科全书过渡。

而且涉及的知识太丰富了!幼儿园到小学,孩子想知道的,这本百科全书基本上可以满足。


语言很通俗,有的像是讲故事,孩子很容易理解和记住。



水先生的奇幻旅程(全16册)


一套被人遗忘的宝藏书,科学要怎样玩儿才有趣?看看奥古斯汀·特拉尼的水先生系列就明白了。

这套书一共16本,书后面还附带32个科学小实验,而且用拟人化的方式来科普,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 第一辑

比如专门讲水的循环这本,喷水池的水,救火的水,煮面条的水,水先生会随意变幻形状,最后上了天成为云朵。

可能是因为主角可以像巴巴爸爸那样随意变形,所以爱屋及乌,这书也得到了叮当一段时间的痴迷。



你从未见过的新奇科普(全4册)



史蒂夫·詹金斯是闻名全球的科普拼贴画大师,他擅长用拼贴画表达主题。另外,他讲科普的切入点也很独特。这让他的作品和其它科普书与众不同。

这套从大猩猩鳄鱼大象,讲到仓鼠、角蛙、扇贝等等,史蒂芬用抢眼的配色,用1:1震撼图片,还原动物的真实大小。


叮当会有手跟书里的动物比大小,在有趣的比较中,不仅可以认识各种神奇物种,还能学会用观察、比较、测量等科学方法探索大自然。

但是每种动物的知识点不算多,主要聚焦在动物的头脑,眼睛等局部信息。

他还有一本《动物大数据》也值得留意,凯迪克大奖,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奖得主作品。
用数据颠覆我们对动物的常规认知,通过各种令人震惊的动物事实,给孩子带来大开眼界的新奇感。
 
比如长颈鹿一天只睡2.5个小时,蚊子每秒钟拍打翅膀600次。
我们觉得鲨鱼可怕,但比起不起眼的蜜蜂,它的杀伤力却弱20倍,简直大跌眼镜。

再加上饼状图,气泡图,树状图等多样的呈现方式,把碎片化的知识穿插其中,科学性和趣味性算是完美统一了。

这本《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是前几天看的,也很不错哦。






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全5册)


这套书来自中信,最初我感觉其貌不扬,画风不能接受,没想到叮当反复要求读了好些遍。

动物类的科普书很多,但角度像这套书的方式很新颖让孩子站在动物的角度观察世界。

每本书会介绍11种动物的特点。书中左边展示的是动物的照片,右边用幽默的插画展示孩子的身体器官被取代后的样子。


把动物身体特征结合到人类的身体上,让孩子在充满想象力的旅途中探索自己的牙齿、鼻子、耳朵、脚或头发被动物的身体所取代的样子。带入感极强。

贴近孩子的日常又和现实产生强烈冲突,太搞笑啦。


不过最后的落脚点都会回到行为习惯,让孩子注意健康,叮当看了牙齿这本之后都爱上刷牙了。



英国科学大奖图画书(全18册)



这套科普绘本我们之前开团过,视觉独特,故事有趣,一共18本,刚拿到书时,叮当一晚上五六本的节奏。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或几个科学主题,爸爸妈妈可以从“阅读建议”中得到对这些主题的概括,引导孩子在图画和文字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它们。

比如《高处有什么》这本,比树还高的有什么,最高处是什么呢?


来和书中这两个小朋友一起,越飞越高,掠过林立的摩天大楼、高耸的山峰、巨大的飞机,遥远的卫星和星星,经历一段神奇的发现之旅。



最美法布尔昆虫记(全12册)

这是所有昆虫记里我和叮当最爱的版本了。适合3岁+孩子阅读。

日本文学大师小林清之介优美清新的讲述,配上松冈达英等生态画家逼真的绘画,怎么看怎么完美。

一共选了12种常见的昆虫,分12册细细讲来,每册讲述方式都稍有不同。

这套买了很久,家里只找到8本

讲述故事时,文风质朴,别有风趣,自成一格。画风清新自然,视觉构图都经过精心考量,果然是“最美的昆虫记”。


科普时,语言严谨专业,就连细节,都会描述得清楚详细。最让我惊喜的是,每本书后还专门设计了昆虫实验呢。


法布尔的版本详细对比我之前也写过👉孩子一生必看的法布尔昆虫记,看这套就够了



好多好多的交通工具(全4册)


作为资深车迷,叮当对这套书宠爱有加,不光让我陪读了N遍,还经常一个人默默地拿着书看。


这书还真的挺有意思的,读的遍数越多,越能感受到它的趣味性和细节。

除了8K全景大页之外,也是被书中丰富新颖的机关震撼到了。


整套4本书,全部加起来一共有200多个,推拉、各种翻翻页、弹跳页、折弯、齿轮、转盘等等。

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好玩新颖的机关,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恐龙全知道(全13册)


