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元康(1925年-2015年),别名依坤,福州市鼓山镇后屿村人。早年跟随堂兄林元庆学习石雕,后又拜名家林友竹、周宝庭、郭功森为师,以寿山石雕人物、山水圆雕见长,以艺术处理简洁著称。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寿山石雕)专家称号,1989年评为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闽都大家|“一代大师”林元康:与石为友相伴终生,德艺双馨心系传承
2017年9月初,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林霖携20位寿山石雕界大师的精品力作晋京,与中华老字号“荣宝斋”联手在北京向世人推介福州靓丽的文化名片——寿山石雕。在这批作品中,有数件出自林霖的父亲、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元康之手。看着它们,林霖眼前似乎浮现出父亲端坐桌前,认真摩挲的模样……
盛暑未消之际,福州新闻网《闽都大家》记者走进林霖位于鼓山镇的林氏工坊,在氤氲蒸腾的茶香缭绕中,倾听一向快人快语、豪气直爽的林霖深情回忆父亲的坎坷从艺之旅。
《八仙过海》都成坑石
林元康曾说,对于寿山石,自己是“十二分有感情的”,甚至还有赞佩敬仰之心。他用一段优美的文句,诠释了与寿山石雕的缘分:“兴起时,一石在握,信刀驰骋,点划转换,滴滴嘎嘎,如乐章轻奏,似胸潮流动,起伏跌宕,心与手合一,刀与石共融,感情由此而生,久而久之,则情愈笃,爱愈深矣。”
“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父亲痴爱雕刻寿山石,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收获累累硕果,这门手艺,是他生命的根脉。”林霖说,70多年的雕刻生涯中,父亲林元康牢记肩负时代使命推陈出新,时常与一起共事的雕刻家互相交流,为的是精益求精,不敢有半点松懈。
《达摩》二号矿石
即便在林元康去世的前一年,他仍嘱托林霖,要总结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寿山石雕创作经验,把自己的作品推介给同仁、后辈,为寿山石雕的艺术传承尽一份力,让这一美丽的瑰宝发扬光大。临终之际,林霖把一尊雕完但未抛光的“老寿星”塞进父亲手心,老人家紧紧地攥着,眉头轻舒,离开时,平静而安详。
苦难童年,情系石雕
1959年的林元康
林元康的家乡鼓山镇后屿村,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已是雕刻艺人云集之地,形成寿山石雕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东门派”,以擅长圆雕而闻名于世。
1925年4月,林元康就出生于此,他的家庭十分贫苦,3岁的时候,缺医少药的父亲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落在母亲的肩上,两年后,积劳成疾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就这样,年仅5岁的林元康痛失双亲,尝尽人生的苦头。
《虎溪三笑》芙蓉石
那时,林元康的大哥给村里的大厨当学徒,师傅只管饭,没有工资。只有在帮大户人家做酒席的时候,才有一些赏钱。师傅知道他们身世悲惨,每次都多给一些,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一家人过得紧巴巴的。
与寿山石雕结缘,起于1937年,12岁的林元康去堂兄林元庆家中学习这门手艺。看到原本一点都不起眼的石头,变成惟妙惟肖的八仙、寿星雕像,年幼的他感到十分神奇,也就开始用心地学。
《欢喜佛》善伯石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林元康刚开始学艺时连午饭都没着落。他曾回忆,有一天中午,回到家里,做大厨的哥哥没回来,他掀开锅盖一看没饭吃,又盖下锅盖,吞一口气又去堂兄家学艺。后来,这事被邻居知道了,告诉堂嫂,这才留在堂兄家吃午饭。正是长身体的他,知道堂兄家境一般,每顿也只敢盛两小碗饭,天天挨着饿拼命学艺。
没过多久,1938年,日军进犯福州城区,堂兄去卖线面,林元康只得跟着做大厨的哥哥,到山区磨坊做苦力,幸运的是,他很快掌握了技术,得到了平生第一份工资,能养活自己了。
《刘海戏蟾》李红善伯
平时有时间,他就到山中闲逛,观察田园山水,有时还随手画下来。直到抗战胜利,他心中那挥之不去的寿山石情结,被重新点燃。得知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他毅然辞去磨坊工作,准备重新学习寿山石雕。
“父亲常和我说,当时磨坊的工资对于他来说相当可观,足以养家糊口,但他就是喜欢石头,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所以他回来了。”林霖说。
2006年,在北京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半夜起床,偷师学艺
八年没有摸过刻刀,林元康深知自己必须找到名师,才能学到“真经”。1946年,通过好友介绍,他结识了东门派著名雕刻艺人林友竹,并拜入门下。
一开始,他只学一些修光等简单技术。林友竹打坯之处,离他工作的桌子很近,每次师傅打坯的时候,他都会时不时偷偷地瞄一眼。只见师傅下刀十分精准,起刀落刀,都能做到胸有成竹,寥寥数刀就能将人物的形象雕刻得栩栩如生。林元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罗汉》善伯石
林友竹有个习惯,灵感一来,就要动刀,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而他工作的桌子距离林元康的床铺仅一步之遥。睡不着觉的林元康经常盯着师傅伏案操刀的背影入神,迫切地想要学习更精深的技法。
“为什么师傅雕刻人物那么圆润,我刻得那么棘手不顺,要是能看一眼师傅的手法就好了。”有一天半夜,他实在忍不住了,就慢慢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到师傅背后。越过师傅的肩膀,他看到,师傅正在刻仕女袖褶,一刀下去加深力度,一刀转过弧形便出,一刀修起流畅、浑厚,一会儿功夫,古代美女飘逸的袖褶就生动地勾画出来。