叮当是超级资深恐龙迷,只要是恐龙的书,他基本上都来者不拒。这套书买了很久,他大概是3岁半时开始看。一共13册,讲了150多个恐龙族群的各种知识。

它按恐龙的进化线进行科学分类,讲述了恐龙族群之间婚配、竞争、合作等真实历史。


但讲述方式还好,没那么枯燥,有些部分就像一位老友带着真情实感在和孩子聊天,把恐龙知识全方位融于小故事中。

另外,画面形象逼真写实,有时候我看了都感觉有点瘆人吧,适合喜欢听恐龙故事又想了解恐龙知识的孩子。



猜猜谁会赢(全套13册)


这书特别能吸引孩子,因为它采用了独一无二的对战式情景设计,还有些五花八门的小趣闻,让人捧腹。

13本书介绍了26种相近动物的小百科,从体形、身体结构、速度、灵活性,到捕猎技巧、生活习性、智商。
比较两种动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优势与劣势,特长与弱点。


书中有很多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而且最后每本书都有一场战斗,让宝宝们完全没有抵抗力啊。



可爱的身体(全8册)



日本人画这种小漫画真是挺赞,这套书也将知识点讲得超有趣,童言童语,完全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

讲解之前,先和小朋友们互动,再引导孩子去观察,这种方式孩子很容易接受。


8本内容涉及蛀牙、大便、肚脐、体检、打预防针等,与孩子的身体成长密切相关,每本都很实用。


另外,生动活泼的语言阐释丰富的健康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认识可爱的身体。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让孩子健康饮食、认真刷牙、保护皮肤的神奇科学绘本。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向孩子们展示了两个精灵古怪的小家伙-哈克和迪克,野心勃勃地想要破坏我们的牙齿。
读了好几遍这个故事,我每次陪叮当刷牙时,都会完杀蛀牙的游戏:来,让妈妈看看你嘴里多少蛀牙,妈呀,一天就藏了这么多,我要通通把它们消灭掉,刷刷刷......杀杀杀......

《肚子里的火车站》则想象出了一群帮助食物消化的小精灵,如果吃的太多太快,精灵们就会罢工抗议,肚子就会痛哦!


这套书用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吃饭要慢慢嚼,牙要好好刷,出门玩耍要涂防晒保护皮肤......

叮当还挺吃这套的,冰淇淋吃多了,我就会把故事里的情节和角色拿出来说说,向他强调一遍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性。



我们的身体


这书以身体认知和性教育启蒙功能著称,有阵子叮当对它狂喜欢。

内容上分三部分,先是围绕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身体的点滴变化来展开,再讲到呼吸、消化系统,最后介绍生病,身体的免疫,挺全面的。


形式上也有趣,用孩子们最爱的翻翻转转,从孩子视角出发,每翻一页都像挖宝一样新奇。

比如这页,叮当本以为拉出的效果是“食物怎么在身体运转”,没想到拉出一坨粑粑,爆笑。




呀,屁股+呀,便便



这两本书的作者虽然不是同一个人,但经常搭配在一个组合。都是讲的“屎尿屁”生理知识科普,为孩子风趣的提供“教科书”级别的小知识。

《呀!屁股》带着丹麦人特有的幽默,好像并没有连贯的情节,想到哪说哪。

比如屁股的大小,特征和颜色,动物屁股,屁股对人的重要性。


《呀!便便》这本相比《呀!屁股》会更加具有知识性一些,它的作者可是东京医科大学的教授,专门给孩子创作的一本科普绘本。


虽然这本书的趣味性不那么强,但对叮当影响还是挺大的,看了这本书,他每次便秘都说因为没有吃香蕉,才拉不出便便,嗯......老母亲表示很欣慰。



三、4岁以上

叮当现在四岁三个月,明显感觉他的阅读量更大了,反正现在宅在家没事也就是阅读阅读。现阶段的他,还有个了新爱好。读科普书时,遇到熟悉的角色或情景 ,就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装作不懂地插嘴问一两句,他还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请别打断我讲话.....