《弥勒佛》芙蓉石
林元康看得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师傅雕刻完毕,将仕女摆在桌上,点了筒水烟,慢慢地抽着。林元康知道师傅准备休息了,就再次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睡觉。
后来,一有机会林元康就偷偷起来,躲在师傅后面仔细地看、认真地学。看到徒弟的人物雕刻大有长进,师傅高兴地哭了,为有这样的徒弟深感自豪。有一天,师傅故作惊讶地问他:“你会懂得你什么时候开始技术好的吗?”林元康微微一笑,点点头,这才知道,原来师傅早就知道他躲在背后偷师学艺,两人心照不宣,已经形成默契。
《弥勒佛》高山石
在林友竹的精心指导下,林元康迅速掌握了打坯、修光、出产品等石雕流程,手艺也日渐纯熟。1955年,为弘扬寿山石雕艺术,当上村里干部的他,牵头成立了18人组成的石雕创作小组,这便是福州石雕厂的前身。
3年后,林元康被派到浙江美术学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这半年,他系统学习美术的基础理论、雕塑以及素描,特别是西洋画技法。他还经常去雕塑系,学习人体素描、人体结构以及衣纹饰的动态变化等。这些技法,让林元康对人物创作有了新的认识。
《铁拐李》善伯石
令他声名鹊起的是,1960年创作了一件名为《寿桃献给毛主席》的作品。这块石料绝大部分是白色的旗降石,但上半部分有一处硕大纯净的红色,且右边有些许黄色。创作时,他一反传统以红黄两色刻人物的“规矩”,将红色刻成寿桃,白色刻成儿童,肩扛手托寿桃,黄色则刻成两只跃跃欲飞的和平鸽,构图丰满大方,寓意吉祥。面世后,《人民日报》以《瑰丽多彩的福建工艺美术:寿桃献给毛主席》为题作了报道,并选送北京参加展览。
1975年初,福州雕刻厂成立由林元康、林延良、郭功森、林寿煁、林发述、施宝霖等组成的《长征组雕》创作小组。
创新题材,谱写辉煌
林元康在艺术道路上永不满足,他在提升精湛技艺的同时不忘创新,并就此拓宽了寿山石雕刻题材之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石雕厂新进一批虎岗石,待所有成品出厂后,还剩三十几担的角料零落在车间。林元康看着这些细小的石料,想到它们可能被当做垃圾倒掉,很是心急。
一天,正蹲在石料旁边挑拣石头的林元康突然灵光一闪,利用这些石头做成面具不是很形象吗?于是他马上动手,依着石头的形状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面具。作品一经推出,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创意,引来各路商贾、藏家纷纷前来抢购。作品还获得了福建省工业厅文化局“个人创作奖”。
《祝寿图》桃花高山石
1960年,林元康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厂里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年轻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他,还担任工厂创新小组的组长。
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工厂决定将这不平凡的意义赋予到寿山石雕上。这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长征组雕》,现已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
林元康在福建龙岩写生
为创作《长征组雕》,厂里成立了创作小组,林元康担任组长。创作小组的成员除了林元康,还有林延良、郭功森、林寿煁、林发述、施宝霖等五人。
在制作第一部泥稿的时候,由于缺乏感性知识,导致初稿漏洞百出,有多处都是以福州的山水取而代之。参加过长征的军区首长前来审看时,建议他们进行实地考察。于是,他们重走长征路,先后来到遵义、泸定桥、延安等地体验生活,瞻仰革命圣地,访问了当时的老红军和老赤卫队员。
1955年“福州市郊区寿山石刻生产小组”旧址
从天泉县乘车到二郎山,一路山势险峻。天气寒冷,上山的路又非常陡峭。林元康等人是在下午三点的时候到达泸定镇的,往那泸定桥下一看,大渡河水从雪山上流下来,透着一股冰凉的寒意。
第二天他们上桥,郭功森打头阵,可刚走两步便蹲下不敢走了。林元康走了两步也没胆子再往前走了。后来,当地的向导跟他们说,走泸定桥是向上看,一脚跟一脚向前走。有了向导的指引,他们才慢慢地放胆走了过去。过桥到了观音楼,旁边也只有一条河和一条小路,十分陡峭。光是这短短的走泸定桥,他们便被红军英勇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
遵义会议旧址留影
一路上,林元康写生、拍照和收集资料,增加了许多感性的认识,明确了创作《长征组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熟悉了生活环境,作品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以及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刻画得生动了起来。
途中,为了赶时间,他们常常都忘记吃饭,就连乘火车都是站着挤着,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进行创作,最终提前了一个月零二十天全面完成了创作任务。
夫妻合影
《长征组雕》包括林寿煁的《遵义》、林元康的《巧渡金沙江》、林廷良的《飞夺泸定桥》、郭功森的《爬雪山》、施宝霖的《突破腊子口》、《过草地》和林发述的《延安》。艺人们用自己的双手,以寿山石雕艺术为载体,为红军长征树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该组雕巧妙地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开创了用石雕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先河。
泸定桥留影
钟情山水人物,注重传承
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林元康创作了不少寿山石雕山水作品。他在相石基础上,善于把国画中笔墨技法灵活巧妙地应用到山水雕刻中。首先通过相石,确定山水作品的具体题材,然后抓住主题,突出色彩,安排适当位置。林元康对山水作品的技法被同行誉为独树一帜。
《韶山冲》是林元康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此前,他曾经两次到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很想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对一代领袖的敬仰之情。恰好在石雕厂仓库中相中了一块质地很好的几十斤重的高山石,就用来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
2006年,在北京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在构思时,他以毛主席故居作为主景,然后再配上韶山的远山,把很有特色的山峰拉近作为衬景。用石头中部红色部分刻故居,配以周围的地貌特征,前面荷塘,右边的晒谷场,按实际方位安排,下方近景刻上很大的树,上方远景几个山峰……这样使得整个主题在巍巍群山、苍松翠柏中凸显出来。
《韶山冲》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严谨、朴素、大方,气势沉稳雄浑。在北京展览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看了赞不绝口。林元康将自己对祖国、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融入山水,以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技艺完成了一件优秀的作品。
2007年,在林元康83岁寿辰上,福建雕刻艺术中心、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授予他“德艺双馨”牌匾。
1979年8月8日至16日,“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继1957年以来工艺美术界的又一次群英会。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代表作品观摩会”,林元康创作的《寿山石章十枚》《五子戏弥勒》参加展出。
林元康创作最多的就是“八仙”题材,尤其是“铁拐李”更是形神兼备,将仙人乐道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赏者留下深刻印象。
2006年,他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确立了他的艺术地位。在他83岁寿辰之际,福建雕刻艺术中心、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向他授予“德艺双馨”金字大匾。
作品及头像登上邮票
耄耋之年的他,依旧关注着寿山石雕的传承与发展。“林友竹培养了包括父亲在内的五位国家级寿山石雕大师,父亲也培养了一位国家级大师和多位省级大师及名人。”林霖说,目前他的儿子也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美术类专业,今后或许也将拿起刻刀,实现一家三代的技艺传承。
谈到时下倡导的“工匠精神”,林霖说,其实父亲对此早以“工匠”自居。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林元康从不摆谱,在他看来,所谓“工匠”,“工”在“匠”前,手艺人首先是个“一线工人”,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理应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时间久了,才会有非凡、灵巧的“匠心”所产生。
“以一颗工匠的心来做事”,正是林元康成就自己的朴素道理。
福音医院休养所
林元康的作品构图饱满,以传统八仙题材最富特色,表现革命圣地的山水独树一帜,《福音医院》《开慧陵园》等均蜚声艺坛。
1956年,《拾麦穗》获福建省民间美术工艺展“二等奖”;1958年,《儿童菜园》《面具》获福建省工业厅文化局“个人创作奖”。1975年,参加《长征组雕》创作,任创作小组组长,并完成其中《巧渡金沙江》的创作。1985年,《铁拐李》获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优秀创作奖”;1987年,《武夷山水》获福建省二轻厅“优秀作品奖”。他创作的大型寿山石雕《愚公移山》《飞夺泸定桥》《亚非拉风暴》等被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收藏家珍藏。
往期阅读
聚焦闽都文化,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 “水涧楼主”沈亮:“兔”嗅蔷薇一水间 “猛虎”踏河入画来
► “忘岁翁”曹文 61 38322 61 23385 0 0 6566 0 0:00:05 0:00:03 0:00:02 6568:泼墨挥毫“走龙蛇” 学遍百家“还自家”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编辑:燕宇
福州日报社微信矩阵 | |||
昵称 | 微信号 | 昵称 | 微信号 |
福州日报 | fuzhouribao | 福州晚报 | fuzhouwb |
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 | fzrbjiaoyu | 福州晚报东街口 | dongjiekou-FZWB |
福州日报HAPPY团 | fzrbhappy | 影像福州 | image_fz |
福州新闻网 | fzxww83762780 | homeland家园 | homeland_mag |