神奇校车


▲图画版,手工版,动画版,人文版

这两个月他点名频率最高的,就是神奇校车了。反正神奇校车系列也足够多,除了文学版,我全都买回来了,让他一次性看个够。不得不感叹,这真的是一套宝藏书,知识量太大了,而且讲得又是那么有趣。

因为神奇校车系列有难度分级,除桥梁版以外的版本其实更适合4+。

图画书版一直最受欢迎,知识性强,小细节多,值得反复观察寻找信息,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专注力。


手工版动手又动脑,每本书前面是故事,后面附带各种形式的手工,比如迷宫,涂色游戏,科学实验,立体模型,材料包一应俱全。


动画版是根据动画片改编,主题比较聚焦,更适合对一个话题深入探讨,用来做知识巩固不错。


人文版只有3册,意在介绍国家、历史、地理、人文方面的知识,阅读量大的孩子接受度更高。


这些版本,他并不是看完就过,有些他感兴趣的主题,会翻来覆去让我们讲,然后很多知识点他就铭记于心,最近还有融会贯通的趋势,可喜可贺。




DK恐龙大世界


一本非常大的恐龙宝典,收录了大概50种常见恐龙的详细信息。

它不像别的书会按恐龙的种类和生活的年代分,而是按照A-Z的字母顺序来,方便读者想了解哪只恐龙,就能迅速找到对应的恐龙描述。


在语言方面,作者也会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形容每只恐龙的特性。

比如作者在介绍圆顶龙时,说圆顶龙的鼻孔和它的嘴巴离得很远,这样它们吃东西时鼻子不会被植物挠的发痒,太有画面感了。


而且在版式设计上会使用到比较大的字体,还会把重点标记出来,幼小衔接孩子阅读也是不错的。



小牛顿科学馆(全120册)

看完《小小牛顿》,想再深入一点,就可考虑这套,专为5-12岁儿童设计,贵是真贵,但每个孩子都需要。

来自台湾,由杂志精选集合而成,整套书120册,分为20辑,每一辑含有6个独立的主题,把问题说的很通透,涉及知识点很多,很耐读。


而且书的形式非常多样,有漫画、解说、图例、迷宫、问答、手工、小实验等,总之,互动性很强。


想入手的可以先从第一辑开始买,如果孩子很喜欢再趁活动价慢慢囤。目前叮当也就只看完第一辑,大部头的书慢慢看吧,也不着急。



自然传奇(全20册)


这是出版社寄来的书,刚开始我没怎么留意,后来放在家里,叮当小姨开始给他读,读完差不多一半,我才真正注意到这套书。

一套被称为“纸上纪录片”的动物生存自然科普。内容非常全面,涵盖20个生物物种,详细介绍180多种生物特点及生存习性。


300多幅逼真配图,我刚看还以为是照片,连毛发都看的很清楚。


以动物们自己的口吻,告诉你它们的花样捕猎大法,逃生技巧,成长历程和哺育下一代的故事。


主题都是根据孩子兴趣来设计,比如猴子为什么不会从树上摔下来?沙鸡怎样在沙漠里找水喝?特暴龙为什么不敢打剑龙的主意?我个人觉得有点不足是,每个主题因为篇幅,介绍的还不够深入,不过孩子喜欢也就够了。



超好玩的便便小百科



乐乐趣的立体书,弹跳、推拉、翻页各种机关设计会让孩子爱不释手。

全书分六个主题,在各种机关设计中藏着大量的关于“便便”的知识。

比如动物的便便什么样的。


蓝鲸能拉出世界上最长最粗的便便,简直就像一只木筏。


各种冷知识扑面而来,读完这本书,娃不仅笑翻,对便便的前世今生也了如指掌了。


         丹妈碎碎念         


好啦,今天这篇长长的科普专题终于理完,长舒一口气。这个书单也不是最全面的,还有不少单本科普绘本,一些套装,估计也没列进去。反正这几年我带叮当看过印象比较深刻的,都在这里了。大家要是有更好的也欢迎在留言补充。

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和认知力,其实关键是好奇心在充当内在驱动。所以我平时会比较注重倾听和尊重叮当的提问,再一起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中科普书最好的神奇帮他不断延伸和开拓眼界。

陪他看了这么多科普书,最近不管是他表达的,还是他的知识量,真的感觉给我惊喜很多。就像上次发的这条微博:


亲子陪读,先默默耕耘,大量给孩子输入,时间自然会给你和孩子收获的。




丹妈往期绘本分享

《形状三部曲》
《盘中餐》
《九神鹿绘本》
《快乐的狮子》
《萌萌的科学》
《玛德琳》
《动物眼中的世界》
《怪杰左罗力》
《小小牛顿幼儿馆》
《中福会》
《三个淘气包》
《山中》
《深见春夫系列》
《气候大挑战》
《野猫军团》
《我的神奇马桶》
《卡梅拉》
《小魔怪要上学》
《共和国脊梁 · 科学家绘本》
《恐龙大陆》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丹妈读童书的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